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国文课盐铁论middot本议
TUhjnbcbe - 2021/1/7 8:41:00

哈佛大学选修课:盐铁论模拟辩论(片段)

《盐铁论》里记载的是治理国家的两种策略的直接辩论。这篇《本议》争议双方更是开门见山,火星四溅。建议您阅读时最好有些现场感,仿佛他们就在您面前激烈对峙,不要过快下结论判定谁对谁错,而是先充分观察他们真实的关切、思量他们论述的合理性。

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

文学对曰:“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夫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民悫则财用足,民侈则饥寒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便也。”

文学曰:“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畜仁义以风之,广德行以怀之。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故善克者不战,善战者不师,善师者不阵。修之于庙堂,而折冲还师。王者行仁*,无敌于天下,恶用费哉?”

大夫曰:“匈奴桀黠,擅恣入塞,犯厉中国,杀伐郡县朔方都尉,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陛下垂大惠,哀元元之未赡,不忍暴士大夫于原野;纵难被坚执锐,有北面复匈奴之志,又欲罢盐铁、均输,扰边用,损武略,无忧边之心,于其义未便也。”

文学曰:“古者,贵以德而贱用兵。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废道德而任兵革,兴师而伐之,屯戍而备之,暴兵露师,以支久长,转输粮食无已,使边境之士饥寒于外,百姓劳苦于内。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故以罢之为便也。”

大夫曰:“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

文学曰:“夫导民以德,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俗薄则背义而趋利,趋利则百姓交于道而接于市。老子曰:‘贫国若有余,非多财也,嗜欲众而民躁也。’是以王者崇本退末,以礼义防民欲,实菽粟货财。市、商不通无用之物,工不作无用之器。故商所以通郁滞,工所以备器械,非治国之本务也。”

大夫曰:“管子云:‘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商工不备也。’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柟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絺纻,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者,罢之,不便也。”

文学曰:“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不务民用而淫巧众也。故川源不能实漏卮,山海不能赡溪壑。是以盘庚萃居,舜藏*金,高帝禁商贾不得仕宦,所以遏贪鄙之俗,而醇至诚之风也。排困市井,防塞利门,而民犹为非也,况上之为利乎?《传》曰:‘诸侯好利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士贪,士贪则庶人盗。’是开利孔为民罪梯也。”

大夫曰:“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方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开委府于京师,以笼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贸利,故曰平准。平准则民不失职,均输则民齐劳逸。故平准、均输所以平万物而便百姓,非开利孔而为民罪梯者也。”

文学曰:“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农人纳其获,女工效其功。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间者,郡国或令民作布絮,吏恣留难,与之为市。吏之所入,非独齐、阿之缣,蜀、汉之布也,亦民间之所为耳。行奸卖平,农民重苦,女工再税,未见输之均也。县官猥发,阖门擅市,则万物并收。万物并收,则物腾跃。腾跃,则商贾侔利。自市,则吏容奸。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未见准之平也。盖古之均输,所以齐劳逸而便贡输,非以为利而贾万物也。”

桓宽(生卒年不详),字次公,汉代汝南(今河南上蔡县)人,博通群书、善著篇章,宣帝时举为郎,后来官至庐江太守丞。

附:教材所有课文链接

生存

第一章敬事而信

国文课

沈从文:跑龙套

国文课

王鼎钧:台北的女车掌

国文课

叶灵凤:元祐*籍碑的刻工故事

第二章安生服业

国文课

汪曾祺:职业

国文课

薛忆沩:出租车司机

国文课

萧红:马房之夜

第三章执经达权

国文课

《难篇》一则

国文课

商鞅:更法

国文课

苏洵:管仲论

第四章进德修业

国文课

徐复观:我们在现代化中缺少了点什么——职业道德

国文课

*炎培:我之人生观与吾人从事职业教育之基本理论

生活

第五章真气深情

国文课

苏轼:书林皋亭/与毛维瞻

国文课

张岱:蟹会

国文课

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国文课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

第六章厘尔女士

国文课

《诗经》三则

国文课

蒋防:霍小玉传

国文课

林徽因:别丢掉

第七章修辞立诚

国文课

荀子:非相(节录)

国文课

胡适:容忍与自由

国文课

金性尧:*见与友情

第八章谈言微中

国文课

钱钟书:说笑

国文课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生命

第九章民胞物与

国文课

张载:西铭

国文课

王守仁:知行合一

国文课

庄周:濠梁之辩

国文课

惠能:坐禅

第十章魏晋风度

国文课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国文课

刘伶:酒德颂

国文课

刘义庆:《世说新语》节录

第十一章纵横江湖

国文课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节录)

国文课

李白:侠客行

国文课

鲁迅:非攻

第十二章生死攸关

国文课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国文课

史铁生:病隙随笔(节录)

生机

第十三章传神写照

国文课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

国文课

老舍:傅抱石先生的画

国文课

周汝昌:红楼文化有“三纲”

第十四章神降明出

国文课

庄周:庄子·天下(节录)

国文课

桓宽:盐铁论·本议

第十五章惠此中国

国文课

钱穆:中华民族之克难精神

国文课

冯至:工作而等待

当当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文课盐铁论middot本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