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王贵上郡烽烟空今古,诗家流水总绵延
TUhjnbcbe - 2020/12/22 14:48:00

古诗曰:羌兵烧上郡,胡骑猎云中。上郡,秦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市东南)。上郡烽烟空今古,诗家流水总绵延。或是竹林抚琴,抑或是兰亭换盏莫不是迁客骚人畅叙幽情,以抒心中块垒。地域,无疑是影响生活在此的诗人们的创作风格的形成、原则的一个重要因素,若夫宋代的江西诗派,桐城古文派的形成。这样说并不是说我即将说的写作者的创作观念是一致的,至少在时下的榆林古诗创作群来说,并不是如此。

拜读诸君雅作,习之。

独坐试笔

刘咏

书中沐世尘,梦外净凡心。

月皓人思古,灯微夜浸身。

新茶三盏淡,旧砚一泓真。

静照苍茫色,生宣印笔痕。

刘君诗多写景状物,吟咏性情之作。且对仗工稳。勤于炼字或意。正如此诗颔联“月皓人思古,灯微夜浸身。”“浸”字颇为传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得物与意互相关照。营造出一派幽静、神妙之境。况乎杜牧“天阶夜色凉如水”一句。然,末句,阻了神韵。

麟州还有破破、牛彦雄二君。破破以新诗蜚声天下。其古诗颇具品性。我想到了沈从文先生写的“绿树蒙茸山鸟歌,溪涧清润秀色多。船上花猪睡容美,岸边水牛齐过河。”破破的古诗不见新诗语言的清新感觉。而是有一种劲朗,恣肆凛冽之貌。

无题

破破

独立高楼又早秋,风情旖旎忆河洲。

白云青鸟皆争渡,香草幽花不可求。

去后生涯何处诉,当时心念与谁留。

积书已够三年读,无梦来销一日愁。

*仲则“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诗人的“兴寄”一直绵延不绝。“白云青鸟”“香草幽花”既是兴起,又是寄托。皆高贵之勿,或因此而添愁。不是无酒,而是无梦。要想更好地理解此作,“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少不了的。

牛彦雄和我同龄,同是90后,其诗典雅,古文功底扎实。

木李

牛彦雄

采采木李,脂水之源。

婧女如兰,适我心愿。

琼瑶以贻之,不我是念。

悠悠苍天,不恤我怨。

采采木李,脂水之湄。

婧女如蕙,适我心仪。

诗赋以寄之,不我是思。

悠悠苍天,不恤我悲。

采采木李,脂水之渚。

婧女如玉,适我心慕。

琴瑟以悦之,不我是顾。

悠悠苍天,不恤我怒。

《诗经》和五言之冠《古诗十九首》其精华理应不断地被传承。今人似乎忙着“四声八病”。“言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弊病将值得继续深思。

横山的李赢兄与我在靖边喝过酒,其海量,身骨俊瘦。

白菊

李赢

谁雕白玉笼成烟,醉向东篱凝雪鲜。

沾露披霜无媚骨,清*冷艳比冰坚。

李兄有历来文人的不平则鸣的气概。托物言志,以明心志。

诗人做的就是要写出常人忽视的细节,并且是自己结合自己的经历。“沾露披霜无媚骨”立意陈旧,且“清*冷艳比冰坚”也是落了俗套。好在,李兄一直奔波在路上。这很厉害,功夫在诗外。

读李强国老师的诗,颇有一番“清境”。独具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讲的“以禅喻诗”之审美特征。

天宁寺

李强国

古庙残碑在,清风枉自游。

高僧何处去,明月照孤楼。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中国语言特色,孕育了诸多妙悟的佳作。“明月照孤楼”以景作结。意境宏远。其味外之旨,自然妥切。尤见“落日照大旗”,不可凑泊。

绥德白振国的诗,虽是初学,近来新作。实有感觉。

登疏属山

白振国

步向城楼放眼观,两河绕邑一冰川。

呜咽泉水犹含泣,朔漠昭君尚未还。

十载江湖终皓发,几番漂荡负流年。

夕阳残雪浮山色,千里西风读暮寒。

尾联中的“读”一字。神韵凸显。“诗家语”从本质上区别了诗句与散文等其他文体。诗家语的特点是德国学者黑格尔所说的"清洗"。诗的内蕴要清洗,诗家语也要清洗。清洗杂质是诗的天职。诗是"空白"艺术。高明的诗人善于以"不说出"来传达"说不出"。尤其是动词与名词的组合常常产生异常的诗的美学效应。田间的名篇《给战斗者》里有这样的诗行:"他们永远/呼吸着/仇恨"。要称为诗,就得具备诗的要素,当然也要学习、运用诗词鉴赏手法。

南京游二首

王宇翔

欲到江东觅二乔,清风明月两相遥。

凭栏极目三千里,故国神游廿四桥。

霸业每多屠狗辈,河山只付大雄枭。

至今呜咽秦淮水,犹自时时说六朝。

南来往事与西风,蹈海平生志未穷。

犹记屠城三十万,不知杀寇几人雄。

半楼烟雨难超北,一线长江又赴东。

太息金陵王气尽,已无豪杰试良弓。

王兄的诗风苍劲俊俏。愤懑之情难掩。多有夹叙夹议之句。有一首写项羽自刎的诗,“若果乌江唔锯头,汉兵追到屎难屙。”虽通俗,却新奇。“至今呜咽秦淮水,犹自时时说六朝。”流水呜咽的立意,颇有陈旧。如何发掘当下的诗意。依旧在路上。

偶感

高滟泓

飘飖*叶鸟关关,红叶前来暖一山。

他日红*皆老去,唐诗半卷看斑斓。

高滟泓的诗有着女性诗人独特的温婉,语言缱绻而内敛。诗的一大特性,为形象性。老得怎么样,可烘托、对比。让人有一种握在手里的感觉。如此,可得共鸣。

如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如何归去来兮?关照田园,关照民生。靖边杨志旺的诗,值得一品。

读太白诗觉豁然,读子美诗觉沉郁,而读杨志旺的诗,不禁令人哑然一笑。何也?窃以为,是语句中“戏谑”式的观点,不隐晦的表达方式所致。

题落叶

杨志旺

冷面轻施九月霜,离离疏影醉斜阳。

不招蜂蝶不迷雀,何故秋风乱扫*?

后两句似有托物言志之笔法。落叶有“咬定树枝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气魄,而秋风则是一个不变真善的反面形象。对秋风扫落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扫*”又令人联想到现实社会中惩治一些犯罪的行为。有讽刺却不直接。可以说是一首较成功的“美刺”诗,本诗第一句可以再考虑修改。

写田园之感的诗占了其作品的大部分。却情感雷同,不豁达,不开阔,少诗趣。是一种埋怨的,牢骚的情感。语句中大量“穷、累”也显得空洞。颇有“田间老农不知愁,阡陌交通惹烦忧”之嫌。虽说耕作劳苦,也一味地描摹,既使得心绪更加“剪不断,理还乱。”

庚子雪

田海华

雪静乌云散,闲情亦自然。

迎风贴我面,乍去卷银帆。

思裹衣襟紧,得图上北山。

老夫因有兴,高眺几重峦。

若写的是五言律诗,则散,面二字需要修改。尾联可见情怀。

再回榆林卷烟厂

鲍正伟

故地重回结伴行,石坡窑洞每牵情。

同仁聚散奔南北,家户隔墙有纵横。

一别常萦*与梦,十年不忘姓和名。

青春已共秋风老,面仰苍山相对迎。

细节,让一首作品有了永不消逝的温度。中间两联可以融合为一联。可以写写吸烟的过去、现在,再结合人事的变迁。

随着各自的写作的深入,许多作者和故乡希望展现的事物,都会在*土地的塞外会毫无疑问地生长出来。

作者简介:王贵,年生于陕西靖边。著有诗集《星空与大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贵上郡烽烟空今古,诗家流水总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