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不再是小孩。要是早知道成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自由,我想,小时候的自己也不会充满期待地对着星星和月亮,暗暗许下快快长大的愿望了。
1.成为大人前,没有停止过想象
在一个关于你对什么产生过很大误解的话题下,我看到有人诉说了他对写字的误解,他“沉痛”表示,那些年极力模仿但无法超越的出自大人笔下的连笔字,原来才不会因为自己长大了就会无师自通。评论底下也是肉眼可见的一片热烈回响。
我看了看自己那依旧是歪七八倒的字,忍不住点了个赞,仿佛找到了盟友。原来不止是我一个人有过这种错觉呀。在此我也想对连笔字说一声,对不起,是我多虑了。
曾经的我们幻想过长大后的种种美好,认为长大就能强大,就会无所不能。认为很多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长大后便能迎刃而解。还会偶尔对着镜子,认真琢磨想像着未来的模样。
那时的我们,小小的脑袋住着大大的星球。
那个星球,只对自己开放,所以我们可以无所顾忌,肆意畅游。
2.成为大人后,常常止于想象
当社交动态里,大家开始卸下单一青涩的学生身份,以各种新的身份、面目出现,聊起了工作的事宜、贷款的压力、婚姻的问题、宝宝的教育时,也就意味着,我们长大了。
长大后的我们,宛如误闯禁地的外星人。有点不自在,有点拘束。
我们还是会有向往的梦,但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就以想想就好为借口将它搁浅,甚至放弃了。最终可能连想都不愿想了。
就像很多时候我们拥有说走就走的动力,却没有说走就走的勇气。说好有空多聚,结果身不由己。嘴上说不熬夜,实际多半是月亮不睡我不睡的架势。
所以你若是要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活成小时候梦想中的样子,那就要问问成年后的你是否有为追逐梦想启程过了。
3.成年后的我们,慢慢收敛着任性
步入大人的行列后,我们好像更循规蹈矩,更按部就班了。
一位刚生孩子不久的年轻宝妈就在朋友圈感叹,原本打算27岁才生孩子的她,没逃过父母的催逼,才在毕业一年就把结婚生子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虽然父母交代的任务看似完成,但她并没有松一口气。她表示生孩子牺牲的东西太多了,最宝贵的时间和自由就不说了,身体的变化也让自己吃不消。而接下来,她还有养育和教育孩子这道令人头痛的难题。
她是个爱旅行爱摄影的姑娘,本打算着趁年轻要多去一些地方看看世界,安静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的。现在看来得先放一放了。
原来长大,除了有压力的支配,还总是伴随着计划赶不上变化。
动画片多啦A梦中有一集是这样的:大雄爸爸喝得醉熏熏的回家,家人看到很是担心和头疼。为了让爸爸得到教训。大雄和多啦A梦便借助时光机把醉酒的爸爸带回到过去,希望奶奶可以帮忙教育。
谁知当爸爸看到奶奶第一眼,眼泪就止不住的流,尤其当奶奶关切地对他说完“不要把任何担子都压在自己身上”后,爸爸更是一把扑进奶奶的怀里,像个委屈的孩子,大哭了起来。
多啦A梦所说的,大人们已经没有比他们更大的“大人”了,不可以再撒娇了。很现实也很扎心,但确实如此。
成年后的我们,似乎少了很多撒娇的权利。不是我们不能,而是我们碍于成年人的这重身份。
4.成年之后,小心弄丢自己
微博里看到毕业没多久的一位学妹的自述:我庆幸自己还年轻,我敢做自己,还没有变成像普通的社会人那般趋炎附势,我还能发泄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没有成为一个无趣的大人。
是啊,在成人的世界里,明明都是不同的面孔,人人却都活成了一个样,实在是太没趣了。
我佩服于她的洒脱自信的同时,也衷心认为,不管我们处于哪个年龄阶段,都不要失去自己的底色。学会在自己的世界享受自己,享受这个世界,让青年、中年、老年的自己一样可以活的如童年那般的五彩缤纷。
在这个大家都普遍偏爱小鲜肉的时代,我却最欣赏主持人撒贝宁。在综艺《你好生活》中,尼格买提说他是见过的人里,最有少年气的中年人。我不能再同意。
我确实没见过一个40多岁的人在节目里还能像个孩子般无所顾忌地扎着马步,沉迷在左右摆动着他的望远镜里,只为找到最好的观看角度。他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总是乐呵呵的,既能一本正经,也能游戏人生。
在复杂的社会打磨中,依旧保持年轻心态,多么难得可贵。这也是他人缘好的原因所在吧。
希望我们也能在看透生活的不易后,依旧对生活抱有最大的善意,苦中作乐之时还不忘调侃自己一番。
有时候,人生可以揶揄一下别人,也让别人揶揄一下自己,再者自己揶揄自己。
结语
我们如何才能打破被岁月征服、被社会折腾得满身疲惫而失去很多欢趣的规律,从而始终如一的做自己,找寻生活乐趣呢。
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我们也能成为有趣的灵魂。
总以为离开了校门,读书与我们不再息息相关。然而,阅读是值得我们一辈子都进行的事。很多东西靠我们自己一股脑去想是想不通的,往往我们不清晰不明了不坚定的事,书中反而会告诉你答案。
也不要纠结读什么书,不要看到别人都在读,就跟风下手。只有适合自己的,才能为你所用。所以当你在哪方面遇到迷惑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症下药,花点时间,耐心攻读该领域的相关书籍并加以实操。其余碎片时间,我们也可以广泛涉猎不同类型的资讯或书籍。
保持好奇心总不会错,多去接触和挖掘新鲜事物,积累多了,我们也能成为别人的小百科。
三观要确定,并且以不能动摇自己内心为原则。
改变对生命的态度。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而貌似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总是看不见的。所以得用期待和热情的心,去拥抱这个世界。用理性和思考,去面对这个世界的挫折。
要永远记得,我能做点什么,而不是,我希望别人能为我做点什么。没有明确的做事标准和规则的我们,容易被其他人的想法左右,也是沦为大多数的原因之一。
凡事保留自己的态度,有自己的判断,别成为无意识的动物。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努力和独立”才是你最好的靠山。
要知道,我们不再是那个永远只想躲在父母身后的小孩了。要学会独当一面了。保持自强和独立,我们才不会迷失自己。拥有足够的底气,方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人生是一趟修行,也是一场修心。但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经历了多重洗礼,也不会被褪去自身光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