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帝王心术为何要重用一个凶狠残暴的人
TUhjnbcbe - 2025/6/24 20:59:00

初,魏人范雎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齐襄王闻其辩口,私赐之金及牛、酒。须贾以为雎以国阴事告齐也,归而告其相魏齐。魏齐怒,笞击范雎,折胁,摺齿。雎佯死,卷以贵,置厕中,使客醉者更溺之,以惩后,令无妄言者。范雎谓守者曰:“能出我,我必有厚谢。”守者乃请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遂操范雎亡匿,更名姓曰张禄。

当初,魏国人范睢随从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他能言善辩,私下赠给他金子及酒食。须贾以为范睢把魏国的出使的秘密告诉了齐国,回国后便向魏国宰相魏齐告发范雎。魏齐震怒,下令鞭打范睢,折断了肋骨,打脱了牙齿。范睢装死,被卷进竹席,抛到厕所,魏齐还派醉酒的宾客向他身上溺尿,以惩戒警示后人,不得随意妄言。范睢对看守说:“你放出我,我必有重谢。”看守于是去请示把席中死人扔掉,魏齐正喝醉了酒,便说:“可以。”范睢这才得以脱身。事后魏齐后悔,又派人去搜索范睢。魏国人郑安平把范睢藏匿起来,改换姓名叫张禄。

魏国也是作死,战国时期天下大才大半出于魏国,如卫鞅、张仪、苏秦、犀首、范雎等,这些人哪个不是可以搅动天下局势的大才,魏国不但不珍惜人才还毁辱人才,想不亡都难!这是我们绝对要接受的教训,你不用人家就算了,千万别想着羞辱或者害人家,给自己找大麻烦!

范雎受人诬陷承受奇耻大辱,通过看守勉强逃脱。魏齐后悔搜寻范雎,他是担心没有除掉范雎,将来会给魏国留下祸患,比如卫鞅、张仪等人。

秦谒者王稽使于魏,范雎夜见王稽。稽潜载与俱归,荐之于王,王见之于离宫。雎佯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王来而宦者怒逐之,曰:“王至。”范雎谬曰:“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王微闻其言,乃屏左右,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对曰:“唯唯。”如是者三。王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邪?”范雎曰:“非敢然也!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效愚忠而未知王之心也,此所以王三问而不敢对者也。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然臣不敢避也。且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苟可以少有补于秦而死,此臣之所大愿也。独恐臣死之后,天下杜口裹足,莫肯乡秦耳!”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今者寡人得见先生,是天以寡人溷先生,而存先王之宗庙也。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拜,王亦拜。范雎曰:“以秦国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诸侯,譬若走韩卢而博蹇兔也。而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者,是穰侯为秦谋不忠,而大王之计亦有所失也。”王跽曰:“寡人愿闻失计!”然左右多窃听者,范雎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王之府仰。因进曰:“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刚、寿,非计也。齐湣王南攻楚,破军杀将,再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敝,起兵而伐齐,大破之,齐几于亡,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夫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欲霸,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楚强则附赵,赵强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附则韩、魏因可虏也。”王曰:“善。”乃以范雎为客卿,与谋兵事。

秦国任谒者之职的王稽出使魏国,范睢深夜前去求见。王稽把他暗中藏在使车里,一起带回国,推荐给秦王。秦王决定在离宫召见范睢。范睢假装不识道路走入宫中巷道很远。秦王乘轿舆前来,宦官怒声驱赶范睢说:“大王来了!”范睢故意胡说道:“秦国哪里有大王,秦国只有王太后和穰侯而已!”秦王略微听见了,便屏退左右随从,下跪请求说:“先生有什么要指教我的?”范睢只说:“是的是的。”如此三次。秦王又说:“先生到底愿不愿指教我呢?”范睢才说:“我不敢乱说啊!我是一个流亡在外的人,和大王没有什么交往,而想向您陈述的又都是纠正您失误的大事,关系到您骨肉亲人,我即使愿意一效愚忠却还不知大王的真心,所以大王三次下问我都不敢回答。我知道今天在您面前说出,明天就有处死的危险,但我还是不敢回避。死,是人人都无法免除的,如果我的死能对秦国有所裨益,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我只怕我被处死之后,天下的贤士都闭口不言,裹足不前,不再投奔秦国了。”秦王又下跪说:“先生您这是什么话啊!今天我能见到先生,是上天认为我混浊,为了保存秦国的祖业宗庙而把您赐给我的。无论事情大小,上及王太后,下至大臣,希望您都一一对我指教,不要再怀疑我的真心了!”范睢于是下拜,秦王也急忙回拜。范睢这才说道:“以秦国的强大,士卒的勇猛,对付各国,就好比用韩卢那样的猛犬去追击跛脚兔子。而秦国却坐守关外十五年,不敢派兵出击崤山以东,这是穰侯魏冉为秦国的谋划不忠心,但是大王您的方针也有所失误。”秦王跪着说:“我想知道错在何处!”但是左右随从有不少人在侧耳偷听,范睢不敢提及内政,便先说到外事,以看秦王兴趣的高低。他于是说:“穰侯越过韩国、魏国去进攻齐国的刚、寿两地,不是好计划。当年齐王向南进攻楚国,破军杀将,开辟千里土地,而最后齐国连一尺一寸领土也未能得到,难道是他不想要地吗?实在是因为地理形势无法占有。而各国看到齐国征战疲劳,便起兵攻打齐国,大破齐军,使齐国几乎灭亡。这个结局就是因为齐国攻打楚国而使好处落到韩、魏两国手中。现在大王不如采取远交而近攻的方针,得一寸地就是您大王的一寸,得一尺地就是您大王的一尺。魏国、韩国,位于中原,是天下的中枢。大王如果想称霸,必须接近中原之地控制天下枢纽,以威逼楚国、赵国,楚国强就收附赵国,赵国强则收附楚国,楚国、赵国一旦归附您,齐国就惊慌失措了。齐国再归附,韩国、魏国便是秦国掌中之物了。”秦王说:“好。”于是以范睢为客卿,与他商议军事。

范雎想获得秦昭襄王的重用绝对要完全揣摩透秦昭襄王的意愿,去说秦昭襄王不能说也不敢说的话,去做秦昭襄王不能做也不敢做的事。另一方面范雎也要展示自己的治国才能啊,这样才能给秦昭王一个任用自己的理由。

文中范雎所讲并不是自己独创的远交近攻的国策(连横的升级版,有兴趣的看下这篇《读懂资治通鉴》帝王级竞争战略),也只是综述了秦国几十年来的国家战略,这一套战略是早已在秦国根深蒂固一直执行的战略。

这里看似讲的是范雎是如何上位的,实际上讲的是秦昭王为何要用范雎。《资治通鉴》是帝王家学,讲的必然是君主的权谋用人之策。

秦昭襄王严重受制于太后和魏冉,秦国军政大权几乎完全掌控在两者手里。秦国朝野上上下下基本都是太后和魏冉的人(包括白起也是魏冉提拔上来的,这也是后期秦昭王记恨白起的主因),还有另外的“秦国三贵”。秦昭襄王若想完全掌控秦国,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底子干净,心狠毒辣且有才能的“外人”来打击太后和魏冉的势力。

范雎此人毫无任何背景,一介平民,不与其他任何势力存在任何的瓜葛,是个非常干净的人(可重用也可抛弃背锅);还有一点就是受过奇耻大辱,差点被残害致死,有过这种经历的人一般都是上进心极强,瑕疵必报,阴险毒辣,手段残忍也毫无顾及,用好了是一把锋利的利刃!站在秦昭王的境遇来看自然会对其求贤若渴。范雎一步登天的机遇和权力都是秦昭王给的,自然是对其忠心不二。秦昭襄王若想清除太后和魏冉的势力,自然会把秦国军政大权慢慢转移给范雎,范雎掌控了权力实质上就是秦昭王掌控了秦国的军政大权。

“范雎”这种人在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比如汉景帝与晁错、汉武帝与张汤、曹丕与司马懿、天启帝与魏忠贤、马云与卫哲等等,虽然各自结局不同,但是被重用的原因都是一样的,这些“范雎”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有才能的外人”,二是被拿来对付亲贵和重臣。

更深层次的就不在此叙述了,毕竟说太多就会太胡扯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帝王心术为何要重用一个凶狠残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