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魏忠贤和客氏是明熹宗朱由校赐婚的夫妻,所以他们是谈不上秽乱后宫的。但是他们在宫中作威作福,陷害了朱由校多名妃子,是造成朱由校没有后代的罪魁祸首;他们将已经怀孕的宫女送进宫,想让她们生的孩子冒充朱由校的孩子,实在是匪夷所思。
客氏的名字叫作客印月,或者叫客巴巴,河北人,年出生在一个穷苦人家,很早就嫁给一个姓侯的人,生下一个叫做侯国兴的儿子。
客氏虽然年纪轻,但是名声却不好,因为她长得很妖艳,而且生性淫荡,心狠歹毒。客氏十八岁生下儿子后不久,因为奶水充足,所以得以进入到太子朱常洛府中,成为刚出生不久的朱常洛长子朱由校的乳母。
魏忠贤出生于年,跟客氏同年,而且也是河北人。魏忠贤早年家贫,没读过书,是一个街头小混混,而且沉迷于赌博。
大约在魏忠贤十几岁的时候,他因为赌博输了很多钱没办法偿还而十分苦恼,所以就自己把自己给阉了,并改名为李进忠,进宫当了太监。
那时候太监是个不错的职业,运气好可以赚很多钱,还有机会成为人上人,所以魏忠贤就有了这个想法。
据说,因为魏忠贤因为跟宫中一些太监平时关系不错,所以他并没有割干净就入宫当了太监,这也许是传言中他之所以可以有私生活的原因。
在来到宫中之后,魏忠贤特别善于巴结人,他极力讨好大太监魏朝,后来得以成为朱常洛的妃子王才人(朱由校生母)的典膳。
那时候客氏已经跟魏朝形成了对食关系,但是她在认识魏忠贤之后就将魏朝抛弃,跟自己的小老乡魏忠贤好上了。
对食其实出现得很早,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有,但是在明朝之前,这种关系都是十分隐晦的,太监和宫女只是见个面吃个饭拉个小手而已。
但是到了明朝,随着太监权利的加强,对食就变得很普遍了,是公开的秘密,基本上只要是有点地位的太监,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老婆。
魏忠贤也许是因为没有割干净,所以得到了客氏的喜欢。不过客氏和魏忠贤的运气真的是好,明神宗在年去世之后,明光宗朱常洛继位,但是不到一个月也去世了,作为长子的朱由校就这样成为了皇帝,客氏和魏忠贤立马就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那么,朱由校为什么这么喜欢魏忠贤和客氏呢?
客氏虽然是一个没有名分的人,但是她可是朱由校的乳母,是真正抚养他长大的人,所以朱由校对她的感情很深。
在朱由校继位之前,他的母亲王才人就去世了,所以在朱由校心中,客氏就是充当她母亲的角色。其实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也早就形成了实际上的母子之情。
朱由校登基的时候只有十六岁,虽然年纪不小,但因为从小被宠溺,其实也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对客氏的依赖很强,他不让客氏住在她应该居住的西二所,而是让她住在咸阳宫。
每天早上一大早,朱由校就让客氏过去服侍他的起居,还让她给自己做饭,甚至他们还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而且在吃饭的时候,客氏坐的位置是上座,是朱由校母亲才能坐的位置,由此两人的感情是多么深厚。
朱由校一登基,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还钦此她与魏忠贤结婚。因为客氏极力在朱由校面前说魏忠贤的好话,所以王安和魏朝等大太监先后受到打压,魏忠贤也被提拔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成为权势熏天的大太监。
魏忠贤其实不识字,按照明朝的规定,他是不能担任秉笔太监的。但是因为客氏的极力要求,朱由校不但升了魏忠贤的官,魏忠贤的哥哥以及客氏的哥哥和儿子都成为了锦衣卫的千户,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朱由校平时对客氏很好,各种赏赐是没停过的,客氏也因此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但是朱由校有个毛病,就是他读书读得特别少,连奏折都没法批,所以时间长了,他就不怎么处理朝政了,并开始对木工,建筑、玩偶和踢球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朱由校不关心朝政,这就给了魏忠贤很好的机会,他逐渐参与朝政,势力也得以慢慢扩大。再加上那时候许多大臣企图利用魏忠贤的力量来对抗东林党,所以魏忠贤的权势发展很快,他的亲信越来越多,其权势也越来越大,到最后就成为了“九千岁”,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魏忠贤干了很多坏事,他欺瞒朱由校,利用东厂铲除异己,残害忠良,还因为个人私利而残害天下百姓,致使民怨沸腾,讨伐声一片。
然而朱由校一门心思玩自己的,什么事也不管,所以魏忠贤和客氏得以只手遮天,不但控制着整个国家,还控制了朱由校的后宫。
因为朱由校的宠信,客氏把持着后宫,她的权利实际上比皇后还大,她甚至还让人喊她九千岁老太太,所有人见到她都要大呼千岁,千岁,千千岁。
不过客氏也有自己的苦恼,她害怕自己的权势,会因为朱由校的某个妃子生下皇子而对她产生威胁。
因为对于皇帝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继承人问题。古时候讲究母以子贵,所以一旦哪个妃子为朱由校生下儿子,那么她肯定就会受到朱由校的重视,这样一来,她就有机会夺取客氏对后宫的控制权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客氏和魏忠贤狼狈为奸,无所不用其极,将朱由校的孩子一个个给做掉了。其实朱由校是有过三个孩子的,但是他们的结局都不好。
朱由校的第一个孩子叫做朱慈燃,他的母亲是张皇后。张皇后还怀着朱慈燃的时候,因为已经知道是个男孩,所以朱由校就提前给未出生的孩子取了名字,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他十分失望。
有一天,张皇后突然就腰痛了,她让人去就找人给她做按摩。那时候张皇后身边很多人都是客氏的耳目,所以客氏在得到消息之后,就买通按摩的宫女,让她在给张皇后按摩的时候做手脚。
不久之后,张皇后就意外流产了,还自此丧失了生育能力。朱由校十分伤心,命魏忠贤调查此事,最后自然是查不出什么结果,只能草草了事。
朱由校的第二个孩子叫朱慈焴,是慧妃所生,但是生下没多久就被客氏给整死了;朱由校的第三个孩子叫朱慈炅,是容妃所生,一岁不到的时候也被客氏被整死了。
客氏和魏忠贤一方面极力打压朱由校的妃子,只要谁怀孕,谁必死无疑。而对于那些受到朱由校宠爱的妃子,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因为她们被朱由校临幸的机会大,怀孕的机会自然就大,这是客氏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另一方面,客氏和魏忠贤受了养女,把她们送到宫中让朱由校临幸,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她们生下儿子,一旦其中有人将来成为皇帝,那么他就可以被客氏和魏忠贤控制了。
不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客氏为魏忠贤为朱由校找的那些女子,要么没生下孩子,要么生下的孩子都夭折了。不过也正是在魏忠贤和客氏的干预下,朱由校一生都没有哪怕一个子女,最后朱由校只能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朱由检。
在魏忠贤和客氏的配合下,从朝廷到宫中,几乎全部都是他们的亲信,而且人人都很怕他们,也没有人敢得罪他们。他们一个在台前做“皇帝”,一个在幕后做“皇后”,牢牢把持着朱由校的皇权,而朱由校则对此不甚知情。
据记载,朱由校的木工技艺精湛,他做的木雕作品十分精美,他曾派人将一些成品拿到市集上去卖,结果受到了热烈欢迎,很快就销售而空。
朱由校因为没有文化,在朝政上没有找到的成就感,在木工上找到了,所以他非常沉迷于此,甚至还亲自将一些宫殿的木工换成了他的作品,至今还看得到。
朱由校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魏忠贤就充当他的代言人,把他骗得团团转,只要是对魏忠贤和客氏不利的消息,是不可能被朱由校知道的。
而魏忠贤和客氏的小日子过得也不错,那时候客氏在宫外也有住宅,其豪华程度可以皇宫相媲美。客氏偶尔会跟魏忠贤在宫外居住,她家里的佣人比宫女还多,生活用具和出行依仗都可以跟皇帝相比,这小夫妻两俨然过着皇帝的生活啊。
可是,客氏和魏忠贤的权利毕竟来自于皇权,朱由校在,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但是朱由校如果死了,下一个皇帝如果又不喜欢他们,那么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朱由校在当了七年皇帝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就病倒了,而且病情严重。客氏为此十分担忧,害怕自己得到的一切顷刻间化为乌有,但是对此又无能为力,只能每天祈祷朱由校的身体早点好起来。
朱由校糊涂一生,但是在临死前却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自己不是个好皇帝,所以就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朱由检,因为他肯定朱由检会是个好皇帝,至少比自己强得多。
朱由检早就对魏忠贤和客氏不满,所以他登基之后,先将客氏赶出宫,以免她继续危害后宫,然后又开始策反魏忠贤的党羽,为铲除魏忠贤做准备。
朱由检老谋深算,他总是故意表露出对魏忠贤的不满,但是什么也不做。等魏忠贤的亲信们都意识到朱由检要对魏忠贤下手之后,他们为了自保就纷纷弹劾魏忠贤。魏忠贤很快就墙倒众人推,但是朱由检却纹丝不动,假装不愿意处罚魏忠贤。
大臣们一看就着急,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弹劾魏忠贤,而且罗列的罪名也越来越多。魏忠贤就此弹劾的奏折为由,把魏忠贤的党羽慢慢给铲除了,最后魏忠贤慢慢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
后来,魏忠贤也意识到自己就快要倒台了,为了自保,他就故意说愿意接受惩罚。朱由检假装为难,便借机说让魏忠贤先去凤阳安置,魏忠贤见朱由检是来真的,只得打包行李上路。
然而魏忠贤贼心不死,带了一大批死士跟着自己,以防有人陷害他。这就让朱由检抓住了把柄,于是命令锦衣卫去将魏忠贤给抓了起来,罪名是他意图不轨,有谋反嫌疑。
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但他不愿意做朱由检的刀下鬼,于是独自喝了一晚上酒之后就上吊自杀了。
而魏忠贤上吊的那个地方居然叫做客氏旅店,这个就很有意思了,他的得势是因为客氏,死的时候却在客氏酒店,看来他跟客氏真的是缘分不浅。
魏忠贤死后,他的家人和亲戚也全都被朱由检杀掉。朱由检还觉得不解气,又叫人把魏忠贤的尸体大卸大块,还将他的头颅挂起来供人唾骂。
魏忠贤一倒台,客氏自然也就被抓了起来。
朱由检让人对客氏刑讯逼供,结果客氏供出了很多犯罪事实,她说现在宫中还有八位宫女怀有身孕,但是她们怀的孩子都不是朱由检的种。客氏还说,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魏忠贤想学吕不韦,因此来控制皇权。
朱由检看了客氏的口供,觉得跟魏忠贤之前供出只有两名宫女怀孕有出入,但是他仔细一想,其实这也说明宫女的事情肯定是真的。这样的话,客氏自然就活不了,被拉倒浣衣局给活活打死,不过那些怀孕宫女的下场就不得而知了。
上命太监王文政,严讯客氏,得宫人任身者八人,盖其出入掖庭,多携侍媵,谋为吕不韦、李园故事也。上大怒,立命赴浣衣局掠死,子侯国兴等,俱伏诛。
我现在有些怀疑,那些怀孕的宫女,极有可能就是魏忠贤干的,不然怎么叫学习吕不韦的故事呢?不过好在朱由校在这些宫女生下孩子之前就死了,要不然明朝的皇帝可能就不姓朱了。
不过,那些附庸在魏忠贤手下的大臣,也着实可恶。这些人在魏忠贤得势的时候,事事逢迎魏忠贤,仗着魏忠贤撑腰而横行不法;到等到魏忠贤失势之后,这些人立马就都站出来跟魏忠贤划清界限,成为了给魏忠贤敲丧钟的人。
蔡东藩先生就对此事做过评价:
魏忠贤恶贯满盈,中外切齿,但伪恭不及王莽,善诈不及曹操,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故以年少之崇祯帝,骤登大位,不假手于他人,即行诛殛,可见当日明臣,除杨、左诸人外,大都贪鄙龌龊,毫无廉耻,魏阉得势,即附魏阉,魏阉失势,即劾魏阉,杨维垣之行事可鉴也。
然而朱由检的处理办法还是很明智的,除了那些主要的从犯之外,大多数人都没有被追究责任,这也使得明朝的政局没有因为魏忠贤的覆灭而产生大的动荡,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明朝得以多延续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