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生就像一场长途旅行,如果你正在欣赏沿途的风景,不必渴望其他的路。每个年轻人都会步入中年,而中年危机就像卡在喉咙的刺,令人们心中有所郁结。只有真正认识中年危机的实质,我们的生活才能归于平静。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是平凡的。我们要认清自己身份的平凡,但是应该保持内心的不平凡。无论这世界如何待你,亦悲或亦喜,你要坚信:你的生命里,每一秒都充满意义。
《鲍伯的生日》就是一个关于中年危机的动画短片。它是由DavidFine、AlisonSnowden执导,安迪·汉密尔顿、HarryEnfield、AlisonSnowden、AndrewMacLachlan等主演,于年10月(芝加哥电影节)在美国上映。
本片讲述了鲍伯的太太偷偷给他办生日派对,并邀请众好友前来,准备要给他一个惊喜。但40岁正面临中年危机的鲍伯回到家后,开始抱怨生活的无趣,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鲍伯对朋友嘲讽埋怨,对牙医工作感到厌烦,并且对婚姻产生了忧虑。
《鲍伯的生日》曾获得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短片(提名)、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动画片(提名)。
短片用细腻的细节处理,刻画平凡且真实的生活,用趣味十足的意象表达隐喻,让观众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趣味,短片极具意象派特征的纯客观叙事,给作品增加了美学深度。同时导演对于鲍勃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带有后现代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人文关怀。整部短片通过刻画鲍伯的心理活动,如焦虑、自我否定,以表达中年群体的心理需求。
视听语言:在平凡的生活中总是可以窥见非凡的哲理
尽管《鲍伯的生日》叙事较为平淡,但却有巨大的情感张力,这跟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是分离不开的。
爱森斯坦认为隐喻蒙太奇就是把创作者要表达的寓意或感情植入到影片中的某个镜头或场景中,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达到创作者的表现意图。
本片多用隐喻蒙太奇,且借助的意象趣味十足,幽默诙谐。我从中总结出这些意象的共有特征,那就是观赏性与实用性的冲突。
①美女布偶造型的厕纸
鲍伯在诊所上班,一位老奶奶来看牙,并给鲍勃带了一份生日礼物。鲍伯拆开后发现是一个美女布偶,但是掀开小裙子则是一卷厕纸。鲍伯对此一脸不屑。
波斯历史学家志费尼曾说:“事物因其对立面而明显。”
要是我们收到这样一个美女布偶厕纸,放在哪里合适呢?洋娃娃是女孩们的最爱,她们总是把自己的娃娃捧在手里,去哪都带着,即便回家也会放在显眼的地方,可以时时欣赏。但是厕纸呢?厕纸对于正在上卫生间的人来说,用处就是擦拭污垢。
假如你正被可爱的美女布偶所陶醉,但必须撩起裙底才能用厕纸,这未免有些毁坏心情。美女布偶具有观赏性,但是厕纸具有实用性,前者光鲜亮丽,后者却上不了台面。
而这恰恰与鲍伯枯燥的中年生活相似,一边是中年妻子打来电话,另一边鲍伯却欣赏着年轻护士的身材。导演这种极具创造性的意象表达,将反人类的美学设计与真实生活感受捆绑在一起,戏虐之中将鲍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尴尬心理描绘出来。
②两只狗
鲍伯和妻子养了两只狗。这天妻子在家里精心准备食物,两只狗在玩皮球,它们各咬住皮球的1/2,卡住了,嘴巴无法动弹。两只狗最终变成了一个四不像的动物。
与此同时,妻子正在案板做饭,无意间碰掉了一块肉。两只狗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地上的肉块,无奈地流口水。
意大利历史学家圭契阿迪尼曾说:“世界上没有一件事不是利弊共存的。”
皮球是娱乐工具,而肉块则是食物,两只狗选择了皮球,就注定无法再张嘴吃掉肉块。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也映射出鲍伯的生活现状。
鲍伯对目前的生活不满,他觉得牙医工作枯燥无聊,每天听着情感电台,做着平凡的事情。他唯一的新鲜感和憧憬感,来自于同诊所的年轻护士。
关于鲍伯和护士交谈这一幕,导演使用了全景镜头,离观众较近的是鲍伯,而隔着窗户的外面则是护士,如此巧妙烘托出两个人物的关系。不仅如此,导演还拨动二维动画的线条,勾勒出一个身材丰满的护士形象。但鲍伯对护士的情感只能停留在幻想层面,不能真正去跨越那道鸿沟。
③强迫症
短片所表现的护士形象,除了优美的线条,还有令人抓狂的性格。诊所有很多盆栽植物,但是叶子上寄生了虫子,护士对此十分烦躁。
一开始,她不停地喷洒杀虫剂,以至于叶子也受不住化学污染,掉落下来。护士仍觉得不满足,于是背着喷农药的大药罐子,开始对整棵树喷洒,最后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
有一个特写镜头很有意思。护士在翻看叶子时,发现了几只小虫子,这时候镜头给到特写,把虫子和叶子过度放大,以此体现虫害在护士心里的严重性。(其实是一种过度放大的心理)
护士之所以热衷于使用杀虫剂,在于自己的完美心理。她希望这棵盆栽植物一尘不染,赏心悦目;杀虫剂是护士的强力武器,也是最实用的美化工具。
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但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在这里由发生了冲突,护士过分追求完美,过分强调观赏性,以至于相对应的实用措施更加过激。
④解锁车门
以上三个有关于观赏性与实用性的意象表达,是导演的抛砖引玉,他告诉我们不可过分追求完美,不可“这山看着那山高”。
但是中年危机消磨了新鲜感与热情,我们如何去克服呢?导演在结尾设置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镜头。
鲍伯回到家里一通抱怨后,换上了衣服,喊妻子出门用餐,鲍伯先回到了车里。妻子一个人尴尬地站着,客厅藏着的朋友们都默不作声。几分钟后,妻子关了灯,拿着蛋糕出门了。
鲍伯倚着靠背,微笑了。在他抱怨完后,还是选择接受当下,有个爱自己的妻子,有个温暖的家,有个收入不错的工作,其实已经很满足了。这时候他提上车门锁,表示迎接妻子的到来。
其实这个小小的动作,有很强的情感张力。我们可以把它同新婚之时,新郎开车门迎接新娘联系在一起。对于中年夫妻来说,惊喜不一定就是兴师动众搞出来的,只要自己想得开,生活每天都愉快。
正如短片的台词:“生活的惊喜在我们心中,不在拥挤街道的喧闹声中,不在人头攒动的喝彩声中,胜利与失败只在我们心中。”
这其实就是一种人生态度,你接受了,才能更好地面对它,而不是一昧抱怨当下。
⑤细腻的生活细节营造真实的生活环境
对于动画设计者来说,只有注重细节才能够打动人心。导演力图借助各种小细节,刻画平凡生活的真实感,给观众很好的代入感。
安静躺在地上的后腿肉,上面留有些许血迹;妻子在厨房使用竹签串起红色的肉块;特写镜头里,绿叶上虫子在蠕动,有一只破茧成蝶,飞往其他盆栽繁殖;鲍伯的复式房子里,有灰褐色的门框、紫色沙发、青绿色地毯、五颜六色的果盘。
这些极具美学特征的物象将生活描绘得细致入微,暖色调的画风也给观众以赏心悦目之感。
除了画面色彩,还有鲍伯的行为举止。鲍伯一回家,就随意地脱换裤子,换洗衣物,旁若无人,引得观众捧腹大笑(增强代入感)。
情节叙事:戏剧冲突感强,人物形象在生活点滴间浮现
①叙事风格
短片属于纯客观叙事,表现为一种生活流,展现鲍勃与妻子的中年夫妻生活。同时短片部分片段具有意象派特征。意象派电影会借助于镜头和声音,制造一系列相关的意象,以形成某种特定气氛,通过明喻或者暗喻的方式表达出来。上文也已经提到过作品的意象。
②牙医鲍伯、家庭主妇与人物群像
面临中年危机的牙医鲍伯,始终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他在诊所帮病人拔牙、洗牙,无聊的时候听着电台,思考如今朴实无华的生活。他对年轻的护士充满幻想,把她的身材和妻子相比较。
对于鲍伯来说,他心里还有些许激情,但是身躯已经被时间磨平棱角。回家后,就因为妻子喊他穿上衣服,他就开始喋喋不休地吵起来。鲍伯觉得,妻子是嫌弃他的身体老了,没有年轻小伙子帅气了。其实在鲍勃的内心里,是嫌弃自己步入油腻,但是又不甘于油腻。
家庭生活在鲍勃眼里,是日复一日的时刻表,毫无新意。接到妻子电话,妻子问鲍伯晚上吃什么。然而他只能在咖喱、汉堡、披萨几个少得可怜的选项里纠结,鲍伯最终不得不选择一个。
表面上是鲍伯对饭餐的厌恶,实际上却是对一成不变的妻子的无感。甚至鲍伯晚上回家后,一声不吭地换衣服,并抱怨着看似阴暗的人生,丝毫没有顾及妻子的反应。
而妻子,是位“想给生活加点料”的家庭主妇。她清楚当下的情况,知道丈夫的忧郁,所以她尽力想些新花样,制造些新鲜感,让丈夫开心,让婚姻幸福。妻子从心底里爱着丈夫。
而鲍伯的朋友们就不一定了。确实有好朋友来庆生,也有人动机不纯。有一对夫妇在沙发上东翻西摸,拾到几枚硬币,并装进自己的钱包。有的人来蹭吃蹭喝,还把酒洒在地毯上。
导演借助于全景镜头,展现朋友们的相互配合、默契帮助的人物群像,但是通过特写、近景,让那些正在小偷小摸的人显出原形。我们站在全知视角,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这一片段也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鲍伯,我们不可避免地与周围人打交道。只有学会辨别朋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你的生日派对才更加有意义。
③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情节
丈夫一日三餐,两点一线,感觉目前的生活无比枯燥、平庸、无趣,缺乏新鲜感。妻子作为家庭主妇,明白这一点,想尽力制造新鲜感,寻求改变。妻子对于惊喜如此上心,但是鲍伯对此却不感冒。两个人的心理对比映照出中年夫妻的心理差异。
妻子邀请朋友们来家里,为鲍伯庆生,并要求他们事先躲在客厅的角落,等到她说“surprise”的时候,就一块儿出来。但是妻子再也没说出这个词。鲍伯一通抱怨后,就带着妻子去餐馆吃饭了,丢下了仍躲藏起来的朋友们。
导演在结尾给观众了留下了一个悬念:本来是在家里庆生,最终还是去了餐厅,丢下了朋友们。
观众不禁会思考:在妻子关灯之后,躲起来的朋友们会不会出来,尽管镜头没有这一幕,但是足以引发观众的联想了,这正是镜头里的“此处无声胜有声”。
现实意义:孩子是家庭的纽带,也是化解中年危机的良药
这部奥斯卡短片,除了在视听语言和叙事情节上有着独特魅力,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①中年的危机心理
整部短片讲述了鲍勃的中年故事,表达主题则是中年危机的解决。因此我们需要警惕“坏情绪无限放大”的心理。
妻子提醒鲍伯穿上衣服,鲍伯却抱怨,并喋喋不休地说自己老了,你去找个年轻力壮的老公吧。生活中也是,一丁点小事就会被无限放大,成为夫妻吵架冲突的焦点。
这其实是夫妻双方的沟通出了问题,不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这在中年夫妻间很常见。
克服这一困难,最重要的在于夫妻形成良好的情感联结。我有两点建议。
其一,直面所需,面对面把事情说透。很多吵架是因为,你觉得对方会懂你,但其实人家并不懂。你总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的苦衷,是不够重视自己,不够爱,但是对方可能因为忙一项业务而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其二,情感需求不可用抱怨掩盖。鲍伯抱怨一大堆,其实是缺乏夫妻的亲密联系。现实生活中异地恋情侣,女生总是说身边的朋友如何如何幸福?这反而不利于双方关系,还会增加男生的心理压力。
除了沟通,短片还指出了鲍勃自身的问题。鲍伯问妻子,假如和她互不认识,在大街上碰见了,还会心动吗?这其实是陷入了一种自我否定的误区,心里充满了自卑和怀疑。
人都有两面,一面是自尊,一面是自卑,这两面永远矛盾地存在人的心灵深处,人活着可以逃避许多东西,但是无法逃避自己。
心理学上,这是一种自我萎缩性型的消极心理,会出现一定的自卑心理。理想自我极度缺乏或丧失,对现实自我深感不满。现实与理想的碰撞,还会导致自我拒绝,严重可导致抑郁症,与外界隔离。短片提到牙医的自杀率很高,也是有现实依据的。
因此,只有树立自信心,才能走出阴霾。中年夫妻需要互相扶持,并给予对方足够的激励。
②享受当下
故事里,虽然鲍勃抱怨着无聊的生活,说了一大堆心里话,但是最终还是带着妻子去餐厅过生日,心态也归于平静。这并不意味着他接受现实,而是接受现实的自己。克服中年危机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要想开。
“生日是最甜蜜的日子,你正站在一座美妙的桥上,你往后看,看到了年轻和欢乐,但也有很多糗事;你往前看,那正是新的开始。我每个年龄都经历过,最爱的是四十岁。”
哄孩子入睡,与妻子拥抱,开车接送孩子,体验生命每一刻的美妙。看着儿女长大,回忆过去的浪漫,欣赏车水马龙的街道,仰望璀璨的星空。享受当下,你会感到平平淡淡才是真。
③孩子
鲍伯多次提到,要和妻子要生个孩子,一是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二是养儿防老。的确,孩子是家庭的纽带,中年夫妻有了孩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