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出来之前,我不认识她,不仅不认识,我还陷入自己失恋的痛苦,哪怕是现在,我都觉得自己没办法好好写作,满脑子都是回忆和痛苦。
我了解这件事,是通过我很喜欢的一个头条作者,万小刀,写的一篇文章。文章名叫《崔雪莉自杀之谜:没按照你们的意愿活,我很抱歉》
具体的细节,大家可以看看这篇文章。我大概概括一下。
从崔雪莉出道到现在,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解析了她自杀的原因:死于被爱。
她真完美,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获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他们看着雪莉长大,就像一个溺爱过头的家长,把她看做自己的禁脔。
可雪莉长大了,雪莉要恋爱,她和韩国DynamicDuo成员崔子走到了一起。于是,她的粉丝们跳了出来,几次阻止她。雪莉妥协,但心里还是没放下那份爱。
于是,这群真爱粉们,因爱生恨,我能捧你,也能毁你。
雪莉的一切行径,都成了他们黑的地方,雪莉被迫息影,也因此而开始用更乖张的行为,向这群人反抗。
正如作家万小刀所说,雪莉的命运,不是结束在抑郁症,而是结束在这群所谓真爱粉手里。
但让我拿起笔,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不是因为抑郁症,也不是因为我多能体会雪莉的痛苦,而是因为几条评论。
01
昨天晚上,我在知乎上,想了解一下相关信息,却看到了一些评论,对白如下:
“没想到她真的有抑郁症,哎。”“是啊,不过她发布的动态的确不好,我也评论过。”“是啊,不管怎样,她都不应该发这种东西,引起别人反感也在所难免吧。”
看完这些,我突然想起了这几天的一些遭遇,觉得有一点悲哀,也感觉有点好笑。
这大概就是人性吧。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是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的,因为,承认的代价,真的太大了。
郭敬明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有一个我觉得很经典的场景。
易遥跳河之前,她哭着对所有伤害她的人控诉:你们骂过我,欺负过我,你们的一切行径,都是让我绝望的根源。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在校园暴力题材中,对每一个凶手都做出的指责。
同样,我今天想说的也是,那些指责过她的,议论过她的不检点的,也都是凶手之一。
02
就在十天前,我和相恋一年多的女友分手。
我极力劝说自己要乐观,也因此发了朋友圈,鼓励自己要开心起来。可我朋友却对此发表了一番言论。
他是一个医生,他觉得我的痛苦,根本不值一提。
他说,医院看看,多少人面临生死,他们才叫做真正的可怜。
我说,我知道他们很惨,可这与我的痛苦无关,我不会因为别人比我惨,而感到开心。我的痛苦,来源于我自身的经历。
几句话下来,他已经无言以对,然而我却没有听到一句认错或者道歉的话。
是啊,承认自己错了,多可怕,反正伤害别人已经伤害了,现在要做的,是保全自己。
鲁迅曾说过一番话: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人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鲁迅诚然如此,我们又能共情到什么地步?
在万小刀的文章下,我也看到类似的评论。
就像网友说的,说这种话的人,到底是有多天真。
有的人就像爱情公寓的张伟,生来就是孤儿,错过自己婚礼,奋斗了半辈子,还是个见习律师,但他们可以依旧乐观;有的人就像朱丽叶,家财万贯,才貌双全,可因为爱而不得,宁愿殉情。
人的悲痛大致相同,可承受能力,真的天差地别。
可我们的法律和道德上,有说过一个人脆弱,就活该成为众矢之的吗?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的父母和恩师,都教导我应该帮助这些人。
03
老师毕竟都有教案,道理说出来,天南地北的孩子,都是听的一个声音。
可有人喜欢欺凌弱小,有人却不屑于此,到底差别在哪?
有句话叫,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没错,这些网络暴力的人,真的没把这种小恶当一回事。
英雄联盟里有个区,叫祖安。这个区的特色就是,网络暴力。
在祖安有句话叫:弱者,队友会让你失去双亲;强者,对面会让你族谱升天。
简单说就是:你玩得不好,队友会骂你,你玩得好,对手会骂你。
说实话,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娱乐性的游戏,会上升到这种高度。
对于网络暴民的心理,很多人都做过解释,认为他们是压力过大,而网络暴力的代价太小,才会让他们如此肆无忌惮。
的确,当恶行仅靠道德来把控,人的自律会瞬间瓦解,毕竟,一句国骂能解的恨,没人愿意把它留到现实里慢慢消化。
04
也没什么,这种事,从来都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人死如灯灭,想说一句道歉也晚了。
只求这些网络暴民们收起手中的刀,别因为生活的不顺心或者无趣,把刀又凌驾在另一个人头上,说不定,下一个人就是你的亲人朋友,或者你可爱的爱豆呢。
该死,万一那个人是我呢?
求你们放过我。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