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所有人都稀罕得不得了的之南,胡歌只觉
TUhjnbcbe - 2025/5/4 18:57:00
北京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1、对岩井俊二没那么感冒,走进电影院,全是为了看迅哥儿。但是,迅哥儿演这片子发挥空间不大,比较浪费。

2、最出彩的是胡歌这个角色。胡歌演得还算不错,可是关于这个人物给的戏份太少了。已有的部分也语焉不详。

3、最可怕的是塑料文艺男青年秦昊(透着油腻,感觉是从《长江图》片场穿越来的)。都什么年代了,失意作家这个文艺片烂人设怎么还没死绝?

4、信、开篇的葬礼、戴口罩的女主角、图书管理员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学生时代的穿插闪回、两个长得很像的姑娘——所有这些元素,都像是《情书》的影子。

岩井俊二精明,要诓住中国观众,当然要从中国观众最熟悉他的那一套语汇着手。

5、说《你好,之华》是岩井俊二为中国观众拍的中国版《情书》,也委屈了《情书》。

从故事上来讲,《情书》节奏紧凑,所有的旁枝斜逸都被归拢在两个女孩的通信里。《你好,之华》的信几乎是一个假线索。视觉语言上,《情书》算是“小清新”画风的滥觞。不论是对女演员气质与容貌的耐心渲染,还是对“雪”这一元素铺天盖地的运用,都让人觉得还算舒服。

就说葬礼,《你好,之华》的葬礼写实得简直像纪录片。《情书》的葬礼甚至有点儿浪漫:

6、导演拍中国生活日常和中国女人,都失之韵味。可能是我们相比日本人,本来就活的粗鄙。也可能就是文化隔阂。

7、导演野心勃勃。《你好,之华》想说的太多,反而失焦了。

写信,ok。麻雀、狗狗、小男孩,都很ok。杜江这个程序员人设,蛮有趣的。之南因为抑郁症自杀去世,家人还对外谎称病故,很好。奶奶“夕阳红”的小心思,只能通过“学英语”来表达,很好。(虽然“失意作家”和“奶奶向自己过去的老师学英语”这两个桥段让我不自觉地想起是枝裕和《比海更深》。那部电影里,阿部宽饰演地的失意作家,以及树木希林饰演的向小区老头学乐器的桥段。)汝之砒霜,彼之蜜糖。所有人都稀罕得不得了的“之南”,胡歌只觉得“无趣”“没有女人味”。非常好。

孩子如何面对母亲的死亡,女儿如何看待母亲的爱情,这样一个完美的之南如何与渣男胡歌走向悲剧,周迅如何在上有老下有小之际遇到自己三十年前渴望的男人、那个男人还差点儿成了姐夫……这些东西任意拎一个出来,都可以拍得饱满。

但现在,它们全部被胡乱拼凑在一个假装线索的摆设里——这个摆设就是“信”。

8、而且信还写得不咋地。

不光是信,贯穿着整部电影的毕业致辞:

“对于未来,我也说不好,大概这样才预示着我们有无限的可能”……

这样的写作水平非常马马虎虎,没有牛逼的金句,朴实的道理也没能讲好。

9、但凡一部电影拍着拍着非要拉回中学时代,我就想关机(可惜电影院关不了)。

10、豆瓣评分目前7.2,如果没有学生时代的故事,我能打到8.5。

但,还是祝迅哥儿的电影大卖。

1
查看完整版本: 所有人都稀罕得不得了的之南,胡歌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