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蒋玉新为贫困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TUhjnbcbe - 2025/4/10 17:44:00

陈志强曹远席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那么就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这是蒋玉新最钟爱的一首诗,也是她人生的坐标。

蒋玉新是邵阳市大祥区西直街小学的一名教师。从教30年来,她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将青春和热血挥洒在三尺讲台上,特别是帮扶贫困学生,她满怀爱心,不遗余力,为贫困孩子撑起一片蓝天,成为孩子眼中最美的“蒋妈妈”。

送教上门,让每一个孩子不掉队

年,蒋玉新调入大祥区樟树小学。当时学校条件简陋,环境较差,天晴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但是,“和孩子在一起,很快乐!”由于蒋玉新教书名气比较大,她教的班级常常有80多个学生,每天有改不完的作业、赶不完的课,常常忙到深夜,其中,最让她操心牵挂的是班上的贫困学生,为了给他们排忧解难,她时常从微薄的工资里为他们垫付学费、餐费,并隔三差五,登门家访,辅导孩子们的学习。

“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梦想,教育则是通向梦想的阶梯。”蒋玉新如是说。这期间,她所教班级在全区各类测试中屡屡名列前茅。

年,她调入西直街小学任教,并担任学校副教导主任。既要抓学校行政工作,又要从事一线教学,每天忙得团团转。

当时,该校班李远泽同学因患重症肌无力,无法站立,休学在家。“千万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习!”蒋玉新决定带领老师坚持每个月“送教上门”。考虑到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情,她还精心准备了特色课程——砂纸板笔画教学,用手触摸笔画代替书写,这不仅减轻了孩子手部肌肉的负担,而且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有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家庭贫困,父母全靠打零工来养家,外祖母又患重病,服药不断,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此,蒋玉新一方面积极与政府各级部门联系,落实各项扶贫措施,一方面发动全班同学捐款捐物,共募集元……涓涓爱流,润人心田,李刚一家又有了欢声笑语

“老师,给您们添麻烦啦!”每次到孩子家里送教时,孩子的母亲握着蒋玉新的手,感谢不迭。

为孩子点灯,照亮前行,一个个贫困学生在蒋玉新老师的热心帮扶下,重燃希望之火。

教育帮扶,让每一缕阳光都灿烂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一处角落,才会有更多“苔花”向阳盛开。

让教育的阳光普照每一位孩子。近年来,蒋玉新组织老师大力开展控辍保学工作。每到开学季,她和老师一起,披星戴月,走门串户,苦口婆心地做家长工作,不让任何一个适龄孩子失学、辍学。

曾经,学校5年级有一个“熊孩子”,成绩差,又调皮淘气,父母完全失去了信心、耐心,决定让他辍学,跟他们一起做生意。蒋玉新老师闻知后,与学校领导一起上门轮番做家长工作,通过几番“死缠硬磨”,硬是把这个学生重新“拽”回课堂。

“后来,这个学生还考上大学呢。”蒋玉新欣慰地说。

同时,每年组织优秀老师送教下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与结对乡村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通过捐赠、上公开课,让乡村老师感受到前沿的教学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更让乡村学生感受更多的温暖……

让每一缕阳光都灿烂,蒋玉新不忘初心,躬耕不辍,孜孜前行在教育扶贫的路上。

爱心呵护,让每一朵花都绽放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颗心都需要被爱。”每见到自己的学生,蒋玉新眼里总是饱含着慈母般的深情和爱意。

“因为爱,所以投入。”一直以来,蒋玉新把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她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早上,有的学生没吃早餐,她就悄悄地买来牛奶和面包;孩子生病了,医院;教育学生,她总是轻声细语,诲人不倦……在她看来,从来没有问题学生,只要教师悉心关怀,每一朵花都会绽放。

学生伍小凡是个孤儿,父亲早逝,母亲离家出走,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病逝后,就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难。缺少关爱的伍小凡郁郁寡欢,性格孤僻,成绩也不好。

“看到孩子可怜的样子,我心里隐隐作痛。”蒋玉新决心帮帮他,于是,经常给孩子买吃的穿的,嘘寒问暖,并送钱给孩子做生活费。在蒋玉新无微不至的关心下,伍小凡一天天进步,成为一位活泼开朗的阳光男孩。

“蒋老师是天底下最好的人!”伍小凡的奶奶逢人便说。

杏坛耕耘三十载不忘初心铸芳华。近30年的教书育人,蒋玉新可谓桃李芬芳,荣誉等身,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教师,先后荣获邵阳市传统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一等奖以及区一人一课教学比武一等奖、同课异构特等奖等多项荣誉。

[责编:周听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1
查看完整版本: 蒋玉新为贫困孩子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