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故事代替长姐嫁双腿残疾王爷,成亲后被宠上
TUhjnbcbe - 2025/4/4 19:18:00

本篇内容为虚构故事,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1

午后,外面下起了小雨,天光一下子就暗了下来。一溜宫女站着紫金宫廊下,屏息凝神不敢大声喘气,竖着耳朵听里面的动静。

“父皇,儿臣是您最喜爱的女儿啊,萧翊那个残废,儿臣死也不要嫁!”成安公主哭喊着。

皇帝无奈叹息:“当初要嫁的是你,如今不要嫁的也是你。成安,朕贵为一国之君,赐婚圣旨岂能出尔反尔。”

从后宫匆匆赶来的张贵妃走了进来,因走得太急,头上的步摇急剧地晃荡着。张贵妃在成安公主身侧跪下,开口就是向皇帝请罪:“安儿年轻冲动,请陛下饶恕。赐婚一事已是定局,臣妾会好好劝服安儿待嫁,请陛下放心。”

这一番话下来,既充满了为人母的无奈,又十分地深明大义。皇帝不禁高看了张贵妃一眼。他这个人素来寡情,能独宠张贵妃这么多年,与她的识趣不无关系。

当年给成安公主和萧翊赐婚,皇帝其实不太愿意。萧翊是异性王,手握军权,皇帝看他不顺眼很久了,一直在伺机收回军权,又如何会想结亲。奈何成安公主又哭又闹,弄得人尽皆知,势成骑虎,皇帝只能捏着鼻头赐婚了。

如今萧翊在边疆受了暗算,残废了一双腿,皇帝明面上惋惜,实际上高兴不已。虽然军权尚未收回,但残废了的萧翊,威胁已经小了许多。如此这般,皇帝就更应该嫁个公主给萧翊了。

一是公主可以帮他看着萧翊,日后公主生下的孩子,身上流着皇室的血脉,相当于军权在自己人手中。二是萧翊为国负伤,朝廷不能不有所赏赐,但萧翊如今位高权重,除了赐个公主为妻,也没别的好赏了。

虽然疼爱成安公主,但皇帝还是更爱自己的江山。他沉了沉眸子,扬手让张贵妃把公主带了下去,并且放出狠话:“下月初八,你不嫁也得嫁。”

成安公主自然是哭泣不止,被张贵妃硬生生拉了出去。只是在出去时,张贵妃朝皇帝身边伺候的大太监王高深深看了一眼。王高会意,抿着唇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

赶走了成安公主与张贵妃,紫金宫里骤然安静下来,仿佛空了一般。熏炉里升起团团白烟,像是灰白的鬼魅。

皇帝坐在龙椅上,却并没有开始批阅奏章,反而询问一旁侍立的王高:“你认为成安嫁给萧翊,好,还是不好?”

王高弓腰驼背,笑眯眯道:“陛下赐的婚,自然是天赐良缘,大大的好。”

皇帝觑了他一眼:“说实话。”

王高这才转了转眼珠子,审慎地答道:“依奴才看,公主殿下性格率真,若是当真逼嫁给萧王爷,恐怕不太稳当。”

王高说得其实还是太委婉,这岂止是不太稳当,简直是上赶着结仇。就成安公主那个骄纵跋扈的脾气,若是不甘不愿地嫁给萧翊,她婚后能把萧家的屋顶掀了。

皇帝心中思量一圈,无奈地叹了口气,到底还是他把成安宠坏了。可如今收回圣旨,且不说有损他的威严,并且会惹翻众怒。天下百姓将萧翊视为战神,如今他刚残废就收回圣旨,简直是把“卸磨杀驴”明晃晃写在脸上。

一旁的王高悄悄地揣摩着皇帝的脸色,捏紧了张贵妃给他塞的三千万两银票,状似无意道:“陛下,荣亲王昨儿献了两只八~哥进来。”那个八字,王高念得刻意,“奴才看着倒是有趣,要不要提到紫金宫来解解闷?”

一直在赐婚与不赐婚中徘徊为难的皇帝忽然眼前一亮,紧蹙的眉头也舒展开了,捻着胡须回忆道:“朕想起来,再过两个月,小八好似就及笄了。”

王高心中窃喜皇帝上钩了,脸上却装作什么都不懂,附和道:“陛下好记性,八公主正是八月十七的生辰。”

皇帝意有所指地问:“小八这孩子,朕倒是不常见,也不知道性子如何?”

“禀陛下,八公主贞静淑慎,温婉柔顺,堪为天下闺秀的表率。”王高不遗余力地夸赞着八公主,言外之意却是八公主柔弱好拿捏,要是她嫁给萧翊,绝对不会闹出事来。

皇帝脸上的笑容更加舒展了,不仅让王高把那两只八哥提来玩玩,并且还突然慈父心怀,要去冷萃轩看看这个柔顺的女儿。

2

冷萃轩众人见御驾来临,纷纷有些惊恐,毕竟皇帝从来没有来过。

“儿臣见过父皇,父皇万安。”八公主屈膝行礼,心中也满是惴惴不安。因为这个威严的父亲,她只有在宫宴上远远地才能看上一眼,或是去皇后宫中请安时,偶然碰见一次。

皇帝淡淡应了一声,便开始打量起这个女儿来。浅而细的眉,长而翘的睫毛,一双潋滟波光的杏眼,白里透红的脸颊,乍一眼不觉得惊艳,是一种耐看的淡如秋菊的美。皇帝一时竟形容不出这个女儿的相貌,只觉得她像是画工精心所绘的仕女,让人见之忘俗如沐春风。

唉!可惜了。皇帝心中有些遗憾,遗憾没能早些注意到这个女儿,没能给她择一个品貌端正的夫婿。现在把她配给萧翊那个残废,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不过皇帝转念一想,为了他的江山而下嫁,也不能算太牺牲。毕竟和前朝的公主相比,不用和亲远嫁,已经算是十分幸运了。

皇帝在冷萃轩看过八公主后,心中已然打定主意。比起会闹事的成安公主,显然八公主是嫁给萧翊最好的选择。

不过三日,葳蕤宫就传出消息,说成安公主染了恶疾,药石罔效,她与萧翊的婚事只能暂时推迟。又过了一个月,皇帝认为萧翊年纪不小了,不想让他因成安公主耽搁青春。于是下旨,封八公主为长乐公主,并且改赐八公主为萧王妃。

令人有些可笑的是,改赐圣旨刚下,就有人在京郊的马场碰见了“病重”的成安公主。成安公主面色红润,娇声笑语,哪有什么病人的模样。

大家都明白了,大概是成安公主看不上萧翊,故意装病拒婚。百姓们不禁有些义愤填膺,他们的战神是为了国家才残废的,成安公主凭什么嫌弃。

不过生气归生气,百姓们却没有迁怒到皇帝身上。毕竟作妖的是成安公主,而皇帝也给了萧翊补偿。

消息传到冷萃轩时,新鲜出炉的长乐公主已经被人同情很久了。虽然萧翊除了残废了,没有什么不好。但同样是公主,一个可以装病拒婚,一个却被当成补偿品,多少有些凄凉。

隔着纱幔,影影绰绰的可以看见红木大床,长乐公主把头埋在衾被里,全身都在微微颤抖。

宫女们侍立在外面,有些忧心她是不是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一个人偷偷地哭。难免又有些心疼,公主从小就不得陛下喜爱,如今成安公主不愿嫁的人,就硬塞给她。

长乐却不是在哭,而是在笑,她怕自己笑得太大声,这才躲在被子里笑。自从改赐圣旨下来,长乐心中就乐开了花,好像被天上掉的馅饼砸中了。

人人都觉得她嫁给萧翊委屈了,但其实这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求之不得。她喜欢萧翊,喜欢了很久很久。但成安公主霸道,绝不许任何人觊觎萧翊。这份喜欢,便也被她深深藏在心底。

如今就要嫁给心上人了,长乐才不在乎对方是不是个残废,她满心满眼都是萧翊啊。

长乐公主及笄之后,钦天监便测算了下一个良辰吉日。礼部动作更快,严格按照皇帝的意思,尽量在年前把婚事给办了。

大婚那天敲锣打鼓、十里红妆,不知是不是皇帝对长乐公主心存愧疚,又或者是想要彰显皇室对萧翊的恩泽,长乐公主的嫁妆格外丰厚。

因为萧翊的腿,大婚仪式已经被精简过,但长乐还是累得浑身酸疼。头顶着大红盖头,坐在铺满花生红枣桂圆的多子多孙床上时,身上的酸疼全被忐忑紧张取代。

长乐紧张地聆听着周围的动静,就连手指都情不自禁地攥紧,一张湖纱手帕被她揪得皱巴巴。

不过萧翊似乎没有那么热切,他掀了盖头,又与长乐喝了合卺酒,全程都是一副淡淡的表情。

作为新妇的长乐不禁有些挫败,心想萧翊也许是喜欢成安公主,所以对她这个替代品无动于衷。

“安寝罢。”好不容易熬到了洞房的时候,萧翊却是喜被一掀,用手撑着床,爬进里侧,自顾自睡了。

长乐穿着一身红的亵衣,有些无措,又有些难堪地站在床边,愣愣地看着萧翊的后背。就连旁边的喜烛都在为她落泪。

良久过后,长乐深吸了几口气,蹑手蹑脚放下帘帐,爬上床在外侧躺了下来。耳边是沉稳均匀的呼吸声,长乐忽然心安,闭上眼,慢慢就睡着了。

一旁的萧翊此时却睁开了眼,很轻地翻了个身,静静地打量着这个妻子。她比自己想象中要小很多,居然才十五岁。她也比自己想象中要乖巧,即使被冷落,也能安安静静的。

萧翊看着小妻子温静的眉眼,不禁长吁一口气,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感。还好不是成安公主嫁过来,不然他真是倒了大霉。

一夜无话,再睁眼时已是日上三竿。长乐下意识往右看,却发现萧翊早已起身。

丫鬟在帘帐外听见动静,恭恭敬敬道:“王妃,奴婢伺候您梳洗,王爷在正堂等您呢。”

“怎么不叫醒我?”长乐语气有些焦急,即使是第一次嫁人,她也是知道婚后第一天是要见长辈的。

丫鬟浅笑道:“是王爷吩咐的,让您睡醒了再来。”

即便萧翊是如此吩咐,而丫鬟们也是如此做,但长乐还是急得不行。成婚第一天怎么能睡懒觉呢,这不是会给萧家的长辈们留下不好的印象嘛。

长乐梳洗完,急匆匆地赶往正堂。萧家一族的长辈们早已等候在那,正与萧翊亲切地交谈。

见到长乐公主,长辈们先行了一礼:“拜见公主殿下。”然后依次在萧翊的介绍下,与长乐相识。

长乐的心怦怦直跳,心中感叹幸好长辈们都是和善的性子,并不追究她来迟了的罪过。

厮见过各位长辈后,萧翊便带着长乐去了萧家祠堂。在祠堂的供桌上,长乐见到了萧翊父母的牌位,她下意识朝身旁的萧翊看去。

“爹,娘,孩儿成亲了,你们不用再挂心孩儿了。”萧翊虔诚地朝牌位拜了拜,只是因为坐在轮椅上,无法跪一跪。

长乐从丫鬟的手中接来长香,却是毫不迟疑地双膝跪在蒲团上,目光如炬,坚定又温柔道:“请爹娘放心,儿媳一定好好照顾夫君。”说完,长乐不禁红了红脸。

一旁的萧翊有些惊讶,愣愣地看着长乐,却见她向自己回了一笑,如同春风拂面百花开。

这是一个毫无公主架子,且温柔善良的小姑娘,萧翊心中已有了结论。

3

婚后生活要比长乐想象中要顺利得多,只除了萧翊不肯和自己圆房外。长乐总疑心边疆的暗算中,萧翊是不是第三条腿也断了。

宫里每月都会派太医来给萧翊把脉,长乐趁机问道:“白御医,王爷的身子可还安好?”

白长林朝萧翊觑了眼,笑着道:“王妃请放心,王爷身子康健得很,一点事儿都没有。”

“……怎么可能?”长乐喃喃,有些不信,但闺房之事,长乐也不好意思当面问白长林,况且白长林还这么年轻。

长乐笃定萧翊是那里有点问题,所以不肯和自己圆房。因此她看白长林时,目光里隐隐也带些嫌弃。都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这么年轻,医术肯定也不好。

医院寻一个医术高明,且嘴巴紧的御医来给萧翊看看,势必要治好萧翊的隐疾。

一旁被萧王妃嫌弃医术不好的白长林有些无辜,摸了摸鼻头,挎着医箱告辞了。

虽然下定决心要找个好太医,但长乐毕竟年轻,脸皮也薄,这件事便迟迟不好意思去做。

这日,长乐正坐在凉亭里看书,隐隐约约就听见外面传来声音。派人去打听,原来是一个游方的大夫,自称是神医,正在街上给人看病。

“神医?”长乐有些好奇,隐隐又有些激动,连忙让人把神医请进府。

那神医却是头上戴着兰花冠,身上穿着白绸长袍,脚下踩着一双云纹靴。举手投足间,不像个大夫,倒像个神仙。

长乐久居深宫,哪里见过这样仙风道骨的人,当下遣退了下人,就将萧翊不肯圆房的事告诉了神医,请求神医治好萧翊。

神医听完,眉头一挑,拍着胸脯道:“请王妃放心,老夫行走江湖多年,这种小病,手到擒来。”

长乐见他如此自信,当即允诺会重金酬谢。

不过如何让神医给萧翊看病又是个难题,因为萧翊平常只让白长林给自己把脉。若是直接说神医是给萧翊看那个的,实在也有些伤人自尊了。

“王妃不必忧愁,老夫自有妙计。”神医说他自创了一种悬丝诊脉法,可以不用手把手把脉。

只是牵一根金丝把脉,这要容易得多。长乐趁萧翊午睡的时候,把金丝悄悄系在了他手上,而神医就躲在旁边的耳房里。

神医果然是神医,不一会儿功夫就把完了脉,给长乐开了一张药方,并且信誓旦旦地保证,“王爷只要饮下此方,绝对立竿见影,如龙似虎。”顿了顿,神医交代道:“只不过这药方乃老夫祖传,还望王妃不要外传。”

长乐连忙点头,对神医感激不尽,并且送了厚厚一份诊金。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长乐没有立即把药熬给萧翊喝,而是让下人把药方上的药分开询问了各家医馆。确定没有毒,并且不会相生相克后,这才开始熬药。

神医交代,此药必须晚膳后服用,并且治疗效果立竿见影。长乐亲自端着药来到书房,颇有些忐忑不安,她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王爷,妾,妾身给您熬了一晚补药,有延年益寿的功效……”长乐把药放在了桌上。

萧翊放下手中的书,抬眼就看见小妻子脸色通红,就连耳朵都是红的,他疑惑道:“很热吗?”

“啊?”长乐摸了摸自己的脸,果然发烫,胡乱地点头道:“是,是啊,有点热。”一边说一边还拿手扇风。

萧翊端起那碗墨粽的药汁,在鼻间闻了闻,没闻出什么特别的味道来,便皱着眉,一饮而尽。

一旁眼巴巴等着的长乐见他喝了,连忙抢过碗:“妾身就不打扰王爷看书了。”随即红着脸跑了。

萧翊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着她跑走的背影,只觉得那药,还挺苦。

再晚些时候,外面下起了雪,长乐窝在卧房里,嘱咐下人在廊下多点两盏灯。雪天路滑,萧翊坐着轮椅,总是不太方便。

簌簌的雪花飘落,廊下几盏暖黄灯火。萧翊从书房过来时,便看到这副场景,一时心中涌过一阵暖流。

自从父母离世后,萧翊便觉得自己没有家了。如今那个小姑娘,却给了他家的感觉,是下雪天,暖暖的屋檐。

4

半夜,萧翊被热醒了,他支起身,觉得是地龙烧得太旺。刚想吩咐下人把地龙灭了些,却又害怕冷到长乐,只好自己掀开被子凉快凉快。

哪知却越来越燥热,热到他想去外面的雪地里滚一圈。鼻间忽然一烫,萧翊伸手一揩,借着月光,他看见了鼻血。

萧翊想到了那碗延年益寿的补药,以及妻子红彤彤的脸颊。

“呃……”

萧翊热得难受,长乐却睡得正香,她完全不知道自己那碗药害得萧翊一晚上都在煎熬,甚至真的半夜去雪地里打了个滚。

总之第二日晨醒时,长乐破天荒地看见萧翊还躺在枕畔,她戳了戳他:“王爷今日不早起吗?”

萧翊睁开眼,眼底一片青黑,目光有些幽怨,开口就问:“夫人那碗补药,是哪里来的?”

长乐的脸骤然就红透了,但她也很关心有没有效果,因此强撑着羞意问:“王爷昨日喝完,可觉得有什么效果吗?身体有好一些吗?”

“有。”萧翊诚实地点头,“本王喝完觉得能打死一只老虎。”

“真的呀!”长乐笑弯了眼,喜滋滋道:“那妾身今晚还给王爷熬。”

萧翊:“……”

最终长乐没能熬成第二碗药,因为当天那个神医就被王府的侍卫抓了回来。

观看本章后续内容,请购买专栏

1
查看完整版本: 故事代替长姐嫁双腿残疾王爷,成亲后被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