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王叔年轻时是我们村数得上号的有钱人,有儿有女有娇妻,家庭幸福美满。临近花甲之年,却成了村里的笑话,孤家寡人一个,天天拎着一瓶二锅头在村里晃荡。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王婶经人介绍从北乡嫁到了我们东乡,丈夫也姓王,二人郎才女貌,恩爱有加,一时成了村里了模范夫妻。
王叔在我们镇上开了一家水果店,因为码头好,嘴巴甜会做人,生意一直不错。当别人家还在种田的时候,王叔已经把自家五亩水田让给了老乡种,每年按约定给王叔交一些谷子就行。
王叔王婶结婚后,生下了一男一女。有了两个孩子以后,王叔就不让王婶到店里帮忙了,让她在家全职照看孩子。靠水果店的收入足够养活他们一家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年的夏天,王婶九岁的儿子偷偷离开了她的视线,和村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水库游泳。
这个水库是我们当地最大的水源地,水库中心位置的水深有十几米,岸边虽然不深,但是有很多泥坑,一不小心滑入,连成年人都可以淹没。
村里大人一直告诫自家小孩,不准去水库附近玩耍,可小孩子好奇心重,越不让去兴趣越大。
很不幸的是,王婶的儿子被泥坑吞没了,当儿子赤裸的尸体带到王婶面前时,王婶直接晕倒在地。
接到通知的王叔从镇上火急火燎地赶了回来,看到这一幕,抱着凉席上没了呼吸的儿子号啕大哭……
02
自从唯一的儿子溺亡后,王叔好像变了一个人,经常喝得酩酊大醉。镇上的水果店也是开一天关两天,无心打理。
王婶也很伤心,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日子总还是要过得。
开始王婶以为丈夫只是伤心过度,便由着他去,心想过一阵子丈夫就能从痛失儿子的悲伤中走出来。
可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丈夫的情绪没有丝毫的改变,酒越喝越多,镇上的水果店基本已经处于关门歇业状态。
王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尝试劝慰丈夫,可这一劝,却招来了丈夫的一顿毒打。
王叔把儿子溺亡的原因归咎到了王婶身上,认为是她没看好儿子,才导致儿子意外溺亡的。
王婶想辩解,可越是解释王叔打得越厉害。为了不进一步刺激丈夫,王婶选择了沉默。
03
自从王叔沉溺于喝酒后,操持家里的生计便全部压在了王婶身上。
王婶本想接替王叔把镇上的水果店继续开起来,可是一看丈夫这个样子,加上还有一个年幼的女儿需要照顾,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把水果店盘给了别人。
没了水果店的收入,家里的经济一下陷入了困境,王婶只好红着脸把之前给老乡种的地给要了回来,虽然承包期未到,但是当王嫂说明情况后,老乡也表示理解。
从此以后,王婶成了一个内外都要兼顾的女人。
王叔酗酒越来越厉害,喝醉后经常对着王婶一顿谩骂和指责,说她害死了儿子。王婶开始还争辩几句,后来索性保持沉默,如果王叔要动手,她就往外面跑。
有一次,村民走夜路,突然听到路边草丛里传来女人的哭泣声,吓得他手舞足蹈,惊叫连连,捡起石头就要往声音处砸去。
“别砸,是我。”草丛里传出人声。
原来王叔又喝醉酒了,发酒疯要打王婶,王婶逃了出来。
王婶不敢回家又不知道去哪,只好躲在路边草丛里,一时悲伤逆流成河,没忍住哭了起来。
04
村里人渐渐注意到了王家的事情,有热心村民去王叔家,劝王叔对王婶好一点。
王叔口头上含糊不清地答应着,可实际上根本不想改变自己,他已经习惯了喝酒骂老婆的日子。
有一天,突然从王家传来救命声,只见王叔抓着王婶的头发,一边打一边骂:“死女人,都怪你,害了我儿子……”
两人拖拖拽拽到了大门口,可能是经常酗酒的人身子虚,王婶用力一推,王叔踉跄着后退,一屁股直接坐在了地上。
王婶好不容易挣脱,慌忙往外跑。王叔要看追不上了,顺手抄起墙边的锄头往王婶扔去。
锄头贴着王婶的耳旁飞过,砸在了王婶身前。王婶被这一幕吓到了,缩着脖子,一动不动。
王婶全身颤抖着,捂着嘴巴回头看向自己的老公,王叔还在喋喋不休地骂着。王婶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就如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落……
一个月后,王婶走了,趁着王叔醉酒睡着后,带着女儿一起离开了家,谁也不知道她们母女俩去了哪。
再也没人供王叔打骂了,也没人给王叔洗衣做饭了,更没人在他醉酒睡在路边后,把他背回家了。
听说王叔后来去丈母娘家寻过王婶,只是话没说上三句,就被岳父岳母拿着扫帚给赶了出来。
时间过去将近20年了,王婶再也没有回来过,王叔还是爱喝酒,只是没人让他打骂了。
偶尔回村里看到王叔,他总是拎着酒瓶子,蹲在墙角看邻居家老人逗小孩,时不时喝上一口,然后咧嘴一笑,只是这笑容看上去格外凄凉。
05
孩子溺水,谁都不想,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逝者已矣,生者还有自己活着的义务和责任。我能理解王哥的丧子之痛,但是无法理解他对王婶的指责和动粗。我甚至怀疑最初确实是因为情绪失控,而后来却演变成了一种习惯。
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王叔后半生的凄凉全由他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