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亡论87
TUhjnbcbe - 2025/3/29 23:45: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经法》篇《亡论》章,亡国之论

三壅:内立(位)朕(胜)胃(谓)之塞,外立(位)朕(胜)胃(谓)之(亻费)(费力bèi),外内皆朕(胜)则君孤直(置)。以此有国,守不固,单(战)不克,此胃(谓)一雍(壅)。从中令外[谓之]惑,从外令中胃(谓)之[乱]。外内遂诤(争),则危都国,此胃(谓)二雍(壅)。一人主擅主,命曰蔽光。从中外周,此胃(谓)重雍(壅)。外内为一,国乃更,此胃(谓)三壅。三凶:一曰好凶器;二曰行逆德;三曰纵心欲,此胃(谓)三凶。

所谓“三壅”,受制于皇后势力,就会造成政令壅塞不通;受制于权臣就会受到胁迫;既受制于皇后势力,又受制于权臣朋党,君王也就真正成为孤家寡人了。这种情况下治理国家,防守不能坚固,战斗不能取胜,这是“一壅”。篡权干政者如果假藉中央的名义号令于地方,就会给下面造成困惑;如果以地方势力来胁迫中央,就会造成混乱,极容易造成中央与外部力量的争斗,国都便危在旦夕。这是“二壅”。如果仅仅是一人僭越干政,这就是遮蔽君王的威仪。如果此人勾结地方势力内外呼应,这就是最危急的“重壅”。一旦内外合谋行动,也就江山易主了。这是“三壅”。所谓“三凶”,其一,对外兵戎争斗,对内酷吏杀伐。其二,对外倒行逆施,对内丧尽天良。其三,玩好嗜欲魅惑于心,无所顾忌,随心所欲这是“三凶”。

上一次我们聊了造成“危根”的“六危”和“三不辜”。接下来讲解“三壅”和“三凶”,这些也是关于可能造成“危根”的因素。

《黄帝四经》作为一个论述治国之道的书籍,虽然托名于黄帝,但也丝毫不影响其价值之高。这一点和《黄帝内经》是一样的。人们都知道《黄帝内经》,但鲜有知道《黄帝四经》的,甚至很多对道家感兴趣的道友都对此书一无所知。

原因主要是历史上《黄帝四经》曾经失传两千余年,其影响力也就自然很小。再加上年才出土,八十年代才公布其内容,真正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还是之后的事。当然也还有一个翻译不是很到位的缘故,不说普通人,就连绝大多数爱好者的古文阅读能力也是相对有限的,自然社会的影响力就没有那么大。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国力的上升,文化方面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空间,研究的学者会增加,读者也会更加广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估计也有不少,估计会成为各个国家领导人的手头书。所以,虽然浔阳野老(百家号)今天只能自媒体发表,未来还是有机会成书的。

回到正题,“内位胜之塞,外位胜之[被],外内皆则君孤置”。先来解几个字,熟悉我过去解《老》的朋友知道,先秦有很多通假字,“立”就是“位”,“朕”就是“胜”,“胃”就是“谓”,“直”就是“置”。然后还有一个死字,在今天的电脑字库中没有,左边是单立人,右边是个“费”,这个字通另一个字,但那个字在今天的电脑字库里也没有,左边是“費”右边是“力”,这个字读被,挟持的意思。

“内位胜之塞”,那么“内位”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不难,只不过现在不这样称呼了,就需要解释,其实就是皇后的意思。“胜”不是指胜利,而是占优势的意思,也就是占主导地位。比如最著名的就是武则天,是个典型的“内位胜”。“塞”就堵塞、壅塞、不畅通的意思。这当中蕴含的道理就不解释了,相信小伙伴们都能理解。

《黄帝四经》和《老子》、《庄子》一样,都是哲学,虽然西方Philosophy的意思是爱智慧,但是其实西方的哲学里根本没有智慧,有的只是概念和逻辑关系。什么叫智慧?“般若”是智慧,可以让人内心喜悦,了悟生死和释然得失的通透。两个西方哲学家能争论争论能打起来,但这种事在中国的出家人之间是不太可能发生的,这样的事只有机会发生在中国武侠剧中的和尚和道士之间。

现在的西方言必及古希腊,不提古希腊都显得没文化。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经过罗马和基督教的统治,中世纪的欧洲人根本不知道还有古希腊文明这回事。直到11世纪后,才在中东那里知道有个古希腊,原来老厉害了。后来也就到了14世纪,才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文艺复兴”,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西方哲学发展到今天,奥地利裔英国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可能是欧洲的最后一个哲学大师),才终于认识到,这个世界有可以说得清和说不清的两个部分。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最大贡献,就是他梳理了逻辑与语言的关系。他认为:哲学是基于语言的思辨,而语言有自己的边界。于是他清晰地指出了语言边界的存在,并断言人生意义(智慧)在语言的边界之外。

说到这里,小伙伴们一定会想起尽人皆知的“道可道,非常道”吧。其实,这句话是被篡改了的,同样出土于马王堆汉墓的珍贵典籍,帛书《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想知道更多《老子》原文及解读,可以在我之前的浔阳野老百家号中查找。

我为什么会扯上这么一通呢?其实是想告诉大家,虽然今天听读或阅读的你,不太有可能去有治理一个国家的实践机会,但不可以放弃感悟智慧的努力。今天解读《黄帝四经》的内容看上去是治国,但是背后的智慧难道就不能用于一个公司的管理上吗?难道就不能开释如何做人的真谛吗?你品,你细细品。

回到解读,“外位胜之[被]”,这个“外位”是相对于“内位”而言的,因为没有“外位”这个词,“外位”指的就是朝中的大臣,也就是受制于外的意思。受制于外必然就等于是被别人绑架了,就好像劫匪枪口前的人质一样被裹挟了。

“外内皆胜则君孤置”,“内胜”已经很惨了,“外胜”更惨,“内外皆胜”那皇帝就是一个案板上的腊肉。什么时候切,什么时候煮,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全凭人家高兴。“孤”就是孤助无援,“置”就是摆设。这么惨的皇帝有吗,有,汉末的汉灵帝刘宏,就有这么惨。刘宏既受制于董太后,又受制于宦官十常侍,同时还受制于自己的何皇后和大将军何进。所以就只能干点卖官鬻爵,淫乱后宫的事了。

我们今天看到的《黄帝四经》是西汉初期入土的,马王堆墓主轪侯利苍约下葬于吕后二年,就是公元前年,汉灵帝出生于公元后年。汉高祖刘邦要是知道三百年后自己的江山会陷入这么惨的境地,一定会好好保存这本书的。你觉得《黄帝四经》值得读吗,请在下面回复我。

“以此有国,守不固,战不克,此谓一壅”。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治理,守,守不;战,不能取胜。这就是“一壅”的道理。

浔阳野老翻译撰写,版权所有,禁止非研究用拷贝,如需引用转载必须标注来源。更多《黄帝四经》及《老子》解读请在往期中查找。

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亡论》85声华实寡

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亡论》86六危

逐字逐句解读《老子》——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

老子所言不“虚”——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

1
查看完整版本: 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亡论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