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赛斯资料01人的感受以一种电磁性的实相影
TUhjnbcbe - 2025/3/25 9:43:00
白癜风三级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原创默拾趣默拾趣-01-:46发表于北京收录于合集#灵性成长个#高灵陪伴成长14个#书籍摘要16个#赛斯资料1个

高灵陪伴成长

陪伴你慢慢成为你自己

MaxRichter-BeginningandEnding音频:00::54

这个系列,摘自由高灵赛斯通过珍口授,由珍的丈夫罗记录并整理的系列书籍(灵性资料)。赛斯资料很多,除了《灵魂永生》《个人实相的本质》《健康之道》等7册经典,还有赛斯早期课(在赛斯正式开始口述书籍之前那些透过珍所传达的信息)等资料。

没有语言能够形容赛斯资料带给我的震撼和冲击。我要告诉你的是,它会颠覆、重塑你的三观,并开启你内在的灵性维度,使你以更贴近生命的方式探究、理解自己,观察人类。

当然,赛斯资料也是我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灵性资料,后来才知道存在着大量这样的信息,高灵存有以各种方式,向人类传达关于宇宙、关于人类自身的那些实相。(说知识可能并不确切,说真理可能又觉缥缈,我认为这些只是关于存在之本质的“事实”,所以用“实相”一词。)

有的是透过人类自动书写,比如那部著名的《天地一沙鸥》(也有译名为《海鸥乔纳森》)有的像赛斯这样通过有意识的、合作式的“附身”进行“口授”,有的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关系”才能传达确切信息,比如某个人和他的指导灵之间的沟通,某个灵媒和某些灵魂之间的沟通等。

我看过的比较喜欢的有欧林系列、伊曼纽系列(之前已经在此连载摘录了11篇,收录在话题标签#伊曼纽和#高灵陪伴成长),此外还有灵媒参与沟通的一些著作,如《灵魂的出生前计划》《细胞记忆》等。

类似这样的灵性资料很多,但赛斯资料在我心中仍然是无可撼动、感铭肺腑的。

赛斯资料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疾病与健康、精神症状(特别是精神分裂的起源)与无意识、气候、保险、艺术、动物与人类、人类文明历史、人类科学的进展和局限性等等。

我在这里做一些摘录,一来为了整理我之前所看到的,自己获得一个消化吸收;二是可以让有缘人以一种更轻松便捷的方式和赛斯资料有一个“接触”。

因为我第一次看赛斯资料的时候是7年前,那时机缘未到,粗粗看了几行就愤然合上电脑,认为这一切都是“胡扯”,而第二次真正看下去是几年前,起初也觉得非常晦涩难懂,也差点想要中途放下。

现在想来,倘若7年前就有那种掇菁撷华的小段落,也许我读一读也会拜服呢,也说不定会产生兴趣想要看下去。小段落的整理相对来说还是会看起来更容易一些。

想一想!有这么多肉眼看不到的“灵”,通过某个人,为人类传输了这么多的充满爱的智慧;有这么多的活着的古鲁(Guru,驱散恐惧的人)在传道解惑给予指引;有这么多的免费却是无价的资料触手可及......有时候光是想到这些,就会感觉无比地震撼、感动,更何况那用8分钟穿越宇宙抵达我们的光和热呢?(我们实际看到的太阳是8分钟之前的样子)

对宇宙的信任的一种表达,是相信“会发生的就一定会发生,而一切发生了的都是刚刚好的”。

联系现在的环境也是如此。那掀翻天地打乱秩序的微生物(比如新冠病毒),未必就是要与人类为战,它们的存在也的确在加速人类意识的觉醒。不断逼近日常生活的死亡也许会唤醒人对死亡恐惧,但也的确让一些人开始思索,停止在那些远离生命的“日常事务”中的周旋和陷落,迫使人们去“贴近生命”地活着,去向内看,寻找和活出自己这个生命的质地。

最终有些人人会穿越恐惧,了解到“灵魂永生”的意思,有些人会学到“恐惧是如何制造混乱的”“偏见是如何衍生暴力的”,以及灵性视角中的“一体性”的含义。

假如你可以抛开一些“成见”,放下一点点“自我”,保持好奇、开放的态度来看一看这些资料,那么也许,你的生命会因此而不同,会有一个巨大的更新和转化。

但我知道,接收信息是需要机缘的。假如你暂时看不下这些“灵性资料”,那就撒手丢开吧,也许它们现在就不该出现在你的世界里。

赛斯资料

留意你内在的“感觉基调”

它定义了你的全部

基本上,你的经验与体会,是你透过了你对你自己,以及对实相的本质的信念而由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理解这一点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要意识到:“你的经验就是根据你自己的期盼而被造出来的”。

所谓的“感觉基调”就是指对自己和生活大体上所抱持的感情态度,而在一般情形下,这些心态左右了经验与感受的很大的范围。

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之所以有它的特性,就是因为你的”感觉基调”为它带来“整体的情感色彩”,就是如此。

你的感情状态往往是短暂的,但在这些情绪的下面,却存在著些你所独有的感觉的品质,你日复一日的感觉虽会有起有落,但这些特征性的感觉基调仍然藏伏其下。

它不是正面或负面的,感觉基调就是你“存在”的基调。它代表你的核心,从这里,你行成你的经验。

你可能假装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甚或试图驳斥它的存在,但它代表了你最深沉最具创造性的冲动。

假如你不敢面对自己的情感,不敢表达真实的感受,或者,你已经接受人家教你的,把“内我”当成是一个不合礼教的冲动的储藏所,那麽你可能已经养成了否定自己这个”深层韵律”的习惯。

“感觉基调”就是你的专为你的实质经验效力的你的那份能量(你有自己的姿态、气质、音色,你以纯能量方式表达的你自己),但这份能量的根源却又相当独立的在你所知的世界之外,来自”存在”(being)的核心,来自一切万有(AllThatIs)所代表的永不枯竭的生机与活力之源头。

你所经验到的整个世界

全部都是意识合作的产物,

任何物理事件中全部都有着意识。

你所经验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有意识,而每一个意识都被赋予了它自己的感觉基调。你心目中的地球之所以有其今天的面目,其中存在著一种了不起的大合作。

因此,所有存在于这地球上的个别的生命构造,全都是由存在于每一个原子与分子中的感觉基调而生。

你的血肉是响应你的这些内在心弦而生出来。山、河、大地、岩石、树木等等生出来,成了地球的血肉之躯,它们也是响应深藏於活生生的原子与分子中的内在和弦而生。由于这个创造性的合作的存在,使得所有”物质的具体化”这个大奇迹都能这么顺顺当当自自然然地成型,其自然的程度令你在意识上根本就察觉不到自己在这其中扮演了个什么样的角色。

树木、岩石全都有它们自己的意识,并且,它们分享著一个“形态意识”(gestaltconscious-ness),就如你自己身体中有生命的组织,也是一样。

细胞与器官也全都有它们自己的意识,以及一种形态意识。因此,“人类”除了个人有个别的意识之外,也一样的有着一种形态的或集体的意识,只不过在个人而言,这种意识几乎根本就察觉不到罢了。

人类的集体意识自有它自己的一个“本体”(identity)。你虽然是一个独特的、个别的、独立的个人,但你还是那个本体的一部份。

你所受到的唯一限制仅止於你选择了物质实相,因而把你自己置于它的经验范围内。当你有物质性的肉身时,你就得遵守物质定律或假设。所有的这一切造成了一个肉体的表达架构。

在这个架构里面,你有著完全的自由去创造自己的经验,创造自己个人生命中的每一个环境,以及你们那活生生的世间万相。

你的个人生命,以及你个人生活中的经验在某程度助成了这个世界,如它今天为世人所知的面貌。

有一件很重要的事你先要明白,那就是”任何的物理现象中全都有著意识的存在”这个事实。此外,极重要的是你要能知道自己在大自然中所处的地位。

大自然是一个从内向外被创造出来的东西。有所自知的生命也同样的是一个从里向外由自己里面所生出来的东西,同时,还是被赐予的。事情的真相就是如此。

由于你自己本身就是存在的一部份,所以,以某种方式而言,那个透过了你而活着的生命,就是你所给予你自己的。

自我只是“你”的一部分——

具有某种专长的部分

你通常想到的你只是“自我”(ego),而自我只是“你”的一部份而已:自我可以说是你这个人里面具有某种专长的部份,直接跟你的意识心(consciousmind)的内容打交道,所最直接关切的只是你经验中的物质部份。

意识心与自我并不是同一码子事。

意识心是一个绝佳的感知”工具”,是属于你内在知觉状态的一种功能,但是,在我现在所说的这种情况下,它转而向外投向了五光十色的世界,使得灵魂能够透过它向外看。若是纯让意识心自行作用的话,它感知得清楚得很。

以某种说法,自我可说是意识心用以感知的眼睛,或藉以观察物质世界的焦点。

唯有当你的意识心在它的方向上变得僵化了,或当它在某些方面让自我越俎代庖的时候,才会有苦难、困境的发生。在这时,自我允许意识心在某些方向发生作用,而在其他方向阻挡了它的觉知能力。

因是之故,你所知的实相是你从一个“更大的你”里面所造出来的。

你是否愿意以一个欢欣而生气蓬勃的态度来进行这种创造全在于你。你是否愿意去清理你的意识心,以使更大的你所具的更深的知识能在有血有肉的世界中得以喜悦的表达,关键也完全在你。

天气受到人类感受的影响,

人的感受以一种电磁性的实相影响大气。

创造之喜悦从你心中流出,就如同你呼吸一样自然,一样不费力。你外在经验的最最细微的部份,全都出自这种创造之欣悦,你所有的感受全都有一种”电磁性的实相”(electromagneticreality),它向外流出,影响了大气本身。它们因吸引力的作用而聚集在一起为某一些”事件”与”情况”造势,最後可以说”结合”成了实质的物体或是在”时间”中的事件。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所接受的基本假设,

事件或物在这两种假设中的持久性

完全由产生它们的念头或情感强度决定。

感受及思想中有些被转变成你们称之为”物体”的构造;对你们而言,这种东西存在于一种你们叫作”空间”的媒介中。另一些则被转变成叫作”事件”的心灵结构,而这种结构在表面看来则似乎存在于一种叫作”时间”的媒介里。

“空间”与”时间”二者都是基本假设(rootassumptions),叫它们作基本假设是因为人对两者都肯接受,同时还假设他的实相是根植於一连串的时间以及一个有深度的空间。就因此你们的内在感受就转译成了时、空的说法。

甚至,一桩事情或是一样东西於时、空中存在的久暂,完全凭它们所由生的念头或情感的强度来决定。

比说,在空间中早已消逝的事事物物常能深印在你的记忆里而保留它的强度与重要性。这样一种事件或物体,并不仅只会象征性地存在你的心中或记忆中——它们的的确确会继续存在,以你们的话来说,而成为一种”时间事件”。而只要这些事物继续存留在你心中,它的实相也就不会消灭。

外在的事件、情境是心灵的活生生回馈

你在物质世界中所获得的经验、体会全都是从你心灵的核心向外流出来的,然後你再回过头来感知这些经验。发生在外界的各种事件、情况与状态实际上为的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回馈(feed-back)。

因此,改变自己的心灵状态,你就自动地改变了外界的具体环境。舍此之外,没有其他可行的方法以改变具体的事件。

你的念头、感受及心象可以被称为一种“雏形”的外界事件,因为无论如何它们就会一一具体化而进入物质的实相。

甚至连那些在你生命中看起来似属永久不变的情况,其实也一直在随著你对它们态度的改变而改变。你所感受到的种种外界事物没有一桩不是由你自己内里所引发的。

当然,你与其他人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确存在,但是,其中仍然没有一件事是你所不肯接受的,也没有一桩事不是被你的想法、态度或感情所吸引而来。

这个法则适用于你生命中的每一个领域。用你们的话来说,这个法则还适用于生前死後。

你们所拥有的这个可以创造自己经验的能力是项最最神奇的秉赋。

这一生中,你们所正在学习的就是如何去掌握你们可用的取之不尽的能量。

(未完待续)

来源:

1
查看完整版本: 赛斯资料01人的感受以一种电磁性的实相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