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阳康”的兄弟姐妹,你们康复到哪一步了。
经历了“高烧反复”、“吞刀子”,还是经历了“深夜狂咳”夜不能寐?
不管是哪一步,你都不孤独。因为这些,我都经历过。
最难受的不是病痛,而是那种忽然失去了人生掌控的无力感。
而在终于渐渐康复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会不会和我一样,都是自然、恬静、蓝天、白云、骏马、仙女……
对于一个生病前就总幻想来到人间仙境,感受岁月静好的打工人社畜来说。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片单中找解药。
那如果在这样的世外桃源中,还有一个刘亦菲呢?
对于很多80、90年代的观众来说,刘亦菲称得上是一个标志性的偶像。
年,李亦非凭借王语嫣一角,一下就站在了当红演员行列。
之后,刘亦菲又出演了《神雕侠侣》《仙剑奇侠传》等热播剧。
一时间风头无两,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神仙姐姐。
但和现在的流量明星不同,刘亦菲没有沉迷于武侠剧流量,而是开始走出舒适区,通过拍摄不同类型的打女作品完成突围。
但好莱坞大制作并未必能取得成功,年,重回内地小屏幕的刘亦菲凭借《梦华录》再次迎来事业高峰。
当所有人期待她乘胜追击,没想到不到一年,刘亦菲的新剧类型,超出所有人想象。
一部田园治愈剧。《去有风的地方》
当刘亦菲的身影出现在云南大理,观众沉浸在刘亦菲和美景的美丽氛围里、看着有风小院的大妈大婶小妞小哥们的故事、听着舒缓优美的ost、各种猫猫狗狗的卖萌、感觉整个人被风轻抚安慰着,懒洋洋的只想一集一集慢悠悠地跟着刘亦菲饰演的许红豆摆烂而又舒心自在着。
这样反常规的国产剧,观众真爱看?确定不用安排点三角恋撞车绝恋黑化复仇之类够刺激的“剧情”?
答案是,就这样一部细水长流的田园剧,开播就火了。直接在年开年打出了一副“王炸”。
首播酷云收视率0.5,相比湖南卫视上一部剧集大结局的0.39提升了不少,而且第二集收视上升明显,舒缓节奏没赶走观众反倒吸客了,猫眼实时热度也是电视剧榜第一。
究竟这部剧能否彻底破局,在与靳东《纵有疾风起》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开年“剧王”呢?
现在说为时尚早,但这么说吧,如果你在忙碌的学习、工作中感到心神疲惫,对日复一日的压力感到无所适从,或是刚刚从高热的疲惫中恢复元气,那就不如就用这部治愈神剧,拂去我们的疲倦——
《去有风的地方》,不仅可以成为你的短效安慰剂。
看进去,它或许还能成为那瓶解药。
1、入戏:一段与主线剧情“不相干的”闺蜜情,开篇就牢牢抓住观众的泪腺
《去有风的地方》,讲的当然就是关于女主去大理的故事。
按照都市剧强节奏的风格,是不是应该开场就拍女主置身大理,再用回忆段落反向叙述出女主到大理的理由?
但本剧却选了一个特别的角度——上来就用一段闺蜜情故事,交代出女主去有风的地方的三大原因。
原因一:疲于奔命的假面人生。
故事开场就交代出,女主许红豆是五星级酒店前厅部经理,从早上刷牙开始忙碌的一天,
作为一个北漂十多年的职场人,她每天重复着上班、加班与下班,对于所有搭讪和邀约笑着找理由拒绝,来不及用的年假、冰箱里过期的食品、失约的旅行计划,都简直像是当代万千打工人的写照,就是不知疲倦地燃烧着自己换取晋升。
直到吴倩饰演的闺蜜陈南星到来,她才有空想起来,自己还有这么多人生愿望没有完成。
如果没有接下来的故事,她的人生大概率还会沿着原有的轨道继续,但接下来的意外改写了一切。
原因二:闺蜜去世。
她和闺蜜约好一起做体检,
结果之前就身体不大对的闺蜜直接查出癌症晚期,
接下来一段情节堪称骗人眼泪,直接把很多观众哭懵了,不到半集时间,约好一起去旅行的计划还未实现,闺蜜就已经离开人世。
刘亦菲吴倩的对手戏太有代入感了,一个舍不得,一个放心不下,尤其是许红豆听完南星最后的语音后这段看的我心如刀绞,现实生活中时间是从来不等人的,人生无法倒带。
原因三:重启人生。
闺蜜去世后,许红豆为了麻痹自己疯狂工作,医院,并随之做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就是向酒店请了长假。
很多观众会感到匪夷所思,毕竟许红豆的年龄已经不小,为了走到今天付出这么多,这么做好像不符合常理。但有了之前的铺垫一切就合情合理了,人生是不会一直符合常理的。
这段剧情最精心的设计是第一集的结尾,一个小齿轮从精美的大钟里换掉,结合女主之前的台词,这颗坏掉的小齿轮,就像陈南星,病了、坏了,就被这个庞大的、持续运转的机器换掉了,一切皆如往常,只有爱她的人知道钟声已经不一样了。
所以许红豆毅然赶到大理,陈南星没有看过的风景,陈南星没喝过的水性杨花汤,陈男星没过过的日子,就只能由许红豆来代替她完成了。
虽然很多人认为这个开场很慢,我反倒认为这个开场叙事效率非常高。
仅一集就呈现出两个人物之间真挚的情感,细致交代出女主去大理的理由,陈南星的离开,被拍的克制又令人猝不及防,这种强烈的代入感,太像普通人无序的日常,既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个先降临,那么把握今天就是唯一的选择。
当观众受到女孩俩之间的情义,跟随她们经历了一场生离死别的时候,情绪被完全被牵动了,也完全入戏了。
2、再入戏:没有强节奏、强剧情,剧集没有死死抓住我的眼睛,却治愈了我的心
先不讲接下来的故事。
单说从第二集开始,自打许红豆踏入了有风小院,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新鲜空气以及逃离城市压抑的天高云淡。
对看惯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习惯了再度人潮汹涌的地铁公交,困于工位的平凡人来说。
《去有风的地方》首先是一部旅行大片。
有风小院的木头桌椅,石砖小路,还有临街房屋中布满鲜花的房檐,已经让人感受到那种独属于云南小镇的闲适感了。
随着女主的脚步,大理美到什么程度?
美到,每一帧都能当壁纸;美到仿佛能从屏幕中闻到大理青草的芳香。
拍出过《以家人之名》的导演,太清楚田园之美美在哪里,不在风景而在治愈,还有什么能比小动物和大自然更治愈疲惫都市人呢?
剧中的田园风光,简直是一幅幅动态油画。
小马踏青的绿色牧原,一望无际。树林拥簇的上方,白云悠悠。
配合着适时出现的悠扬音乐,以及吹着蚂蚁的刘亦菲的美颜,足以让人心旷神怡。
小镇的人们勤劳淳朴,这里没有城市里的勾心斗角、精心算计。
角色之间的关系,简单朴素。
亲情,友情,爱情。碰到困难,解决困难。
总之,在某种意义上说,《去有风的地方》是一场基本不需要带脑子,更无需带着强剧情重负的“感官马杀鸡”。
沃野千里的田园风光有种令人平静的慰藉力量,超级适合一个人静静呆着,在疲惫之余,放空自己。
这也是它治愈的第一层:一次全方位沉浸的云南大理游。
但故事的治愈还有第二层:一场心灵漫游。
从第二集开始,整部剧都透着一种岁月静好的人间烟火气,市井且诗意,让人感到那种慢慢流淌的生活方式很美。
比如剧中对乡间生活的展示就很真实又有趣。
许红豆出门一个人遛弯,溜着溜着找不着路了,去找在马圈忙活的谢之遥问路,低头一脚,直踩牛粪。
谢之遥二话没说,支一根小棍,鞋一戳,把漂亮姐姐送上马,一手牵着马儿和美人,一手扛着球鞋,乐哉悠哉,乡村一日游。
在云苗村里,生活回归了最简单纯粹的模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这么平和真挚。从田野漫步、并肩赏洱海的浪漫,到锅碗瓢盆结伴吃饭的小确幸,三餐四季的悠闲时光中,幸福自然而然到来。
《去有风的地方》的治愈感,当然不止来自田园风光和可爱动物。也来自其透露出的生活态度。
剧集温馨平和,但并未完全将人间疾苦过滤。
云苗村的每一个角色,都面临着生活的各自考验,大理,绝非理想中的乌托邦生活。
放弃高薪回乡创业的“村草”谢之遥的创业之路井然有序但称不上一帆风顺,连许红豆都调侃他别强推人工景点了。
他帮谢和顺谈了个酒店木雕工艺品的合作,但是酒店方考虑到成本,只要一副他亲自雕的,谢和顺拒绝了,他想要徒弟们也有活儿干,有饭吃。
可是他最爱的徒弟谢晓夏作为一个木雕学徒,从未出过小镇,也从未被生活教训过,只想去上海看看,想去外面的世界闯闯。最后他给师傅留下了三行字的信,走了。
谢之遥的弟弟谢之远,是许红豆口中一个有味道的少年,倔脾气,自尊心强,一心想摆脱哥哥独立,许红豆凑巧听到他的糗事之后,堵着门不让人家出去;在全村人都知道之后,带着几分青春期的叛逆和自尊心,跑去外面打工。
故事丝毫不回避矛盾的围城感:身处繁华大都市的人渴望有一个世外桃源的精神寄托,而安于世界一隅的人想入世看看这个世界的模样。人永远都渴望着自己不可得之物。
第二集开始故事可以称为许红豆的有风小院友人帐,沿着这个外来者的视角,观众一步步走近了坚守木雕手艺的师傅,喜欢宅在屋里的社恐网络作家,喜欢打坐的富商大叔,藏着秘密的咖啡师,追梦音乐人,慈爱温暖的阿奶。
这才是大理生活的真实。
任何人物也不是活在真空玻璃罩里。他们都有各自的过去,如今也各有烦恼。
剧集没有美化现实,也没有煽情渲染。
而是聚焦一些平常小事,发现其中的美好和乐趣。
比如看到谢之遥为谢阿奶(吴彦姝饰)洗头,许红豆会回想起自己的姥姥,故事里的人间小事背后蕴含的,是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这才是治愈社畜疲惫心灵的真正良药。
前六集看下来,整部剧集就是慢悠悠的,轻轻松松的人物、剧情、人物关系,伏笔被埋在故事里,偶尔博你一个会心一笑,角色们面临的困境,与观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所呼应,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仿佛跟着许红豆一起住进了有风小院,这样的治愈才是真治愈。
3、演技:刘亦菲生活化演技不俗,李现演“村主任”恰如其分,实力派演技没得说
越是生活化的剧集,越是考验演技。
本剧的演员阵容可谓相当用心了,刘亦菲、李现领衔主演,胡冰卿、牛骏峰、吴彦姝、董晴、赵子琪主演,杨昆、傅迦、焦刚、涂松岩、刘佳、郝平、龚蓓苾、姚安娜、吴倩、曾舜晞、史彭元、刘美含等,老中青兼具,个顶个的会演。
第一位值得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