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百多年后,王羲之为他背书,王献之向他取
TUhjnbcbe - 2025/2/19 23:19:00

『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hang),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hang)。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唐孙过庭『书谱』里记录有王羲之的这段话,这是王羲之对前辈钟繇和张芝的评价。那么,这段话里表达什么意思呢?

要知道,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们都追求个性解放,王羲之的这段话肯定不会有『自谦』之意,他想表达的应该是实际情况。

王羲之

王羲之说,我的书法和钟繇张芝比较,我应当和钟繇不相上下,也许还可以说是超过他;但是和张芝的草书比较,那应该相当于大雁在天空排队飞行。而且张芝书法精熟,仍然勤于练习,池里的水都被墨染黑了,假如我也像他那样勤学苦练,我未必能比不上他——也就是说,王羲之自认草书比不过一百多年前的张芝。

没错,这个被王羲之『背书』的前辈就是东汉书法家张芝。

张芝字伯英,生卒年份不详(有说大约卒于公元年),他的父亲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名将,因为得罪了当权宦官,远离朝廷,退隐敦煌故里,家有门徒千人,母亲是位富家闺秀,温良贤淑,并且教子有方。

张芝章草

张芝是长子,对做官毫无兴趣,专心在学问上,尤其是书法。尽管朝廷多次征召,他都坚辞不就。

他自小就对书法有着浓厚兴趣,在当时书写工具不够富裕的情况下,总是用手指头在地上和墙上写来写去,写到指甲断裂,手指出血也不肯停止。父亲看到儿子如此痴迷书法,在家里的水池边造好石凳和石桌,张芝有了写字的专用地之后,更加发奋练习,直到池水尽墨(这个故事有点老套)。

母亲也全力支持儿子,刚织好的白布,先不急着染色,拿去给儿子当作练习纸,字写满了,拿去清洗,洗好再拿来练字,直到看不出布匹的经纬线,才染色做衣服。

他不止白天练习,晚上睡觉还用手指头在被子上划来划去,以致被子经常划破。

张芝冠军帖据传

在这样夜以继日的勤学苦练后,张芝把当时的章草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字体不再有隶书那样夸张的燕尾,收笔也变得含蓄,多以点或者捺点,再或者回勾向下,充分起到了连接下一笔的作用。在张芝的手里,『章草』已经充分具备『今草』的形态美。

张芝对于书法的贡献不止于此,他也没在成绩面前止步不前,在对『章草』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后,『一笔书』也横空出世。『一笔书』使汉字的笔画更具连续性,书法就此具有了和音乐和舞蹈一样的韵律美,这样的艺术美学也给书写者带来高度的愉悦感——『草圣』之称由此确定,张芝的书法成就辉耀着后世的每一位『草书』爱好者,也成就了诸如怀素,张旭等等大家。

张怀瓘评价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如行云流水,拔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

王献之中秋帖

今草乃至一笔书的出现,不止是书法史划时代的里程碑,也给汉字的书写带来天翻地覆的革命,书写速度的加快,书写时的节奏和韵律感让中国书法开创出一个全新的天地。

虽然,张芝没有确定的墨迹流传下来,但是从王献之的『中秋帖』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一笔书』的无尽魅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百多年后,王羲之为他背书,王献之向他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