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山河故人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
TUhjnbcbe - 2025/2/8 18:04:00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贾樟柯作品《山河故人》,似乎在讲时代变迁下个人的无所适从,也似乎在讲物质与爱情的取舍,但更引起观众共鸣的,却是一种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叫做离别,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孤独是人生的宿命。

离别,是人的宿命

友情:青梅竹马,总会长大

赵涛和梁子,本来是青梅竹马,暗生情愫的。赵涛一直以为自己和梁子、张译都是好伙伴,可以永远相伴到老。

儿时的小伙伴,总会长大

直到两个男人为了争夺自己大打出手,才猛然明白,自己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相伴。赵涛选择了有钱的张译,希望自己还能跟梁子做朋友,却只能眼看着梁子背井离乡,发誓再也不回故乡。

赵涛选择了张译

青梅竹马的儿时伙伴,总要离去的。在你找到了你的幸福之后,他也会找到他的幸福。

这是赵涛的第一次告别,其实是与年少自我的告别。

爱情:执子之手,未必能与子偕老

张译追赵涛时,深情款款,海誓山盟。赵涛也以为自己找到了如意郎君,会白头到老。然而,恋人的蜜语风吹过,上帝会假装听不见。

恋爱时的甜美

他们的婚姻危机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种子。张译有野心,敢拼敢闯,自私霸道。他买下情敌梁子上班的工厂,逼梁子放手。他甚至敢买枪,要杀了梁子。而赵涛却是温和平静,小富即安的性格。

张译一开始看中赵涛的特质,比如美貌,跳舞的活力,教师的素养,后来就渐渐不再看中了。张译的生活环境变化太快了,生意越做越大,婚礼还没有“煤炭价格上涨啦”的消息更让他开心。

婚礼上,张译还在接生意电话

山河依旧,张译的需求却变化太快。终于,一心向上爬,做人上人的张译,去了上海做金融,找了一个更能懂他、帮助他的上海姑娘。

这是赵涛的第二次告别,告别伴侣。

父女:阴阳相隔,是最无力的告别

梁子拖家带口回到故乡,曾经意气风发,想要闯出个名堂的男孩没有如愿以偿,反而疾病缠身,步履维艰。梁子与过去倔强的自己告别,在赵涛送来三万块钱时,不再拒绝,只能无奈地问一句“方便么?”

得了绝症的梁子,带着家人落叶归根

赵涛也只能眼看着得了绝症的梁子,缓缓走向死亡,无能为力。她轻轻把那张过时的破旧请柬,收进自己昂贵的皮包,算是相识一场的纪念。

父亲更是走得突然。都来不及告别。

父亲突然离世,赵涛泣不成声

母子:明知迟早要分开,却仍期待陪伴能长久一点

都市上海和山西小镇的距离,远不止是物理上的距离,更是文化的疏离。前夫娶了英文名,给儿子英国式教育。所以儿子刀乐只会叫妈咪,不会叫妈妈;不愿意行磕头的传统礼;系着与小镇文化格格不入的英伦围巾。

赵涛看不惯儿子的英伦围巾

赵涛知道,自己是留不住儿子的,即使面对面,儿子也更喜欢戴着耳机听歌,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即使作为母亲,能闯进他的房间,却进不去他的精神空间。

明知迟早要分开,却仍然做些事情,让陪伴长久一点。所以她包饺子,给刀乐回家的钥匙,买最慢的火车。无力左右时间的车轮,只能尽量陪伴一段温存。

赵涛陪儿子坐最慢的火车,给他家门钥匙

赵涛已经是“孤家寡人”了,承载着友情、爱情、亲情的男人,分别离开了她。世界永远在变化,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离别,这种精神层面的无力感,这种孤独的宿命感,不因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化而改变。母亲赵涛要经历,儿子刀乐也要经历,千千万万个平凡的观众,同样要经历。

母亲经历的离别,刀乐同样要经历

刀乐跟父亲大吵一架,休学并离家出走。表面看,是因为刀乐想退学,惹恼父亲。本质上,刀乐太孤单,他小小年纪来到澳洲,浸泡在西方文化的氛围中,与父母精神上早早地告别了。

刀乐的忘年交女老师

刀乐与女老师短暂的相爱,快速的分手。表面上,是因为女老师年龄太大,自己对外人承认两人的情侣关系。实际上,他们因孤单而相爱,但孤单感缓解后,刀乐有了新的情感需求,比如被社会认可的需求,变化,才是两人分手的核心。

刀乐爱上女老师

山河可以停滞,人却被命运推着向前,曾陪伴过自己的那些人,渐渐变成故人,我们注定无法停止人生的列车,却要学着在失去中看到希望,永远保持乐观。正如缺爱的刀乐,拿着钥匙想要回到中国,找寻温暖。正如孤寡老人赵涛,在年迈时,依然于雪中起舞,回忆青春时的甜美。

赵涛在雪中起舞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河故人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