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研究证明拖延症是大脑在酝酿更有趣的想法
TUhjnbcbe - 2025/1/19 17:34:00
新疆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4375.html
                            

作者

庞礴

下次你可以告诉老板,催人交稿就是谋杀创意。

如果你还没治好自己的拖延症,那么或许还可以拖一拖再治——拖延并非全然无用,它往往与创造力相伴相生,使美妙的想法在不经意间出现。莫扎特会在吃饭、散步与睡前哼出新的旋律,庞加莱在散步和乘公交车时完成自己著名的猜想,而阿加莎克里斯蒂则在洗澡时构思犯罪故事,“创造力强求不来,它或许产生于闲暇,或许产生于懒惰,”她在自传中说。而马丁路德金在年的著名演讲,直到游行前一晚才在酒店的办公桌上完成,而“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甚至没有出现在演讲稿上。

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家研究证明这不只是名人们吹出的神话。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当你专注于与手头工作无关的事情,大脑也会在幕后继续工作,而这些时间可以帮助你孵化出更有意思的想法。

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心理学家本杰明贝尔德(BenjaminBaird)和同事用一个巧妙的实验证实了这个想法。参与者被要求做一项经典的创造力测试:用一个普通的物体,例如一块砖或者一个衣架,找到尽可能多的新奇用途。

马丁路德金最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词是在长期的拖延后完成的。(图源:cfp)

在短暂的头脑风暴之后,参与者被分成三组:第一组休息12分钟;第二组在12分钟内接受了一项简单测试,即看一组数字,说出它们是奇数还是偶数——这就像是洗碗,需要一点专注力,但仍然可以让思维暂时游离;第三组则有更难的任务,即在短时间内记住一段数字,然后再背出来——这更接近于工作时的思考模式,集中精力,无法游离。

12分钟之后,头脑风暴继续。然后专家会为参与者们提出的方案打分。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组的参与者在12分钟之后的创造力提升了40%;而另外两组参与者的表现则没有明显变化。

令人惊讶的是,纯粹的休息没有激起更强的创造力——贝尔德认为,这是因为当人们彻底无事可做时,思维反而会集中于一个特定的主题,然后进行有逻辑有秩序的思考,而这与完全集中注意力的状态并无差距,而创造力需要的是更松散、不集中的思维。

贝尔德的发现,解决了年以来发现的心理现象,即定式思维(Einstellungeffect)。在定势效应下,人们倾向于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解决问题,即便是存在其它更好或者更适合的解决方法。

年,亚当格兰特做了以拖延为主题的TED演讲,”拖延症是效率的敌人,却是创造力的帮手,“他在演讲中说。(图源:亚当格兰特的个人网站)

解释拖延症带来创造性的理由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理论是,当人们暂时中断一项任务,大脑就会在潜意识里继续寻找解决方案,直到它成型、孵化。在年出版的《原点》一书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组织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AdamGrant)将这一现象总结为蔡加尼克效应:近一个世纪以前,前苏联心理学家布卢玛蔡加尼克(BlumaWulfovnaZeigarnik)发现,人们对未完成任务的记忆力比对已完成任务的记忆力更好,那些未完成的任务时常活跃于脑海里。

格兰特在书中说:“拖延就是孵化,你会花时间产出新的想法,而这种非线性思维和随机跳跃,会让你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联系。”

他组织了一项研究,要求学生创业者拿出花一万美元创办一家新公司的最佳想法,然后据此写出一份商业策划书。为了“便于”参与者拖延,研究者们还提供了吉米坎摩尔的脱口秀视频链接,让参与者们在写作时可以轻易观看。

最后,研究人员比较了拖延时间与策划书的创新程度。结果像一个倒U形——这也证明了适度的分心可以释放创造力。

后来格兰特在工作环境里证实了这一点。他向韩国一家设计公司征集了管理者与员工的工作习惯和创造力表现,而事实证明那些适度拖延的人,比起每天紧盯当日任务的人有更强的创造力。

现实中有些人享受拖延,而有些人却为此深感苦恼——但最近的研究可以说明,无论哪种拖延,都可以释放创造力。年2月,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的学者沙南暂加尼(ShabnamZanjani)和另外两位学者在期刊《人格与个体差异》上发表了新的研究,他们将拖延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拖延,是指你选择推迟工作任务,因为喜欢在压力下工作,而这种压力使自己工作成果更好;而被动拖延,则是因为优柔寡断、不能自控而拖延,即自己明明感到焦虑和压力,仍然迟迟不动手。

建成于年的苹果公司新总部,可以说得上是在鼓励员工拖延——圆形的步道和景观公园让人们得以四处漫步,交谈、思考。(图片来源:CFP)

三位学者招募了位参与者,测试了他们的主动拖延倾向和被动拖延倾向,接下来请他们坐在电脑前为一幅漫画配上文字,以测试他们创意的高下。

最终学者们发现,主动拖延者与被动拖延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自我评价——而他们表现出的创造力其实都还不错。

对被动拖延者来说,在遭遇了焦虑、压力的折磨之后,他们往往认为自己作品的创造力不怎么样,可是专家给出的打分往往更高,而主动拖延者的自我评价和专家的评分更相似。这说明,尽管有些人恐惧拖延,有些人享受拖延,但事实上,两种人的创造力都受惠于拖延症。

这项研究也说明,情绪稳定的人表现出的创造力会比焦虑、神经质的人更差——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拖延,适度的焦虑和兴奋都可以带来创造力。评论者们建议,给主动拖延着多一点时间,可以让他们更有创意;而给被动拖延者一点压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的产出。

从目前来看,拖延的各种方式并无高低之分,不过,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者玛丽莱欧佩兹(MarilyOppezzo)和丹尼尔史华兹(DanielSchwartz)确实发现,拖延期间的步行可以产生创造力,无论室内外,都可以帮助员工找到解决问题的新视角。于是,他们据此建议管理者可以设计工作场所空间,使员工多走动。

于是,年5月开业的苹果公司新总部就成了其中的完美范例。苹果公园是圆形的,周长一英里,直径米,其中包含一个30英亩的景观公园,员工可以步行去咖啡馆、健身房或者剧院,也可以在公园里漫步。而这样的布局不但使员工可以分心地溜达,还能促成同事间的偶遇和对话——这或许是苹果公司展现出创造力的原因之一。

(原标题:你以为自己在拖延,其实是大脑在酝酿更有趣的想法)

—本文由全现在原创,未经允许转载,必追究相关责任—

原标题:《研究证明:拖延症是大脑在酝酿更有趣的想法》

1
查看完整版本: 研究证明拖延症是大脑在酝酿更有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