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黑洞与沟壑
TUhjnbcbe - 2025/1/15 19:24:00

我闲居在南加州尔湾大公园洋房里已有一个月了,“居家令”期间,国内发生许多喜怒哀乐和成败得失的事,让我欢喜让我忧!该得到的东西,不要客气!不属于自己的舶来品,绝不染指。我始终尊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民间有种根深蒂固的说法: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但用歪门邪道脱贫致富的人,别看他声讨比自己强的人理直气壮,只要有一点机会,他就会毫不手软把公共财产放入囊中,成为名副其实的窃国大盗。这就是人性中的邪恶在蠢蠢欲动,也是人们心里深恶痛绝的腐败和贪婪。

古往今来,不羡钱财、不慕富贵的仁人志士可谓凤毛麟角。孔子的大徒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三国高人管宁,锄地出金,视而不见。同伴华歆,捡而视之,然后掷回原地,歆虽素怀贪念,却因顾及颜面,尚知戒贪崇廉,乃克己复礼也。

垂钓于濮水的庄子,对楚王派来请他入仕的使臣说:楚国有种神龟,究竟是供在庙堂之上好呢?还是放在烂泥塘中好呢?使臣回答:放在烂泥塘中好。庄子借此妙趣告诫世人,要有退让避祸的智慧,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一生平安。保护自己平安自由是最重要的事,尽管先贤树立了清心寡欲与知足常乐的道德榜样,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又只是障眼法。

人类追名逐利的欲望和手段简直匪夷所思,如蚊嗜血、如蝇逐臭,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好事演变成悲剧,当然也有少数转危为安的喜剧。散文是记录与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当然会把生离死别和酸甜苦辣作为描写与塑造人物的最重要的素材。

说句实话吧!文人是用精彩绝伦的文字来追名逐利的,文学却是仇视富人同情穷人的利器。照此逻辑,文学仇视的对象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利而又为富不仁的坏人,文学同情的对象是人穷志不穷而又不失人格尊严的好人。

只要稍微梳理一下思路,便能找到形形色色的经典人物,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的个性时,除了给予生离死别的考验和爱恨情仇的磨练之外,比较惯用的手段,就是把富贵作为敲门砖或试金石。对人物进行甄别与筛选,在功名利禄面前不动声色的是君子,经不住富贵诱惑而眉飞色舞的便是小人、奴才、叛徒或帮凶。

不过,我倒是喜欢自己创作的主人公,可以借着道德和金钱的力量,机智勇敢地劫富济贫、除暴安良、报仇雪恨、反败为胜、扭转乾坤等,以个人的超凡能力达到一种最佳的艺术效果。从而给自己心中挚爱的主人公,安排一个富贵险中求的圆满结局。

人类的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黑洞与沟壑,穷人只有低级的欲望,富人才有高级的愿望,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欲壑难填。农妇开始只想要一张竹制摇椅,干完家务活就躺在摇椅上,数天上的星星;得到摇椅之后,又想要一张新床,可以美美地做一个好梦;有了新床之后,还想要一栋新房和丫头,可以人前摆谱;获得满足之后,就想当贵妇,可以享受生活;成为贵妇之后,更想当娘娘,可以随心所欲;当了娘娘之后,特想让那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魔鬼公开做她的宠臣。这就越过了界限,引起了天使的愤怒!于是,联合众神把娘娘的权利剥夺了。欲望像肥皂泡,吹到一定的程度,自然破灭了。

凡事总有一定的承受力,一旦超过了界限,结果就是毁灭。这么简单不过的道理,也是人间早已存在的规则,还是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佛曰:“浮生如茶,破执如莲,戒急用忍,行稳致远”。这就是时刻提醒着欲望强烈的人,务必要克制住自己的内心冲动。

印度人捉猴子,巧制了一种奇特的笼子,将食物放在笼中,饥饿的猴子伸手去抓,手就拿不出来了,如果放下食物,手就可以拿出来。但是,贪心的猴子舍不得放下食物,殊不知猴子天生就是没有“放下”的智慧。反过来,人有“放下”的智慧吗?结果出乎意料: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有的人有的时候有,有的人有的时候没有。唉!许多人可以抵挡金钱的诱惑,却抵挡不住美色的勾引,不少人可以抵挡得住金钱美女的糖衣炮弹,却未必抵挡得了权力欲望的强烈刺激。人总是舍不得放下一些东西,这就是人性的贪婪,猴子舍不得是对的。

其实人性阴暗面最重要的就是贪婪,兴许宗教信仰和道德劝诫能够使人清醒一点,但绝无可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于是乎,佛教试图用“万事皆空,万物皆无”来扼制人的贪欲,却不知贪欲是万恶之源,同时也是痛苦之源。

人生在世,除了金钱、名利、权势的吸引,美色才是最致命的诱惑。历史上爆发过多次争夺一个美人的战争,风流君王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耳熟能详;曾经因为美人而使统治者丢掉性命的故事,记忆犹新。若是禁止性欲正常发泄,显然是不人道的,人若没了色欲,生命会失去光彩,人类社会还怎么延续下去?

我们来研究一下中国历史,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虚伪无情地对性欲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这样的观念体现在法律和道德中。帝王口是心非,自己宫中妻妾成群或佳丽无数,却要求臣民存天理灭人欲,要将繁衍生息的男女之情,贬为低级趣味或洪水猛兽。

世上的聪明人总是崇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抑或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艺术可以让想象力自由飞翔,但必须脚踩大地才行。曹雪芹当年如果对现实社会没有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的话,绝对不可能写出《红楼梦》这样不朽的伟大作品。

人类的贪婪是难以抑制的,尤其对财富、权势、美色的欲望更是无法自控。文学与责任、道德与法律是保持一致的,然而对于正常人的性欲,尤其是穿上“皇帝的新装”被美其名曰“爱情”的性欲,作者却经常另辟蹊径或别出心裁的美化与神化,甚至升至美轮美奂或妙曼无穷的地步。男欢女爱的情欲,难道不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有人高喊:没有情与爱,文学的精髓也就没有了。

跟乡下人比,街巴佬有罪;跟穷人比,富人有罪;跟老百姓比,官员有罪。用一般的认知眼光看过去,官越大罪越大,道理很简单,官越大排场越大、欲望越大消耗的各种资源就越多。为何发达国家的罪恶要比不发达国家的罪恶更大?这是基于发达国家的欲望更大而下的公道结论。发达国家不仅在自己的国土上胡作非为,而且还到别的地区,甚至到太空、月球、公海,北极和南极等,打着探索与发现的幌子,破坏与掠夺、侵略与霸占。

地球再也不是蓝色的星球,如今四处冒烟,颤抖怒吼,山崩地裂、海洋咆哮、沙尘飞扬、旱涝灾害、瘟疫肆虐、鬼哭狼嚎……在不幸与悲惨的时候,有良心的文人应当建言献策,拯救地球和拯救人类。同时警告那些拥有几十亩地建别墅的富豪,拥有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的土豪,拥有几十辆豪车的男人,拥有昂贵珠宝首饰的女人,他们都是罪人!尽管人有了钱之后可以任性,但他们的恣意妄为是在犯罪,即使有的人是依靠合法手段挣来的财富。还有那些贪官、污吏、暴发户、投机者、掠夺者、骗子、小丑、你们都在一条破船上航行,如果船沉了,无论你穿的名牌戴的翠玉价值连城,还是衣衫褴褛分文不值,实际上,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圣明的君主啊!应该严厉惩罚那些用不正当手段获得了财富和权势的人,他们是时代的罪人,上帝不会帮助他们!神灵不会保佑他们!让他们咎由自取、作茧自缚、自生自灭吧!

农耕年代,茅屋依然可以遮风挡雨,盖房子是让人住的,不是用来交易的;人类没有发明空调之前,热死的人并不多;没有发明电灯前,近视眼比现在少;没有电视前,业余生活照样过得丰富多彩;没有网络前,傻瓜似乎比现在少;有了网络后,人的头脑中储藏的有用信息并没有比以前积蓄了更多的实用的知识。

便捷的交通让人失去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旅行快乐,快捷的通讯使人失去了“轻风吹来万屏开,千里飞鸿盼君归”的传书思念,食物过剩使人失去了“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的味蕾感觉,性欲的易得使人失去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浪漫情趣。

似乎没必要发展得那么快,没必要让动、植物长得那么快,众所周知,动、植物长得快,既不好吃,也没营养,况且含有激素和其他毒素,严重伤害身体。然而在贪欲、权势、资本无限扩大化的刺激下,已使人类生活丢失了许多纯情至爱且危机四伏。所以聪明人应该悠着点,慢着点,抚着点,顺着点,尊着点。

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老师在《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一文中抒写道:“维持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其他的都是奢侈品。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当人们在沙漠中时,就会明白水和食物比黄金和钻石更珍贵,当地震和海啸发生时,人们才会明白,无论多么豪华的别墅和公馆,在大自然的巨掌里都是一团泥巴;当人类把地球折腾得不适合居住时,那时什么国家、民族、股票,都变得毫无意义,当然,文学也毫无意义。”文学真能使人类的贪欲,抑或是升至国家意志的贪欲有所收敛吗?答案是悲观失望的。尽管结果令人消极颓废,但有良知的文人不能放弃努力。因为,这不仅是拯救别人,同时也是拯救自己,拯救那颗破碎的心。

作者:张齐英,中国法制影视剧投资人,北京飞天魅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跟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摄制系列主旋律院线电影《中国警察故事》、《中国检察官故事》、《中国法官故事》,担任出品人、发行人、版权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黑洞与沟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