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父母不得不了解的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
TUhjnbcbe - 2025/1/13 23:09: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https://m.sohu.com/n/461055589

敏感期是孩子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在某段时间内,受内在力量驱使,把注意力都放在某一件事上,并不断重复,这时候就要知道,是孩子的敏感期了。

敏感期对孩子至关重要!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孩子的心智水平就会上升一个层次。相反,在某些敏感期时被大人强行打破,就会延迟反复出现,甚至给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

比如我家女儿2岁左右的时候,她真的是各种不乖。

喜欢扔东西,翻箱倒柜,家里折腾的一团糟。不让小伙伴动她的玩具,一动就哭,一点都不懂分享。

然而孩子这种表象,让其他家庭成员很苦恼,因为不理解孩子怎么了,会觉得烦心、崩溃、担忧。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2-6岁的宝贝都会经历的几个重要的敏感期。

自我意识敏感期

1.5岁~3岁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到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三句不离“不、不、不”;一言不合就是哭;喜欢的东西都是“我”的。

自我意识敏感期,家长应该这么做:

有研究证明,宝宝叛逆不讲理时,正是他需要被理解和爱的时候。当孩子说这是“我的,我的”时,父母不要着急强迫孩子去分享

一定要尊重孩子,孩子的东西一定要孩子做主!

可以反复给孩子说“这个小兔兔是你自己的,别人不能抢你的,你拥有决定权。但是那个玩具车是小西哥哥的,你也不能抢他的。如果你想玩哥哥的玩具车,你要先征求哥哥的意见,他同意了你才可以玩。

让孩子学会分享的前提是让他首先体验到拥有。

慢慢的孩子就会有正确的物权意识了,当他充分的体验到自己的玩具自己做主时,就会有安全感了,接下来就会表现出交换玩具,分享玩具。

今年中秋节女儿拿了一个月饼,用她的小手掰成了两半,一个给自己一个给我,她还和我说:“妈妈,这就是分享。”我当时听到的时候真的惊呆了,觉得满满的欣慰。所以在孩子特殊敏感期的时候尽可能的尊重孩子的选择,满足孩子的需要。这个时间过了,她会带给你惊喜的。

语言敏感期

语言的敏感期具有阶段性和特定性,一旦错过便无法弥补,家长一定要把握时机好好利用这一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

宝宝从一出生就已经开始学习语言,3个月左右的宝宝就能分辨语言和非语言了。我们要多给孩子语言输入,经常和孩子说话,经常用语言给他描述一些生活中常做的事情。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只要不是生理疾病,迟早都会说话的,他们从不特意引导孩子发展语言,其实这是不对的。

1.5岁~2岁是幼儿发展语言的一个极重要时期,会出现鹦鹉学舌、说脏话、说悄悄话、一口气接话、暂时口吃的五个特征。

3岁是语言发育的第二个爆发期,之前的词汇积累在这个阶段开始大量爆发。

《父母的语言》一书中提到一个万的词汇差距,人类大脑掌握思考和学习的区域在孩子三岁之前,便已经开始发挥作用。错过对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培养,就可能造成孩子以后在学业上与其他人的差距。

语言敏感期,家长应该这么做:

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孩子多沟通,念儿歌讲故事读绘本,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发音清晰,语气夸张,多说先简短后完整丰富的句子,少说代词,如这里那里,这个那个。互动是语言发展的前提,多一些亲子游戏,多一些互动型对话(观察、等待、倾听、询问),语言启蒙是一场厚积薄发的等待,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有耐心!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1.5岁~4岁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

这个时候的孩子,常常会做出一些我们不理解的细小动作,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叶子不停的往花盆里插,或者是摆弄着一个玩具怎么看也不烦,我们不明白的他们却能从中看到更多的奥秘。

对什么都感兴趣的敏感期,家长应该这么做:

这个时期正是我们培养孩子对事物学会观察入微的好时机,带着疑问和想法去认知世界再好不过了。这时,家长一定要放慢脚步,陪着孩子细心观察,让孩子勇敢探索。

秩序敏感期

2岁~4岁左右具体表现在:当自己认定的秩序被破坏时,会哭闹;为了维护秩序,会要求一切重来。

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指出,儿童天生就有秩序感,喜欢遵守规则,按一定的规则和习惯来整理环境、把环境秩序化。

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行为,很多人定义为“强迫症”。

进房间,自己关了门没让她关,不行,打开门重来;

家里的风扇只能她开,我开的,不行,关掉重来;

重来重来重来……孩子的“固执”确实挺让人头痛的

秩序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如果秩序被破坏,会给他带来极大的混乱和不适,也不利于他成人后,成为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人。

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这么做:

我们要理解、保护、尊重孩子对秩序的要求,尽量给他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当秩序被破坏后孩子哭闹时,家长协助恢复秩序,孩子就会慢慢安静下来。当有些秩序实在无法恢复时,家长耐心陪伴,允许他用哭的方式发泄出情绪,孩子自己也会接纳已发生的事实。

这个时候也是社会规范敏感期,是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很好的时期!

诅咒敏感期

一般3~5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没轻没重、乐此不疲地使用诅咒词汇。

《捕捉孩子敏感期》中写道,3岁左右的孩子,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一旦事情不如意,就说狠话、脏话:坏妈妈、臭妈妈;你这个臭粑粑。

诅咒的敏感期来了!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样的时候,真的不必为孩子的“口无遮拦”伤心,其实别人家孩子也一样

《妈妈是超人3》中,嗯哼因为妈妈没怎么陪他,就大飙“狠”话:永远都不跟你说话了;你让我干什么事情,我都不帮你干了;晚上不跟你睡;圣诞节也不给你礼物了;离家出走……

成人反应越强烈,孩子越喜欢说诅咒的话。

诅咒敏感期,家长应该这么做:

当听到孩子说狠话时,不要反应过激,平静回应:嗯、哦、这样啊……时间久了,孩子觉得无趣,也就不说了。当孩子是有情绪而说狠话时,可以尝试共情:你累了?你不高兴?想让我陪你?

只要家长恰当的引导,孩子往往就会委屈地说出事情缘由,哭着发泄出负面情绪。

这时候再给他一个爱的抱抱,告诉他妈妈爸爸爱他。感受到理解和爱后,孩子就能慢慢恢复平静。

婚姻敏感期

一般在4~5岁左右初始阶段,会“喜欢”自己的父母,要和父母结婚;接着,会意识到应该和同龄人结婚,而“爱”上一个同龄的小伙伴。

孙瑞雪认为,儿童形成结婚的概念,表明他对性别、自我、异性已经有初步的感觉,让儿童顺利度过婚姻敏感期,将为他成人后的婚姻奠定基础。

儿童时期是一个纯碎的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的过程,父母不用大惊小怪,平等、正常、科学地和孩子交流就好。

婚姻敏感期,家长应该这么做:

作为家长,平时可以告诉孩子,爱情是两个人互相喜欢,婚姻是两个相爱的人组建家庭,让他对二者有正确的认识。

也要引导他正确表达喜欢,不可以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

0-6岁的孩子会经历大大小小31个敏感期,敏感期是一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

当孩子进入不同阶段的敏感期时,我们不要焦虑,每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孩子的智力水平会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她耐心、理解和尊重,陪他度过这些特殊时期!

1
查看完整版本: 父母不得不了解的儿童敏感期成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