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故事儿子满月就患病我积极治疗,那天回家却
TUhjnbcbe - 2025/1/13 23:08:00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www.t52mall.com/

公婆背着我,把我儿子扔在福利院了。

“脑瘫不是小儿感冒,你能坚持几年,你是我们老邓家的人,还要为老邓家开枝散叶,女人就要有女人的责任!”

1

一家老少十几口人聚餐完毕,坐在饭店大厅休息片刻,蓝语和丈夫邓清商议,让大伙出出主意如何给孩子操办满月宴。

一辆进口标牌的婴儿车安静地靠在身边,蓝语时不时往里看上两眼,生下孩子不足半月她恢复得不错,孕期长的脂肪还没完全褪去,无论是从眼里还是从脸上都散发出母性柔腻的光芒。

“一切听蓝语的,她是我邓家最大的功臣,她做事我们放心,等我和老邓忙完这阵子,宝贝孙子就放我那儿带带。”婆婆言语里对儿媳百般满意,公公跟着点头。

邓清三岁的外甥女朵朵拿着小铃铛在婴儿车前摇晃着,她把垂下的帘子不时挑起,沿着车子转圈圈。两分钟后,觉得无趣的她走到妈妈身边,说:“弟弟不哭不笑呢,也不会跟我玩铃铛,不好玩。”

邓清的姐姐抱起女儿走到婴儿车,“你看弟弟还是小宝宝,他现在只会吃了睡,睡了吃,等他再大一点啊,就会跟姐姐玩了。”

“你们俩口子真有福气,儿子心疼妈,月子这么听话,当初我家的丫头可把我们折腾够了,根本放不下手,整天要抱在手里才老实。”

蓝语笑了笑,“网上不是说儿子只在月子里老实,女儿呢折腾前面两三个月,他调皮的时候还在后头,现在朵朵多乖啊。”说完朝朵朵亲了一口。

所有人走出饭店大门时,蓝语的妈妈欲言又止,“小语,你们是不是该带孩子去检查一下,说实话,这几天我早就想说来着,从没见过哪家的孩子这么听话,都不怎么哭闹。”

爸爸表示歉意,“也许是我们老糊涂了,很久没带过这么大点的孩子,以前的经验全忘了,检查一下好放心。”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回到家里的蓝语关进洗手间,打开手机百度,输入“新生宝宝不哭不闹正常吗”,网页跳开,她触摸着屏幕的手指开始发抖。

搜索结果大致好坏参半,坏的几乎是一个说法,新生的孩子不可能极度安静,刚从母体出来他们没有安全感,吃喝拉撒的需求,只能用哭闹来告知周遭。太过安静要么是智力问题要么有潜在的疾病,医院链接,什么“三体综合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自闭症患儿早治早康复”等等。

蓝语抱起睡着的儿子,肉嘟嘟的小脸蛋,覆盖浅浅的绒毛,鼻翼两旁还有未褪的胎脂颗粒,半闭半睁的小眼睛,这么可爱的孩子怎么可能有问题?她安慰自己别多想了,她和邓清的身体一直挺好的,各自的家庭往前排几辈也没出现这样的例子。

担忧却隐隐袭来,蓝语翻身睡不着,邓清笑话她:“是不是要办满月酒了操心的事多,不是有我吗,早点休息吧。”

“邓清,如果孩子有缺陷,你会不会放弃他?”蓝语为自己突如其来的提问愣住了,她坐起解释,“我是说……如果……”

邓清把手搭在蓝语额前,“你没发烧啊说的什么傻话?孩子长得白白胖胖人见人爱怎会有缺陷?我捧在手心还来不及呢,恨不得让他快点长大,你和他都是我的宝。”

2

为了消除内心的疑惑,蓝语和妈妈早饭没吃,带着孩子往防疫站跑。只要听到医生那句“你家孩子完全正常”,她才能放宽心。

前面已经有几个家长在排队,才三两月龄的宝宝们扯开嗓子哭喊,妈妈抱着来来回回走动,奶爸在旁边笨拙地泡着奶粉。有的一个孩子,加上爷爷奶奶四个大人陪同,宝贝们哭得惊天动地,大人们喜气洋洋。

儿子还在睡,蓝语把手放在自己脸上贴了贴温度,然后用手轻捏儿子的脸蛋,“小猪起来啦别再睡了耶,这儿好多小朋友吖。”孩子把嘴嗍卷成奶嘴的形状,空吸了几口,左右扭动两下又睡着了。

“哎呀,你家孩子真好,是贴心的棉袄,都不带吱一声的。你看我家的磨人精,闹得不歇气,真难带。”旁边的年轻妈妈抱怨着,她把脸凑过来一看,“眉毛好浓,嘴唇厚,我老家的说法是这样的孩子长大有官当,是个男娃娃吧。”

蓝语点点头,以示礼貌。

屋里的空调开得很高,妈妈们按照医生的提示给宝贝们解衣,前面检查完毕的一对夫妻忙得满头大汗,蓝语觉得不热,趁母亲给她换手时,她发现右腿不知是坐麻了颤栗,还是害怕。

年轻的医生把蓝语的儿子抱过去,问了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她左看右看,拿几样发得出声音的道具在孩子的前后左右依次晃动,又用手指牵了牵孩子的手心。

“你们先坐着等会,我去把我师傅叫来。”小医生推推眼镜。

一系列的检查下来,孩子也就轻轻哼哼了两声,任医生摆弄。

“有什么问题吗?”蓝语跟着医生,大气不敢喘。

“孩子是不是特别安静?”老医生问。

蓝语跟妈妈对视后,“嗯”了一声。

“你们要有思想准备,孩子患有脑瘫,眼睛晶体异常,伴有先天性白内障,现在的医学发达家长要有信心,孩子恢复到自理能力还是有希望的。”

一瞬间,地动山摇,蓝语的心理防线崩塌了。

3

邓清和蓝语又辗转去了几家权威医疗机构,得到的结果和先前一致。回来之后,蓝语几乎没讲过话,在她孕初期就戒烟的邓清躲在阳台上抽起了烟。

该面对的总要面对,几天前还有说有笑的一家人,再坐到一起时全部愁容满面。

公公和婆婆唉声叹气,“老家亲戚朋友都通知过了,等着喝满月酒,现在查出孩子这样,我们老脸该往哪儿搁啊?”

“我们邓家从没做一件伤天理的事,这老天爷是瞎了眼吗?”

蓝语的爸爸妈妈先前就商量好了,妈妈说:“孩子的病不管有没有希望,都要积极治疗,我们尽全力支持。”

“你说得轻巧,这是个人,以后吃喝拉撒都得让人伺候,不是一年半载,是一辈子的事。”婆婆的话尖酸,医院回来,她还没正儿八经瞧上两眼,更别说抱了。

蓝语心塞,几天前还孙子长孙子短的婆婆变化太快了点,她看了看邓清,他正拿着个打火机开开合合。蓝语希望他能站起说两句作为人父人夫有责任的话,可他无动于衷,任凭婆婆别着脸在一侧喋喋不休。

“妈,你想说什么就说大声点,我们今天是来商量问题的。”蓝语说。

“我是说你们小年轻生个孩子真不省心,外面的饭菜油水能放心吗?电脑手机不离手,那可是高辐射,还有你那梳妆台上的瓶瓶罐罐,一天抹到晚,孩子能健康?”

“你的意思是孩子这样,我造成的?”蓝语鼻头发酸,当前需要家庭成员拧成一股力量,面对孩子漫长的治疗岁月,婆婆倒好,三两句就把责任推给她,“我故意把他生成那样?我不心疼!我辛苦了十个月……我差点死在手术台上……”她哭出声来,妈妈跟着她掉眼泪。

“你们消停下,吵吵吵!孩子就好了?该治就治。”邓清站起甩下这句话,摸着桌上的烟,踢开旁边的椅子,去了阳台。

正在躺椅里的儿子被他这一声巨响吓得“哇哇”大哭,心疼不已的蓝语抱着孩子走进了卧室。

这场没有实际进展的讨论,让一家人心生嫌隙,孩子的爷爷奶奶连饭都没吃就要回去,站在门口像打招呼又像是自言自语,“我们最近忙得慌,有事没事就别找我们了,你们看着办。”

4

满月宴取消。

医院的医生说:“孩子太小暂不需住院,家长可学一些抚触手法,平时多给孩子按按,医院仪器设备,慢慢来。”医生翻动病历,“孩子还有白内障,这个也挺复杂的,得赶早手术,不然失明的比例高。”

“你是说孩子会瞎?”邓清问医生。

“理论上有这个可能,也要看治疗过程的好坏,这个不一定的。”

蓝语双手换着抱孩子,邓清从医生办公室出来自顾自朝前走。

导医台旁一个七八岁大的男孩子脱下半边裤子拉尿,护士急忙帮他穿上,他挣脱开抓起桌上的水杯投掷出去,杯盖正落在蓝语脚下。孩子两眼间距宽,鼻子扁平,抬头唔唔哇哇说着常人难以理解的话,口水淌满了下巴,浓鼻涕糊住了半边脸,护士靠近他时,他又抹了什么东西抓了护士一身。

“哎呀,全是屎,搞什么搞,这工作没法干了。”护士拼命扯台上的纸巾,往卫生间奔去。

“院长也不管管,这孩子连个监护人都没有,听说妈妈早跑了,爸爸最近也失踪了,不知道往哪儿安放,是不是应该送去福利院?净给我们增加负担。”另一个护士抱怨。

邓清看蓝语站着不动,一把夺过儿子,“看够了吗?咱儿子比他好不到哪里去,至少他还不瞎,这不过是提前让你看看儿子的明天。”

蓝语不想跟他吵,吵只能让她脑袋更晕。既然命运如此安排,就要坦然接受,儿子将来怎么样她不能预见,但是她绝对能做到不离不弃。

孩子是我生的,我要与他共同承受生命的沉重。她想。

邓清到家就把自己关在阳台,隔着玻璃蓝语看他一直在通话,快吃饭的时候,她去叫他,发现推门是反扣着的,邓清躺在吊篮里,两手握住拳头放在脑门上,旁边的烟缸里又是一堆吸了半截的烟头。

蓝语的爸爸妈妈小心翼翼照顾一家几口的生活起居,邓清在场时他们很少开口,在蓝语的角度来看,父母好像真的觉得为邓家生了这样一个孩子,是蓝语的大错。

“这是我和你爸的全部积蓄,你拿去给小宝治疗。”妈妈趁邓清沐浴时,拿出存折对蓝语说,母女俩抱成一团。

压抑、沉默成了这个家最普通的日常,蓝语无意之间翻看朋友圈,发现邓清什么时候把相册封面换了,原本是儿子的小脚丫图,现在换成了一幅漫画:一棵光秃秃的树枝上,一个布偶吊着脖子在荡秋千。

想跟他说点什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看他整日阴郁的脸,还是默默缄了口。

5

再见到公公婆婆,已是两个星期以后了。

婆婆下厨做了一大桌菜,“这是黄花菜猪蹄通草汤,发奶快补充营养,小语多喝点。”

公公抱着孙子舍不得放手,“这要是没有病该多好啊,我的大孙子呢。”

蓝语晚上对邓清说:“我明天要去妇幼保健院满月复诊,你让妈在这儿多留两天,我怕我妈忙不过来。”

邓清爽快回应:“让你妈陪你去,有我爸妈在不碍事的。”

婆婆起了大早,做好早餐又在洗刷孩子的围兜尿布,阳台上的晾衣杠比较高,矮小的婆婆拿着板凳踮起脚尖,一头半白的头发蓬乱还没来得及梳理。蓝语有点小感动,为前段时间埋怨公婆的不理解而自责。

她打定主意,接下来就去学抚触学针灸,让儿子尽可能早早恢复,也算报答家人的用心,她坚信,在有爱的家庭里,再大的困难也不会把人击倒。

因为检查是事先预约的,两小时不到就往回走,蓝语在公交车上给邓清打电话,想问问儿子乖不乖,电话想了半天无人接听,她想他肯定在忙。

“要么给你爸打。”妈妈听出电话里的嘟嘟音,“打不打没关系的,不是还有几站就到家了。”

“爸,宝宝该饿了,有没有给他喂水?”

听筒里传来爸的声音,“我没在家,邓清让我上市场买菜,我转悠半天正愁不知吃什么好呢,你们想吃什么?”

“邓清怎能让爸去买菜,他又不会骑车,拎得动吗?”挂了电话,蓝语直觉哪儿不对,但她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不要紧,让你爸多走动下锻炼是好事。”

正值周末,孩子们在人群中像一群天真烂漫的蝴蝶,一个扎辫子的小姑娘不小心踩到了蓝语,仰起头露出小虎牙甜甜地说了声:“阿姨,对不起。”

蓝语摆摆手表示没关系,浅浅地笑了。这应该是她半个多月以来,唯一的一次笑,窗外晴空万里,她有信心把以后的生活坚持下去。

推开门,就公公一人坐在客厅。

“爸,孩子呢?是妈和邓清带出去散步了吗?”

公公闭目沉思,眼皮没抬一下。

小推车正摆在卧室的角落,衣柜里像是翻动过,乱糟糟的,孩子的衣物、玩具,才买的几袋纸尿布统统不见了。

“爸,他们人呢?”蓝语急了,走到公公跟前,就差动手把他摇醒了。

手忙脚乱给邓清打电话,刚响两秒就挂断,视频通话也摁了。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0%
1
查看完整版本: 故事儿子满月就患病我积极治疗,那天回家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