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学实验体系出国方向高三(20)班毕业生
录取学校:
纽约视觉中心(8万美元奖金)
普瑞特艺术学院(7万2美元奖金)
马里兰艺术学院(4万6美元奖金)
加州艺术学院(4万美元奖金)
罗晴
班主任陈励老师
和班主任陈励老师的合影
此刻,罗晴已经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schoolofvisualarts)开学了。纽约是申美本方向大部分学生的心之所属,生活精彩,名校云集,汇聚了世界领先的各行业巨头。而SVA地处纽约中心曼哈顿,老师各个都是大师水准,这么幸福的大学生活,让我更加回想到罗晴在深中的日子。
很多时候,作为一名出国方向的老师,我最开心的事,是看到我们的学生在世界各地的学府追求着自己高中阶段慢慢成形的未来之路。罗晴是一个爱画画的女孩子,写作业也喜欢自创一些赏心悦目的标题,小图案,非常萌。经常有人觉得艺术专业的申请非常轻松,这里我想说,艺术专业的申请既要有突出的作品亮点,又要跟上深中紧张的课业节奏,全英文的AP课环境,难度一点都不小。
我们的世界在变得越来越有美感,设计中经常说“thedevilsinthedetail魔鬼在细节”,要谢谢有你们这样发现美创造美的人在努力,希望罗晴在未来的求学之路上,带着这一份深中情怀,越来越好!
有时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在这个阴晴时雨的八月前,我早已从深中毕业,将要前往纽约视觉中心,向更远的未来出发了。我仍记得初入校门时的激动,写下这篇文章时,心中也满是留恋。回首这三年,像一张画纸,从空空如也渐渐有了颜色,从轮廓模糊慢慢变得清晰。这张画纸,描绘了深中生活,也描绘了现在的我。在这里,我用三年时间寻找自我。成功与挫折,欢笑和眼泪,一笔一画,都在告诉我,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今后的旅途中,我仍会有无数的迷茫,但是在这里经历的成长,会照亮前方。
热爱+自由=我的专业
我的专业是插画设计,属于艺术设计的一种,选择它的首要理由自然是对画画的无限热爱。
画画是我唯一一个从幼儿园到高中,除了中考前半年都没有停下过的爱好。从小我就觉得,再枯燥的练习也不会让画画变得无趣。只要拿起笔,就不想停下。在生活中我有时自卑,但在画画时却会变得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创造出想要的一切,因为这是属于我自己的纸上世界。现实是怎样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要怎样描画。不仅如此,画画也是最能够让我静下心,沉下心,去感受自己的事情。它将我与聒噪的世界隔离开,让我能够在自己的世界里感觉当下,比如我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而不是我应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
正是有了对画画源源不断的喜爱和一直以来的坚持,曾仅仅把它当做快乐解压的我,打算给自己一个机会,将这份的热爱变成一个认真的事业。
作品集扑克牌设计部分成品
让我坚定艺术设计这个选择的原因则是它的自由。
艺术是自由的,它像一面镜子,反映我、我的周围,甚至整个世界。任何旁人看来枯燥无味的主题,在艺术里都能成为震撼人心的作品。艺术总能让人跳出看问题的框架,所以也常常能让人恍然大悟。插画设计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比如我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任何我想说的,小到我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大到我想批判的社会问题,且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它的包容与自由,让我觉得,我能在前进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声音,不会迷失自我。
我听说,以己所爱为业是件幸福的事情。所以,我很庆幸,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一直没有放弃这个爱好,并没有让它被时间埋没,而是让它继续陪伴着我向前走。
申请季的磨练
作品集贯穿了我的整个申请季──从高二上学期开始,因为标化gpa等众多原因,直到高三上学期递交申请前才结束。它由几个不同的项目组成,每一个项目,都需要明确的主题、创意来源、创作过程和成稿。从确定一个最能表达我想法的主题开始,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创作的过程中,草稿也需要经过无数次修改。色彩一直是我的弱项,因此,项目色稿给了我巨大的打击,比如我曾有过某个项目的色稿被否近一个月才完成。
我所说的“某个项目”的部分成品
我本是一个容易急躁的人,但这个不断被打击的过程磨练了我的耐心,让我慢慢地能够专注于我的色稿。失败就重来,每一遍都当做第一遍去做,心思着重于如何使它变得完美,而不是去想何时能够完成。我也学会了适度地放松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当我觉得很沮丧很着急时,先把眼前的任务停下来,去听听歌,去楼下买点好吃的,或者和好朋友聊聊天。直到心情稍微平静下来,再开始新一轮的奋斗。
等到一份满意的作品出炉时,成就感给予的快乐,也会让我感谢自己当初的坚持,更会让我在未来遇到类似困难时,相信自己有克服它的能力。
所以,每当我看见自己的作品集时,内心总是涌出一股自豪感,因为它不仅代表我,也见证了我这一阶段的进步与成长。
当然,这也要感谢深中自由的氛围和从不强制学生以任何一种形式在学校里学习的政策,如果不是她给了我们探索自己所爱的机会,我们又怎么能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收获成长呢?
治疗懒惰
尽管在高中的三年没有停下努力的脚步,不可否认的是,我依旧是个时常懒惰的人。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有很多次沉迷颓机,要交的作业拖到最后一秒的经历。但在艺术方面,欣赏别人创作和看展对我来说是能够改善懒惰和拖延症的有效方法。
首先,欣赏别人的创作时,可以学习到一些他们的绘画方法,了解更多的画风。欣赏的画手不一定要是很有名的艺术家,也可以是网上随便找的绘画过程视频。有时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会想象自己也这样画着,然而由于现在我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成熟画风,在看完不同画手的作品后,常常形成想要把自己的画风同时变成好几种的可笑局面,我也只好把这看作是发展画风的必经之路了。
这样的学习过程也能够让自己放松,纯粹地享受一下艺术的美好,发出一声普通观看者赞叹。不仅如此,观看别人画画的顺利过程,会觉得创作原来是这么简单和一帆风顺,自然就渴望起来。哪怕事实恰好相反,也会让自己更有信心,迫不及待地想去试试,从而激发自己对某种画法的研究和学习。这样说虽然有些可笑,但这个方法不少次支撑了画稿被否的我。因为确实,当你所热爱的东西变成一项任务时,它就失去了原本的乐趣。可值得庆幸的是,身边总有许多事物能让我找回艺术的美好。
摄于西藏
看展则比单看他人的创作过程要更有趣些。基本上所有的艺术展都是经过精心布置的,可以让参展者更加全面的理解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有些艺术展不仅由不同的绘画组成,还有一些能够让我们置身其中的装置和布局,能激发很多灵感。
深中游园会
深中三年,让我印象最深的活动是每年一月一日的游园会。三年来我也无一缺席:第一年在绿冬的摊位做帮手,第二年和队长为我们的CTB项目“屹耳的蝴蝶结”做宣传,第三年和小伙伴做摊主售卖自己制作的手工制品。这三年的摊位无疑都与艺术有关,虽然第一年的工艺品很少有我的作品,但是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工艺品都凝结了我和小伙伴们的心血。
高二的时候,我参加了ChinaThinksBig中国大智汇比赛,我们的队伍选择了有关“青少年抑郁科普与帮助”的课题,在比赛拿到优异的成绩后,也继续发展着这个项目。于是高二那年的元旦,我和队长就我们的课题,做了一些有特色的小商品,在售卖的同时宣传我们的项目。虽然只是想买小商品的人远比想要了解项目的多,但仍有人在看到我们的宣传海报后向我们询问课题包含的内容以及我们做了什么,也有人听过我们的介绍之后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