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王阳明,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响彻千古的“心学大师”,也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也即使过去百年,他的智慧依然对我们很有指导意义。
孔夫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人生每一个人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使命,能够顺其自然,顺势而为,才能活得幸福。
人到六十,早已过了争强好胜的年纪,很多事情要学会放下,过分执着只会徒增烦恼。正所谓,嗜欲浅者天机深。
王阳明:到了六十岁这个阶段,有三样东西不能贪,才能避免晚景凄凉。
一、不贪权,敞户无险
人到六十,大多数人在这个年纪,事业已经步入准备退休的阶段。在这个情况下,要懂得放下权力的欲望。如果不识时务,仍然把权力牢牢抓住,每天下面无数双眼睛盯着,难免会生出祸端,到时候反而下不了台。与其被人狼狈赶下台,不如主动放权,于人于己都是好事。
马云创立阿里巴巴,用了将近20年时间将它打造成国内第一电商平台。在此期间,马云始终是企业的掌舵人。但出人意料的是,马云却在去年宣布卸任阿里巴巴董事长。在五十多岁的年纪,能够急流勇退,放下对权力的贪念,体现了马云除了商业能力之外,为人处世的智慧。
古往今来,因为贪恋权力,最终落得狼狈收场的例子比比皆是。能够放下对权力的欲望,选择一条从容的退路,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大智慧。
二、不贪杯,心静身安
人生酒色财气四道墙,酒排在第一位,足以说明它的危害。处于工作需要,在许多场合,都不可避免要饮酒。在心情烦闷时,也想要喝酒解忧,缓解内心的压力。但如果喝酒贪杯,依赖酒精带来的快感,会给自己带来难以预料的伤害。
常言道,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在六十岁之后,更要懂得修身养性的道理。如果因为沉迷酗酒,往小了说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往大了说会影响家庭和谐,甚至拖垮一个家庭。
人到六十,在这个年纪可以适当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尽量要利于身心健康。例如养花种草、下棋画画,这些都是能陶冶情操,并且有益身心的活动。既能够打发时间,也能发掘人生乐趣,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三、不贪财,多福少灾
古人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说透了人性,为了金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这也恰恰说明了,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而且利益越大,往往蕴含越大的危险。要想消灾避祸,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远离利益的争斗。
人活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再多钱财也带不走,为了金钱每天争斗不休,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等到临终前,回顾过往种种才悔不当初。
人到六十,要学会清心寡欲,放下对金钱的贪念。人生不只有金钱利益,放下对金钱的执着,才能发现更多珍贵的东西。
人到六十,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多欲则险,寡欲则平。贪欲太重,只会庸人自扰,人生的路会越走越窄。懂得放下这些贪念,才能真正享受人生,避免晚景凄凉。
当然,以上只是我对王阳明心学中粗浅的认知罢了!
学一学王阳明,人生就能少走一段弯路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在授勋宴会上,讲授自己的人生之道。
他取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边只7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王阳明之所以能够被称作为圣人,便是因为他的心学影响了世界!
他的思想一出世,便形成了巨大的反响。
我最喜欢读王阳明,因为他能教给我修心,能让我在迷茫的时候找到出路,能让我学到很多人生的智慧,不至于活了大半辈子什么都得不到!
王阳明的心学远不止此,他的思想自从诞生以来,影响了千秋万代的文人墨客,包括张居正、曾国藩、康有为等人,都是他的“门徒”,他们完善、发扬了王阳明的心学。
《传习录》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记载了很多故事,从官场故事,或者是民间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们学到为人处世的智慧。
当内心浮躁的时候,当遇到困境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读一读王阳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层楼!
王阳明有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在名利场中奔波、与世浮沉的现代人,是到了找找自己定盘针的时候了。
在这两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在官场披荆斩棘的王阳明,也可以看到在战场有勇有谋的王阳明,更可以学到他一生最高明的智慧!
我买了两套,一套自己闲来时读一读,净化心灵,一套当礼物送给了朋友,对于喜欢历史,喜欢文化的人来讲,王阳明是必读之物!
王阳明的思想折服了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章太炎、以及西乡隆盛、稻盛和夫等无数中外名人。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过:“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人生早一点读王阳明,也就少走一段弯路!
《传习录》《知行合一》两本书一共加起来99元,就一顿饭钱,却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感悟。而且还能代代相传,收藏或者送朋友,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点击下图即可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