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专家发掘了一个墓葬,但墓主人身份比较少见
TUhjnbcbe - 2024/10/4 1:49:00

年,上海打浦桥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考古专家赶到现场进行发掘,当棺椁出土的那一刻时专家们都赶感到十分意外。这具精美的棺椁既不是达官贵人的,也不是富商大贾的,而是大明嘉靖朝一位著名的御医。其棺椁上盖有一个锦罩上面写着“医院御医东川顾君之柩”。

在考古发现中,御医的棺木这还是第一次遇见。在这个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随葬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与医药有关,在墓主人的袖笼里装有大量的植物,经过鉴定全部为中草药,另外还有大量精美的玉器、珠宝等。

墓主人的身份已经十分明确,姓顾,字东川。尽管在明代历史上这位御医的资料十分缺乏,但专家们还是找到了一些史料。在出土的文物中,专家渐渐梳理脉络,把这位顾氏御医的身世揭示了出来。原来这位御医还是一位心理医生,也曾经在《明史》中留下美名。

这位御医的名字叫顾定芳,字东川,生于年,世居青浦。早年的顾定芳体弱多病,直到15岁时方有好转,因顾家家境富裕,少年的顾定芳便立志读书入仕。可是天意弄人,顾定芳在科举之路上并不顺利,屡试不第。其后的20年顾定芳一直闲居在家,并悉心研究医学,在家乡做了不少好事。

顾定芳命运的转机发生在嘉靖十七年(年),当医院院使许医院御医。顾定芳进京后,医院的考试被选为御医,此后在宫中服役14年。

顾定芳在朝中任职多年,亲眼目睹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对那些朝廷大员的心理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了自己对于心理疾病的诸多看法。他认为,斡旋在官场中钩心斗角的人需要超常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多数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导致疾病。

当时,官场中人都容易得“热中”这个病,其实这种病就是因为火气大而引发的,很容易导致类似中风、抽搐等疾病,而且会形成“症结于中”。顾定芳所指的症结是各种囊肿、肿瘤疾病,这些病症都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影响到身体气血的变化,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在古代,医生们大多都是从患病者身体特征来研究患者病情的,从心理这个角度出发研究病情顾定芳算是个“另类”,这在古代医学中是难能可贵的。

因为历史上对顾定芳的记载不多,我们很难知道他的医术到底有多高明,但是他在心理疾病的理论的研究上还是很有成就的。他认为“上治治心,中治治形,其下则不论于理矣”。意思是说治病需要从心理入手治疗才是最高境界。

嘉靖皇帝对顾定芳十分欣赏,经常找他询问用药的事情,顾定芳在回答时说:“用药如用人”。接着嘉靖皇帝又问:“那养生之道又是什么?”,顾定芳回答:“清心寡欲”。就这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却是极具概括的经典总结。

史料记载,顾定芳在治疗过程中,最喜欢采用跟患者面对面谈话的轻松方式,由于他精通儒学,在治病时还常常用儒家学说来开导病人,顾定芳的心理疗法不仅在宫中十分有名,在宫外的名气也很大。

嘉靖三十年(年),顾定芳因身患肺病上表乞归,得到嘉靖恩准并赏赐大量物品。回家后顾定芳一心扑在心理疾病研究上,三年后即嘉靖三十三年(年),顾定芳在老家去世,享年66岁。自顾定芳的尸体被发掘后,因为身份比较特殊,至今仍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陈列。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发掘了一个墓葬,但墓主人身份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