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八零后干部告诉你体制内如何混得更轻松
TUhjnbcbe - 2024/9/15 0:29:00

今天整体的一个基调围绕一个混字,主要说两个方面的内容,第1个方面深入的分析一下体制内的特点,告诉大家在体制内生存要有什么样的正确的心态,包括对于一些还没有进入体制内的同学,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体制内的工作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到底要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体制内生存的发展?第二方面的内容说在体制内怎么混?如何混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潇洒、更实惠一些。如何避免成为老黄牛、背锅侠、出气筒和老实人。

第1个方面体制内它的特点是什么呢?什么情况下在体制内要混?我们在体制内生存的正确的心态到底是什么?我们说聪明人从来都是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愚笨的人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总是容易被别人忽悠。所以我交朋友的原则是两个,第1个就是人品要好,第2个是人一定要聪明,因为跟那种愚笨的人打交道很费劲,交流起来很难,而且很浪费时间。

体制内的工作它有5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我们说体制内的工作,他要求越来越严,工作环境比较压抑,等级观念非常深远,论资排辈比较严重。我们说体制内的群体,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这些群体的人,其实一直以来都被外界看做是一种强势群体了。在外界看来,他们手上掌握着一定的权利,每个月拿着稳定的工资,生活有保障,应该是社会幸福感最高的群体。

但是我们很多人在体制内其实生活的并不快乐,甚至幸福感很低,尤其是在现在的这种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下面,各种规定、约束、纪律、要求非常严,再加上体制内它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工作内容,他比较讲究这种论资排辈,讲究服从、讲究规矩、讲究听话。所以体制内的工作其实并不需要你有多多大的创造性,人的个性往往就被严重的压抑。体制内我们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要听话、要服从。所以在体制内生存,其实比你的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更重要的,其实是你的心态,心态要好。心态好在体制内你才能够有更高的一种幸福感。如果你心态不好的话,你生活的会非常痛苦,甚至度日如年,精神非常压抑。

第二、体制内是大锅饭,没有绩效考核,往往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我们说体制内他跟体制外不一样,体制内的工作它没有量化,他没有规定说你一天就得干多少,也没有绩效考核。即使你是在这种事业单位有绩效考核,但是绩效也不完全是看你的工作量,你干得再好,也不可能马上给你加薪,更不可能马上给你提拔。如果你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加班加点,甚至有的人把自己累出病来了,医院里面打点滴,甚至有的女孩子怀孕了以后还天天加班,累得流产了。这个一点都不夸张,体制内有的单位是非常忙的,比如说在组织部加班加点是常见的事情,如果你认为公务员像外界传说的那样,一张报纸、一杯茶,你的观念就太落伍了。当然这种现象不是没有,但是作为年轻人来讲,大部分人都是没有这种待遇的。

第三、体制内并不完全靠工作能力生存,我在之前也讲过了,我们在体制内生存,要相信工作能力的重要性,但是不能迷信工作能力。如果你认为在体制内只要埋头苦干,就能够得到这种升迁提拔,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从来没有哪一个大领导是完全靠工作能力来获得升迁提拔的。你埋头苦干,工作能力强,体制内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就是业务骨干。什么叫做业务骨干?业务骨干是什么意思呢?业务骨干,骨干骨干,就是你一直是干活的,也就是说你要多干一点,你干得好,年底考核的时候可能会给你一个优秀,或者给你评一个什么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或者给你提拔当个小科长、副科长之类的小官。

我们说不管哪个单位的领导,一定是需要忠心,需要忠诚的人,需要会站队、需要会察言观色的人。任何一个当领导的人,他身边一定要聚拢一帮人,他不可能一个人在当领导,那些跟他比较亲近的人,他一定要聚拢在身边。我们说任何人在体制内当官,他都不可能是孤家寡人,所以哪些人在体制内会比较容易获得提拔?第一就是那些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因为体制内的提拔也是一种政治利益的交换,有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在里面。有的时候我提拔你的人,你提拔我的人,如果你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背景,我为什么要提拔你?提拔你没有什么好处?第2个跟单位的领导,尤其是一把手领导,走的比较近的那些人,永远最先获得提拔。这些其实都是几千年不变的一种规则。而且越是在小地方,这个规则体现的越明显,我觉得他连潜规则都算不上,其实它就是一条体制内的明规则。如果你在体制内生存,这种明规则你都看不清,就别混了。

第四、体制内的晋升、提拔,永远是深多粥少,并且存在天花板效应。我们说在体制内工作,我们很多人的目标首先肯定是想获得晋升提拔,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都想在体制内谋得一官半职,但是现实是什么呢?现实就是体制内能够晋升提拔的永远是少数人,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是领导,注定有一些人是干活的,而且干活的普通人也是大多数。体制内的晋升、提拔,它是一个金字塔的结构,在金字塔上层的永远是极少数人。在任何一个单位晋升提拔都存在天花板效应。也就是说你升到一定级别以后,你就很难再往上走了。尤其是在基层单位更是这样,很有可能你当一个股长,当一个科长,你的仕途就走到头了。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体制内都要学会预判自己,在单位晋升的天花板在哪里?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奋斗一辈子,把你对面的科长、处长取代掉而已。你奋斗10年、20年,也就是从你目前做的这个位置,挪到对面你的科长,处长的那个位置,其实是看得到的,可以预判得到的。

第五、体制内当官的性价比并不高,很多人在体制内都很想升官了,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因为我每天都要跟很多大领导接触,见的多,接触的也多。我也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所以我个人对仕途的渴望跟一般人相比要低一些。大家都知道现在体制内的形势非常严峻啊,从严治治党、8项规定,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的整顿、公款吃喝、各种会所的整顿、体制内的纪律约束越来越多,而且各种考核检查评比也很多,在体制内当领导,如果你能够当一个县长,当一个市长另说,一般的人来说,你当一个科级干部、处级干部,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轻松,其实工作压力也很大,薪水也并不是很高,责任又很重,尤其是如果你是负责安全工作的话,一出事故,甚至会面临严重的追责,甚至有可能会被抓进去。而且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事故它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你当一个科员,跟当一个科长,其实从工资待遇上来讲差不了多少。来块,发达城市多块钱。差距就是一两千。你虽然当个科员没有一官半职,但是你活的其实可能比科长轻松很多。即使你要加班加点,但是你把事情做完了就完事了。如果你当领导的话,那就不一样,当领导他是要负责任的。权力它本身就是一种责任感,他要接受上级领导的监督,他要陪领导,要参加各种应酬,他要考虑的问题和应对的事情,比你多很多。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在体制内当一个领导就一定很风光,其实在我看来性价比并不是特别高。

第二部分来说一说体制内怎么混?再讲具体的技巧之前,我还是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在体制内或者说往大一点说啊,我们在职场上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是升职呢?还是加薪呢?还是为了领导,还是为了公司和单位的利益。你是为了公司能够上市,还是说你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在职场上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不管是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我们在职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幸福感,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目的,你千万不能被领导的话忽悠了,你也不要去管什么企业文化,什么为了造福消费者,为了人类的幸福这样的大话。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了,我们在职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只有牢记这一点,你的所有的选择,你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这个前提下,我教大家几个方法如何在体制内聪明的混,如何在体制内混好?如何在体制内让自己的幸福感最强?

第1点,叫忘记领导的表扬,大家一定要记住,领导的表扬是最不值钱的,领导他可能不喜欢你,但是他也会在公众场合去表扬你,甚至有的时候面对我们的敌人,我们很恨他,恨不得置他于死地,但是我们在表面上还是会笑呵呵的表扬他,我们用表扬来麻痹对手,而且即使领导是出于真心表扬你,他这种表扬也是廉价的。因为在体制内部门领导他没有办法给你什么,他没有办法提拔你,提拔都是一把手说了算的,就算他在提拔的时候有推荐的权利,但是提拔也是要按年限来的。你副科级提正科级,正科级提副处级,都是有年限规定的,你不能越级提拔,也不能不到年限就破格提拔,所以领导他不能提拔你,也不能给你涨工资,他就只剩下表扬你了,而且他可以表扬你,也同样可以表扬张三和李四。有的人一被领导表扬几句,就感恩戴德,有一种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我以前的单位有一个宣传处的领导,他就特别喜欢表扬别人,然后趁机让别人帮他干活。因为他是做宣传工作的,但是他文笔又很差,手下的也都是新兵蛋子,写东西写的不怎么样。所以每次他们部门写出来的宣传稿,都被领导批的狗血淋头,经常他就来找我,来找我的时候永远都是这种笑眯眯的,特别热情。说你是我们单位的笔杆子,又是高校的人才,你帮我看一下稿子,帮我改一改。

我把这个稿子拿过来一看,我就知道哪里有问题,因为我经常给一把手写东西,知道他喜欢什么,所以我改完了稿子每次都能通过,后来他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了,每次写稿子也不认真写,手下的人写的稿子,他也不认真把关,遇到领导打回来的稿子,他就拿给我,有的时候甚至拿几块饼干上来,拿一点零食上来找我,然后又是笑眯眯的,夸我是什么单位的笔杆子、高材生什么的。我要是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其实也没什么,举手之劳,帮他改就行了。但是我自己因为那个时候当领导的秘书自己非常忙,自己的活都要加班加点才能够干完。所以他每次夸我笔杆子的时候,我心里就想骂,你才是笔杆子,你全家都是笔杆子,而且你拿点零食来贿赂我算什么,我又不是什么三岁小孩,我会在乎你那点零食吗?就说这种做派让我感觉心里面很不舒服,所以次数多了以后我就不给他改了。

我就说一把手刚刚给我交代了一个材料,很着急,这两天就要报,而且星期四、星期五两天,我还要陪领导下基层去调研,要不这个下星期我再帮你改,你先放一放,大家想一想,如果你下星期帮他改新闻稿,新闻都变成旧闻了,所以次数多了以后,他也就懂我的意思了,他也就不再找我了。

体制内如果你想过得舒服一些,没有什么太强的试图追求,千万不要被领导灌了迷魂汤所迷惑了,你永远要知道你自己想要什么?能够得到什么?不要领导一表扬你,你就感恩戴德。

第2个点要忘掉体制内的荣誉,关于体制内的荣誉,对于体制内的新人来说,荣誉当然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新人他缺乏曝光度,缺乏存在感。如果你能够获得一些荣誉,比如说什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员、青年岗位能手、业务部骨干、青年标兵等类似这样的一些荣誉,有助于让别人认识你,对你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也有助于你进入领导的视野。因为获得的这些荣誉一般都需要公示,会张榜公布出来,而且还会给你发个证书什么之类的。所以作为体制内的新人来说,你刚进来体制内三五年之内的这种人,荣誉可以用来刷存在感,增加曝光度。但是对于在体制内工作了5年以上的,特别是那些在体制内想混的人来说,荣誉其实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他也不能涨工资,而且体制内的荣誉很多时候都是轮流坐庄,今年是你的明年就是他的,并不一定说荣誉给了你,就是对你的肯定,而且很多的体制内的荣誉,其实含金量并不大,对你的升迁、提拔,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作用。而且荣誉它也是一种负担。比如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市有一个女生,一个女性,30多岁了,是一位女交警,他因为有一次去追一辆酒驾、闯红灯的汽车,然后被那辆小汽车拖行了一小段了,受了一点小伤。然后宣传部的人就挖掘典型,拼命的宣传,给他评了一个省劳模,然后评完劳模以后就要到各个基层去开宣讲会,宣讲自己的事迹,披着红花,然后就是市领导接见了,后来这个女交警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一心扑在工作上,她感到了这种荣誉的巨大的压力,所有的聚光灯都在你身上。之前你工作做的好不好?别人不会觉得怎么样,但是现在变成省劳模了,取得的各种荣誉,你要是做的不好,别人可能就会说你,还有什么劳模呢?你自己都做不好。所以这位女交警她每天回家越来越晚了,经常加班,跟丈夫的感情也出现了问题,家庭也照顾不了,跟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就在前几个月我听说一个非常震惊的消息,她居然离婚了。我不敢说这个跟他评为省劳模有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在体制内荣誉并不是那么重要,荣誉也是一种责任,荣誉也是一种利益绑架,大家千万不要被提升的荣誉绑架了自己,要忘掉体制内的荣誉,如果你想混的话。

第3点,不要刻意表现,不要委屈自己。你如果给自己的定位是在体制内混的话,你最主要目的是过得轻松一些,或者幸福感高一些。所以你就不要刻意在领导面前去表现的,也没有必要去委屈自己。刻意表现的机会,你可以让给那些拼命想往上爬的人,比如说喝酒,我举个例子啊,比如说喝酒,有的人明明不喜欢喝酒,一喝酒呢就难受,一喝酒就过敏。但是,为了在酒桌上赢得领导的好感,拼命喝,拼命表现的,频频帮领导挡酒。其实说白了,即使你真的拼命表现了,为领导挡酒,领导也并不一定会重用你,不是每一个在酒桌上拼命表现的人都能够得到领导赏识的,可能领导心里面就觉得你这个人很贱,没有别的感觉,他就把你当做是一个酒囊饭袋,他觉得这就是你的价值。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单位有一个搞接待的,是部队出来的,北方人,长得高高大大的,但是他不太会喝酒,一喝酒就容易醉,一醉就容易乱说话,但是他又没有别的什么能力,所以就喜欢在酒桌上表现。每次搞接待,他都喜欢轮一圈,有的时候还帮领导挡酒,而且基本上一圈下来,有一次他甚至还把酒店的服务员给打了,事情闹得有点大,后来赔了点钱,把这个事情才压下去,领导有时候也喜欢带他出去,因为他很会吹牛,能够活跃酒桌上的气氛,甚至有的时候,领导也就希望这样的人出一点洋相,只要没有犯大的错误,增加一点乐趣。但是他这个人一直也没有得到领导的提拔,有一次喝酒喝醉了,还大骂领导,你说一个人活成这样,也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所以我们如果准备在体制内混的话,我们的原则就是你怎么舒服你就怎么来,没有必要拼命的去拍领导的马屁,也没有必要刻意的去表现。因为你拍了领导的马屁,领导也不一定会提拔你,你刻意的去表现,领导也不一定记得你。

第4点,不要虚假的承诺。有的领导特别喜欢搞虚假承诺,她经常就说什么,小陈,好好干,跟着我干了,过两年我给你争取提拔当个副科长。其实干部提拔他可能根本就没有任何话语权。在很多单位,真正掌握干部提拔权利的是单位的一把手,而且领导这个部门领导可能他自己都知道明年就会调走了,他还这样信誓旦旦的承诺,如果你信以为真,为他马首是瞻,对他言听计从,你就被他的虚假承诺绑架了。所以我们对领导一定要学会识别,体制内并不是所有的领导都值得跟的。前段时间有一位会员问我,领导老是叫我拼命干活,说要有敬业精神,要讲奉献,要有大局观。但是,在关键的时候,比如说有什么荣誉的时候,有晋升,提拔的时候他就不给你机会,他问我应该怎么应对?我是这么认为的,一切只让员工和下属讲奉献的领导,你都应该叫他滚蛋了。如果你没有办法叫他滚蛋,你自己想办法滚蛋。体制内有些领导就是这样,只让牛干活,不让牛吃草,而且还把草给那些不干活的牛吃。遇到这种情况,我建议你就不要一心扑在工作上,有的时候工作该推就推,该偷懒就适当的时候偷懒,然后想办法找关系也好,通过选调遴选也好,尽早离开原来的部门,留下来,基本上就是在浪费时间了。

第5点,要学会推和拖。推什么呢?推掉一些不必要的会议和培训。体制内现在政治理论的学习,各种培训非常多,动不动就是什么视频会、视频讲座、视频培训,有些会议和培训,我认为你能不去就不去,把这些时间留下来干什么?干你手头的工作。有的人经常是一个礼拜花了一半的时间在开会,在培训,然后手头的工作干不完,经常还要在单位里面加班,如果你的定位是混的话,你的幸福感就会大大的降低。而且有时候一些大会也没有什么事。

第2个就是要学会推掉不属于你的工作。很多人我们由于从小受到的教育,要听话,要乐于助人,要好好工作,要听老师要听领导的话,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这样,所以领导把一些不属于你的工作交办给你的时候,很多人也不敢反抗,同时让你帮个忙,要你帮他加个班或者值个班,你也不懂得拒绝,你也不懂得推脱,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你越能干,需要干的活就越多,把自己累得够呛。而且如果你干得不好,别人还会责怪你,并不会感激你帮了他的忙。

所以在体制内,如果你感到工作的任务分配不合理,你一定要表达出来,不要默默地承受,你默默的承受,领导和同事就会以为你没有问题,以为你能够应付的过来,就会给你加越来越多的工作。

那么什么叫拖呢?领导交办给你一件事情,你不要完成的太快,你可以先做一些这种准备工作,比如说领导让你写材料,你不要领导一布置下来,你当天晚上就加班,加点到凌晨一两点钟了,然后把材料写好了,你可以先收集一些资料,构思一下框架,构思一下结构,但是不要马上写。体制内的工作很少有特别急的事情,很多事情你都要慢慢来,不能着急。为什么呢?因为你一着急就容易出错,我们经常说忙中出错,太匆忙工作就容易出错。而且在体制内你工作做得好,没有人会表扬你,没有人会记得你。领导都觉得那是应该的,但是你一旦做错了,可能就会被领导一直记住。体制内的很多工作都是领导拍脑袋想出来的,有的时候你拖个两三天,突然领导可能就把这个事给忘了,或者说突然上面的部署和要求就变了,你之前加班加点干,可能最后发现白干了,一切又要推倒重来。

所以有的时候拖一拖,有助于看清要求,防止做一些无用功,这样会减少你很多的工作量,会让你工作的轻松一点。

第6点、可以适当的搞一点副业。为什么要搞副业呢?第一是因为体制内的我们大多数人空闲的时间相对的比较多。有的人由于生活有保障,每个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不管是多还是少,很多人在空闲的时间就不知道用来干什么,所以就把这些时间用来打牌、打麻将、打游戏,或者整天无所事事,周末就睡个懒觉,醒了刷一刷手机,看一看电视,看一看娱乐节目,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生活过得特别空虚、无聊,而且时间也浪费了。

做一做副业,可以让大家把这种大量的空闲时间利用起来。第二是我们在体制内搞一点副业,可以让你在仕途上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很多人为什么那么热衷于仕途,一旦升官无望,就消极怠工,愤愤不平,心里非常压抑,甚至有的人还跳楼。就是说一旦你把某样东西看得过于重要的时候,心里就会非常的不健康。因为如果你把仕途当作人生唯一的希望,唯一的寄托,那么你工作上遇到一点挫折,精神上遇到一点阻力,你就会感觉整个世界都塌了。第三做一点副业,可以让你跟外面的世界保持一个互动,让自己的头脑和思维不至于僵化。其实很多体制内的人思维是很僵化的,进入体制内以后很少跟外界接触,每天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从家到单位,他们的思维已经跟外面的世界完全脱节了。每天朋友圈里面就转发一些中医养生的文章,或者发一些心灵鸡汤,周末就看一下娱乐节目,笑一笑。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前几年海关、国税、中央直属驻地方的这种单位都在降薪,而且比如说去年很多单位在预扣养老保险,一个月预扣两个月的养老保险,很多单位有一段时间拿到手的工资只有多块钱,他们原来的工资有七八千、八九千,但是后来降薪,再加上预扣两个月的养老保险,拿到手只有多块钱。我跟他们的处级干部聊天,他们说啊,现在哪怕每个月给我0块钱,我也不会走,为什么?因为我出去,不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除了开滴滴?但现在开滴滴也不那么赚钱了。也就是说我们很多人在体制内思维僵化,他们失去了在体制外生存的能力。

前段时间有一个新闻非常热,说的是河北唐山市地方政府为人民办了一件好事。就是说把这个地方的路桥、收费站的都给取消了。我们说取消收费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收费站的工作人员就不干了,其中有一位大姐说了这么一段话,在互联网上火了,他说我今年36岁了,我的青春都交给了收费站,除了收费,我现在什么也不会,我也学不了什么新东西。其实我们说体制内的很多人都是这样,这是非常恐怖,也是非常悲哀的。所以说我们在体制内眼界一定要放宽,格局决定了我们的出路。

不要只盯着体制内那点事情,不要天天想着工资是升了,还是降了三五百,或者说纠结于别人已经升处长了,自己还是副处级,格局和视野要大一些。套用一句特别熟的话,叫做要保持随时能够离开体制,而且过得比体制内要好的能力。不管你当到什么级别的干部,哪怕你当到处级干部、厅级干部,我觉得都是这样。现在也有不少厅级干部辞职的,如果你只是单纯的混的话,是过得很轻松,很舒服。但是其实如果你只是混的话,你会心里不平衡的。因为混是有代价的。可能你混个三五年,混个7、8年,比你年轻的人都已经提拔了。如果你只想混,可能那个时候你还没有得到提拔,你就有可能被一个比自己年轻好几岁的领导,你的心里肯定会不舒服,会不平衡。

所以在职场上,你必须要有你自己的目标,你必须要有你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你必须有你自己值得骄傲的东西,比如你搞一点副业,在不影响工作、不利用职权的前提之下,一个月能够多几千块钱,那就不一样了,很多荣誉你就会不在乎了,你也不会多么想去当一个科长。因为当一个科长可能工资涨不了几百块钱,你开的车比你的领导要好,你买的房子比他大,隔三差五你还能够去旅游,其实你过得比领导潇洒多了,你还会纠结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体制内最悲哀的不是得不到提拔的人,是定位不准的人,定位不准,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擅长什么?也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明明自己没有关系,没有背景,又盲目的去羡慕别人有关系有背景,自己不会溜须拍马,又想去学别人吹捧,但是又不擅长,而且不懂方法,自己明明不能喝酒,却以为通过在酒桌上拼命的表现,就能够获得领导的赏识。明明自己很忙,不懂得拒绝,想通过做一个老好人来让别人喜欢你等等,这些表现,这些纠结、这些痛苦,其实都是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的表现了。在体制内混,首先就是要准确定位,大家要想清楚三个问题,自己有什么?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能够得到什么?另外要学会识别环境,识别领导,认清体制的真相,这个真相就是永远都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体制内尽管非常的稳定,但是体制内同样也非常脆弱,永远都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在体制内的目地,说白了,就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无私奉献,不是为了领导的表扬,不是为了那些虚的荣誉,不是为了领导的官帽子和升迁,更不是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着。不懂得定位认不清自己。其实不光在体制内是这样啊,体制外也同样如此,体制外有的人也是整天羡慕别人的,羡慕别人开好车,住好房子,羡慕别人老公长得帅,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你就不看看你自己,你有什么条件?你想要什么?你真正能够得到什么?

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才会活得比较踏实,心态才会比较好。在现代社会,我认为你有没有钱?有没有地位?都不重要,更重要的其实是一个好的心态,有了好的心态,你的一切都会很顺,你的幸福感也会增强。心态好,生活才会过得幸福。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零后干部告诉你体制内如何混得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