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爬山去
□青山
春天来了,静悄悄地来了。
含苞的花朵绿了的枝条,那是春天的盛装。
春心萌动,想去野外爬山了。今年春天雨雪滋润,但春寒料峭,不知小草是延长冬眠还是早早发芽,走入田园才领略到润物无声,没感到暖意就直接花枝俏了。
爬山踏青源于对大自然的喜爱。“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认为是个仁者不是智者,爱山胜过爱水,不过见到水也想着游泳的惬意,但总体来说还是少智,它体现在俗事等诸多方面,常常好心落埋怨。
几年前,同事说:跑这去那的花钱费力,自家门口的山都没爬完。于是乎相约从自家门口的山爬起。起初还有几个响应者,之后就剩下了两位,差一点就是孤家寡人了。爬山的乐趣不同,动机也不一样。我们要的是爬山的过程及登临顶峰的意境,而同事们要的是大山里喝啤酒的味道及野炊的刺激。野炊我也喜欢,也是乐趣之一,但每次顾得了吃就顾不得爬,不可兼得。加之吃了喝了懒洋洋的,手皱腿软,只想睡觉,哪里还有爬山的劲头?!遇到我还是个犟筋人,爬山就要登顶。其实好多时候爬到半坡也想放弃,只为那俯瞰群山的感觉和自豪。到最后使出吃奶的劲也要登顶,感受山谷遒风劲扫感受山顶野花娇羞,倒也心旷神怡。只是登顶后缺乏诗人的激情,不会站立巨石上伸展双臂“哎呀,我要飞跃”。也不会满怀深情地“啊,远看群山,一锅窝头”。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说人欲望无止境,爬山真的是这样。好在卫辉的山是山山相连岭岭相通,若有兴趣,沿山脊漫步,时而临渊时而山巅,时而疾风时而暖阳,时而赞叹时而惋惜,只怪太阳落山太早。
我时常和朋友结伴登山,两人略显孤单,但作伴甚好,意见好统一行动好沟通,省却不少麻烦。他给我介绍驴友们的活动,偏我喜静不喜闹,有些孤僻,不熟识的人不愿结伴,熟识的圈子又那么小,加之他们走的路都是人迹罕至,冒险刺激,我不想以身犯险,只有自得其乐。
爬山我喜欢开路,拿根棍子顺羊肠小道敲打,一是去除蜘蛛网,那玩意弄一身很是寒碜;再者是驱除蛇等型爬行动物,让他们让路;三是挑开藤类植物。开路有个好处,先入为主,进入眼帘的美景先摄入自己的相机里。
买相机时建议买卡片机,说好带好用,我自作主张买了单反的,不管会不会照相,背着就上档次,尤其是拍照时快门那“咔嚓嚓”的声响,让人有种摄影师的感觉,尽管是单反机器里最便宜的。随着手机的进步,卡片机彻底没了市场,我称赞自己很英明。
我没照相理论,看了也记不住。照相机功能也记不全,今天看明天忘,想着这么大年纪了就别费那劲了,也不想当啥摄影家,花费不来那气力,凭自己的乐趣和感觉按快门吧,自己照自己看自己玩,单反相机在我手里有些浪费了。全凭感觉照出的照片还能看,尽管没精品,垃圾照片能随时删除,按快门的手就啪啪地抖动不停,拍下了春的气息夏的热烈秋的争艳冬的厚重,拍下了刚露尖尖角的小草挂满枝头的果实和古朴的山村棱角分明的老农。
卫辉的山,统称为太行山南麓或余脉。其实它们还有自己的名字,比如方山九峰山,比如跑马岭罗圈北岭,还有最高的黄梅草脑,有的爬了几次,还有爬了不知道名字的。
前几年因为工作需要经常进山。进山,走的是国道,登的是被劈得满目疮痍的山,蹚的是满身灰土。但只要进山,都由衷地欢欣,有时也想公私兼营,无奈不能如意,工作娱乐不能兼顾,爬山也得专心致致,乐得爬个自在爬个尽兴。
趁着春天植被还不浓密没遮盖路径,趁着春天还没雷电没暴雨,趁着群羊还没出栏吞食树芽圪针还没尖刺,找仨俩知己登山望远,领略自然魅力,抒发人生情怀,也释放憋了许久的委屈怨霾。
走,爬山去。
来源:卫辉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