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小树妈妈
最近打开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关于疫情的消息。
有人阳过了,有人阳康了,有人二次感染了……
还有一些人,没能熬过这个冬天,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因为第一波感染高峰,我看到许多老人已经倒下。
刚刚看到一则新闻,上海抓获了20余名殡葬“黄牛”。
所谓殡葬“黄牛”,就是提供插队等不合手续的方式,以-元不等的价格卖给市民。
黄牛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供不应求。
以前听说过火车票黄牛,现在出现在殡仪馆,可见最近离世的人数之多。
疫情,不仅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就连有尊严的死去,都成了一种奢望。
不管是名人、学者、教授还是编剧……最近噩耗一直在传来。
先前,著名演员王劲松发文称:
妈妈被疫情带走了,这个电话我再也打不通了……
而93岁的父亲已发烧四天,除了祈祷和等待,他毫无办法。
无论是谁,当时代的尘埃落到身上的时候,都是一座大山。
这个冬天,真的改变了我们很多的人。
最近,我身边朋友的亲人,也陆陆续续走了一批。
过去总觉得,死亡离自己非常遥远。
可就在昨天,我参加了一场遗体告别。
我挚友的爸爸,因为新冠去世了。
从理智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生老病死是正常现象。
但当你真到了那样一个环境,看着老人躺在那儿一动不动,像睡着了一样。
在心里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刘叔叔今年78岁。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年过年,他请我们几个孩子到家吃饭。
他做的炸油条和炸酥肉特别好吃。
他给我们夹菜,给我们讲笑话,是特别风趣幽默的一人。
然后他自己也哈哈大笑,笑声爽朗。
如今我看他静静的躺在那,感觉吃酥肉、听笑话,就像是昨天的事。
也许,人生上的就是一列有去无回的单程车。
最重要的不是我们什么时候下车,而是我们在这一路上到底要怎么过。
我觉得刘叔叔过得真挺好的,跟老伴儿白头到老。
培养了两个优秀的儿子,媳妇儿们也很好,还有两个非常棒的孙女。
可以说,他这辈子很圆满了。
只是跟病魔纠缠的这些年,受了很多的苦。
我想,现在的他轻松多了,可能在另一个地方炸了很多油条和酥肉,做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
又准备了很多好笑的笑话,等着给老伴儿和孩子们讲。
所以不是阴阳两隔,而是阴阳守护吧。
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带着回忆继续前行。
就像纪慈恩在书中所写的:“解决死亡的问题只有一个途径:好好的活。”
图片来源:电影《我的母亲手记》
这些天,我看到很多网友在微博上发的帖子,一下子让我泪目:
Prince王子
“如果重新选择一次,我绝不远行”
父亲癌症晚期遇上新冠。
科室主任紧急对父亲进行抢救,为他做气管插管和有创呼吸机支持。
遗憾的是,最终父亲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抢救无效,平安夜凌晨去世了。
我拉着他的手,看他最后一滴泪滑落。
母亲过度忧伤,心梗突发。
年冬天,父母相隔10天都走了。
看着至亲离去,我感受到了最大的无助,悲痛,孤独……
感谢你们给了我生命,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离家甚远,多年打拼也并没有让生活的幸福指数提升。
如果重新选择一次,我绝不远行……
只想多陪陪二老,尽足孝道。
图片来源:电影《步履不停》
六六嘟嘟妈
“一直都好后悔,为什么周五晚上没有回去”
上周,爸爸离开了……
医院度过了最后一周。
刚被查出是新冠时,病情似乎并不严重,只是精神萎靡、乏力。
当时家人都没太在意,觉得是阳了后的正常现象。
可一周过去了,爸爸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医院就诊。
胸部CT显示爸爸的情况不容乐观,右肺已经完全白化。
随即转到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
他每天都是昏睡,没有食欲,吃不下东西。
我在深圳工作,工作很忙,还要照顾两个孩子。
准备周五下班以后坐飞机回老家。
接到妈妈电话,说爸爸病情恢复得很好,周五可以自己坐起来吃饭了。
他吃了蒸鸡蛋、米饭、猕猴桃,让我不用赶回去了。
周六一整天爸爸精神都很好,还可以被搀扶着起来走几步,胃口也好了很多,还吃了好多最喜欢的芒果和猕猴桃。
都以为是爸爸的病情好转了,谁都没有想到,这是最后的回光返照。
周日凌晨4点,医院的电话,爸爸的血压突然下降,开始抢救。
但遵照他自己的意愿,不做胸外按压和气管切开。
最后,周日早上8:00,爸爸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我临时订机票,周日下午才赶回成都,没有见到爸爸最后一面……
现在一直都好后悔,为什么周五晚上没有回去?
那样还能在周六爸爸精神最好,回光返照的时候陪陪他。
天堂没有病痛,愿爸爸安息。
图片来源:电影《步履不停》
麒麟
“每一次离开都要好好告别”
和爷爷见的最后一面,我说我去趟同学家第二天就回来,他点点头。
第二天回来时,他已经发了高烧,可能烧了一夜。
和医院,一测血氧低到了80,人已经昏迷了。
我记得那天出门时他一直朝我挥手,直到我们都看不到对方。
他虽然没能等到我回来,但我知道他每次都有好好道别。
这也是他临走,教给我的最后一个人生道理。
死亡,是人生终点。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经历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肉体的死亡,呼吸逐渐消失,心脏停止跳动,你将失去对世界的感知。
第二次,是在葬礼上,亲朋好友与你挥手作别,无论你的一生曾经历多少荣光,都将沉睡在一方小小的坟墓中。
而第三次,是当这世界上再无人知晓你的名字,你曾来过这世间的所有证据,终会被一一抹去。
图片来源:电影《寻梦环游记》
人世无常,分离和死亡都无法避免。
你是否思考过,如果哪天我们突然走了,能留给孩子些什么?
也许教会他如何面对死亡,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一课。
毕竟,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没人知道。
我曾经看到一段非常治愈的关于死亡教育的文字,是一位妈妈留给女儿的。
告诉她如果妈妈有天离世了,她该怎么熬过今后的2万天。
妈妈说:
我离开的那天会有很多人关心你。
第一天,你想哭就要痛快的哭出来。
你可以切一大堆洋葱,不停的流泪。
最后你会明白,眼泪带走了很多糟糕的东西。
第二天,允许人们关心你。
也许这时,门铃会响个不停。
你得起床开门,接受他们的致意。
不要把自己锁起来。
第六天,把自己梳洗干净。
去餐厅好好吃顿饭。
你现在需要一个好朋友。
就算立刻从大老远来看你,也在所不惜的那种。
你没有必要独自经历这一切。
现在不要,未来也不要。
你生日的那天,要好好庆祝。
妈妈躺在坟墓里,不能为你准备一个蛋糕。
但你自己要好好过。
第天,找人取代我。
如果你不试着填补心里的空缺,你的心就总会空牢牢的。
第天,和我聊聊天儿。
你找到很棒的工作,或是遇到很棒的人。
然后难过的想着,你无法跟我分享这些事。
其实亲爱的宝贝,你可以做到的。
这些来自一本绘本,叫做《我离开之后》。
是女儿要求妈妈写给自己的离世指南。
因为女儿某天突然意识到,如果妈妈不在人间,自己可怎么活呀?
未知生,焉知死。
也许人们总是不愿意谈到死亡。
但这确实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课题。
那么为什么不趁现在亲人还在的时候,试着好好的谈一谈?
图片来源:电影《寻梦环游记》
生命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教会孩子理解死亡和分别。
正因为明白了分别随时都有可能来临。
才更要让孩子学会珍惜当下的爱,和当下的人。
树妈说:
奥密克戎,对我们年轻人和中年人来说,可能大部分是轻症,恢复很快。
但对基础病多的老年人来说,确实有很大风险。
前阵子我公公低血氧,到了急诊室我发现,里面大部分是老年人。
直到他康复出院,我们才算松口气,毕竟这个冬季,带走了很多人。
愿逝者安息,也愿活着的人珍惜。
希望来年新冠早点滚出我们的生活,成为天花一样的历史。
无论未来如何,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