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作文难顽症深度解剖
TUhjnbcbe - 2024/8/12 21:26:00

语文考试的时候,学生拿到试卷,首先会看到作文题。这时候,你首先要做的是审题,要理解这道题需要你表达什么东西。所有的表达,都需要有一个中心,也就是我们通俗讲的主题。一道题目,必须要表达一个主题。在这个问题上,考生对题目的理解与把握就非常重要了,理解不好或把握不到位,表达就有可能偏题甚至离题,变得牛头不对马嘴。

图来源于网络

审题一旦完成,接下来就要构思整篇文章了,这时候素材就非常重要。你要用什么东西、什么故事来表达这个主题,平时的素材积累就派上用场了。那么素材是什么?就是我们平常从阅读中、从学校里、从生活中通过我们的眼睛、思考累积起来的见识。这个时候,是很多素材涌上脑际,还是脑袋里一片空白,考的就是该生平时的积累了。

图来源于网络

如果是有了很好的素材,那么构思就可以很快完成,所谓的谋篇布局就很容易落实,而且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出奇制胜,总能在文章的结构、布局、顺序等方面想出些新的花样来。

定了主题,搭好架,选好素材,就算文章构思好了,接下去就是动笔写作。动笔写这个环节,就考验你的文采了。文采是什么?就是你文字的温度、细腻度、精彩度和创新度。这“四度”文字从哪里来?从情感中来、是对生活的观察中来、从阅读中来、从创意中来。你下笔是如有神助,还是艰涩难行,看的就是你是否拥有这“四度”。

一篇文章最后写成,我们看到的是文字。这些文字能否触动到读者,靠的就是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的高低。如果文字表达能力强,则这篇文章就会主题鲜明、结构精妙、情感饱满、文采飞扬、引发共鸣。反之,则主题不清、详略不当、通篇白话、令人无感。同样是写文章,同样是一个年纪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为何差距那么大呢?

图来源于网络

据了解,在普通学校一个班50名学生中,作文写得精彩的一般不会超过10人,大部分学生都在及格附近徘徊,还有小部分是真正的困难户。这种状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还是觉得作文难写,不知道该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我们得寻找“作文难”顽症为何一直存在的根源,破解“作文难”顽疾一直困扰学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作文写得不好,其表现是什么?上边已提到,主题不清、详略不当、平淡无奇、通篇白话、令人无感这五大顽疾,我们得一一进行解剖:

一是主题不清,或者偏题。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于,考生没有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根源则在于考生的文字理解能力不强,语文知识掌握不扎实。

二是详略不当。这是作文的结构问题,涉及到作文的构思与对素材的取舍,是一个作文的技术性问题。出现这个问题,说明该考生对写作技巧的学习欠缺。

三是平淡无奇。作文里讲的事,都是人云亦云或者照搬照抄,基本上都是虚构的大路货。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个考生平时肯定不喜阅读,也不热爱生活,对生活缺乏应有的敏感度与感知能力。

四是通篇白话。文中都是口水话,没有好词好句,更不会有精彩的描写,文字干巴无味,没有任何感染力。看得出来,这个考生阅读量更少,几乎没有任何文学的滋养。

五是令人无感。如果是一篇干巴无趣的文字,没有吸引人的故事,没有一点情感,没有表达的激情,那么这些文字肯定无法打动人,无法与读者产生共鸣,让人读下去没有任何感觉。原因呢,无非是考生本人对生活无感,无法挤出有感之文字。

从古至今,天下“差”文章,其顽疾大致如此。但就是这样的顽疾,偏偏许许多多人都无法克服,从而落入俗套,无法享受文字表达之美,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看见教育#作文难,好似已成为了“顽疾”,要想祛除“顽疾”,方法很重要。那么,针对此,你有什么好妙招解决作文难的问题呢?

1
查看完整版本: 作文难顽症深度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