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人生颠沛流离,只让年趣儿索然
TUhjnbcbe - 2024/7/14 20:52:00

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七)上午,当年77岁的作家孙犁先生曾撰写一篇《记春节》的文章。文章开头说,“如果说我也有欢乐的时候,那就是童年,而童年最欢乐的时候,则莫过于春节。”之后,叙述他小时候过春节,从贴春联开始,之后竖天灯、搭神棚,五更时全家人踩着铺满满院的干芝麻秸于巴巴生响中高喊着虔诚话“打表升疏”,以及放鞭炮庆贺的情形。

撇开竖天灯、搭神棚、打表升疏这些“高大上”的事不说,仅就贴春联,就足够童年的孙犁骄傲和炫耀的。孙犁家地处偏僻农村,很少有人家过春节时贴对联。尤其,这春联是由在安国做生意的父亲请人写好捎到家,之后由小孙犁和他不识字的叔叔来贴。即便小时候的孙犁,也认不全对联上的字,弄不懂对联的意思,只是将父亲在对联背面注明的“上、下”两字告知叔叔,再由叔叔凭着经验,左右贴好。一副对联,红纸黑字,醒目在他家的门框、门楣上,引得路过的乡亲或欣赏或抵触,带给对幼小孙犁的欢乐与美好,那种积极的情感心理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这童年春节的欢乐、美好,何其短暂,仿佛刹那间。之后随着孙犁年龄增大,春节欢乐就越发少了。孙犁二十五岁后,八年抗日战争的春节,枪炮声代替了鞭炮声。再以后是三年解放战争、土地改革的春节。以后又有“文化大革命”隔离的春节,放逐的春节,牛棚里的春节。人生艰辛、社会动荡,外侮入侵、兵燹不断、内斗频仍,注定让人命运多舛,漂泊不定,颠沛流离。即便有节日要庆祝,即便谁都知道过节该有个喜庆祥和的样子,而谁又能拿出好心情,能够高兴欢喜得起来呢?一切的趣味,都只会寡淡索然。

“每年春节,我不只感到饭菜、水果的味道,不似童年,连鞭炮的声音也不像童年可爱了。今年春节,三十晚上,我八点钟就躺下了。十二点前后,鞭炮声大作,醒了一阵。欢情已尽,生意全消,确实应该振作一下了。”孙犁先生这样的心情抒写,足令人唏嘘。这或许不只是人之将暮的凄苦无依,而更是对社会、对人生的无奈感喟。

孙犁的春节、孙犁的年,曾经这样过过,这留给我们几乎失去疼痛感的现代人的,或许该有一份思考,一份自省,一份感恩,一份自得吧。惟其如此,我们才会懂得节日欢庆的来处。□贾志勇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颠沛流离,只让年趣儿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