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可以赢在起跑线上,并且全身心地为孩子做各种基础准备,有的家长甚至缩衣减食就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早早的就让孩子接触教育实践,但是这种教育方式真的正确吗?
教育学家表示: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最终却变成了抢跑,从而磨掉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一位网友表示,他家属于普通家庭,但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他和孩子的爸爸把所有的金钱都投入到了孩子的教育上,早教班,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等等各种项目缺一不可。
最近他发现自己有一个问题,一旦看到孩子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便会从内心深处产生焦虑感,他十分担心孩子不学习,从而辜负他的期望。
但是他的过度要求却引发了孩子的强烈反对,甚至有些许厌学的态度,对此这位家长表示十分苦恼。
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于孩子的学习问题,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学习乐趣,而不是过度逼迫他们学习,强制性的要求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往往不能让孩子达到更好的结果。
抢跑只会磨掉孩子的学习兴趣
1.逼迫式教育
我们不否认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是我们并不肯定父母那些逼迫式教育所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强制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并且剥夺他们的自我选择权。
这本质上就是一种不尊重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这样一种现象,家长认为这个课外辅导班对孩子有好处,便会倾尽所有金钱去给孩子报班。
当孩子做出不愿意的行为时,父母便会认为孩子辜负了自己的期望,自己付出却没有回报,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父母这种强制性要求本来就只是感动了自己,孩子的意愿家长没有遵循,到头来只会损毁孩子真正的学习兴趣。
2.教育阶段性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经过不断的推陈出新以及各种事情的加成,从而形成真正的自我。
父母拔苗助长的行为并不利于孩子的兴趣培养,很多情况下甚至会让孩子生发出逆反情绪,对这件事情产生叛逆感。
就拿孩子的学习问题来说,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他们并不能长时间坐在学习桌面前学习,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思维较为活跃,他们经常处于思维抛锚的状态。
如果强制要求他们长时间做同一件事情,孩子便会从内心产生无趣感,甚至破坏自己的学习兴趣。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应该尊重孩子教育的阶段性,循序渐进千万不要过度逼迫,破坏孩子的正常成长。
3.个人兴趣感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发现人脑是一个耗散的系统,而兴趣就是人体行为的动机。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产生较大兴趣时,人脑系统便处于开放式状态,随着兴趣浓厚的发展,这个开放形式也会越来越高,其信息传输也会越来越大,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相反,如果这个人对这件事情的兴趣点并不高的话,那么人脑子处于非开放式状态,十分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孩子便是如此,这也是他们三心二意的原因。
因此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应该意识到兴趣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想要推动孩子的学习发展就要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成长,热爱是孩子最好的教师,培养兴趣至关重要。
对于孩子的兴趣培养,其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应该学会对症下药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1.自我发掘
事实上,孩子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多种多样,强制性要求孩子掌握所有知识,并且对所有学科都充满兴趣,这是不可能存在的现象。
为什么高中生会有分科这种选择?其实就是因为人体本身并不能消化所有的学业知识,文科和理科是两种不同的方面,当孩子倾向于某个学科时,家长应该注重培养他们对这门学科的造诣。
同时在督促孩子其他学科的学习,不要造成学业的分级化。
关于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首先要发展孩子的自我性,注重孩子自我发掘能力,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兴趣点,只有这样才能够给予孩子源源不断的学习力量。
2.横向联合
关于兴趣元它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横向联合,一方面是纵向联合,什么是横向联合呢?
它是指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其他事物与这件事情之间的联合性。我们需要明白,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任何一个物体可以独立存在,任何两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联系性。
家长应该注重发展其中的联系点,并且让孩子掌握其中的联系点,让孩子从某一样事物的兴趣,从而发展到多样兴趣。
我们可以拿数学来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对数学较为感兴趣的话,那么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孩子在物理以及化学等方面的兴趣点,让孩子在这两门学科上找出对数学所感兴趣的部分。
从而促进一带二的效果,将对一门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对三门的学习兴趣,这种结果必然会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增长。
3.深入浅出
教育界的老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十分注重深入浅出的原则,当孩子面对新鲜知识时,如果讲得过于高深的话,孩子必然会对其产生无趣感,因为他们听不懂当下新鲜知识的真正含义,
良好的教育方式便是通过最浅显的道理让孩子明白当下的事情,并且对其有一个掌握,说白了就是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较为深广的问题是学生牢记意义快速解题。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当孩子所接触的新鲜知识让他们感觉到成就感时,孩子自然会对其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孩子的挑战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消除孩子心理上的障碍,学习兴趣自然而然也会被激发。
想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一定要注重寻找兴趣源,让孩子在各种探索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重视孩子独立性以及个人选择,千万不要过度揠苗助长,强迫孩子快速成长。
真正的赢在起跑线是孩子心理上的赢在起跑线,而并非所谓物质上的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