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菜根谭经典名句一百零二则
TUhjnbcbe - 2024/7/1 16:49:00

一、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二、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三、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四、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五、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六、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縻。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七、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八、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便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九、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浪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

十、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十一、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我果为巨海长江,何患横流污渎之不能容纳。

十二、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

十三、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

十四、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门,无如寸心挹损。

十五、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弛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

十六、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雪,才为火内栽莲。

十七、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十八、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

十九、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二十、士君子之涉世,于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于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

二十一、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二十二、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二十三、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萝茑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

二十四、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二十五、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

二十六、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二十七、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

二十八、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适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

二十九、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三十、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

三十一、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三十二、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故语云﹕人人道好,须防一人着脑;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

三十三、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三十四、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三十五、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仍集。

三十六、仇边之弩易避,而恩里之戈难防;苦时之坎易逃,而乐处之阱难脱。

三十七、膻秽则蝇蚋丛嘬,芳馨则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业,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气浑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乐窝也。

三十八、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三十九、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

四十、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且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四十一、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四十二、随缘便是遣缘,似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偕盂水同圆。

 四十三、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四十四、廉所以戒贪。我果不贪,又何必标一廉名,以来贪夫之侧目。让所以戒争。我果不争,又何必立一让的,以致暴客之弯弓。

四十五、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四十六、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四十七、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纵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隐,虽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四十八、解斗者助之以威,则怒气自平;惩贪者济之以欲,则利心反淡。所谓因其势而利导之,亦救时应变一权宜法也。

四十九、市恩不如报

五十、救既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五十一、杨修之躯见杀于曹操,以露己之长也;韦诞之墓见伐于钟繇,以秘己之美也。故哲士多匿采以韬光,至人常逊美而公善。

五十二、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奋迅而成卤莽,故当抑其躁心;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

五十三、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五十四、物莫大于天地日月,而子美云﹕“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事莫大于揖逊征诛,而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自经纶万变而不动一尘矣。

五十四、宁有求全之毁,不可有过情之誉;宁有无妄之灾,不可有非分之福。

五十五、姜女不尚铅华,似疏梅之映淡月;禅师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莲。

五十六、廉官多无后,以其太清也;痴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故君子虽重廉介,不可无含垢纳污之雅量。虽戒痴顽,亦不必有察渊洗垢之精明。

五十七、密则神气拘逼,疏则天真烂漫,此岂独诗文之工拙从此分哉!吾见周密之人纯用机巧,疏狂之士独任性真,人心之生死亦于此判也。

五十八、翠筱傲严霜,节纵孤高,无伤冲雅;红蕖媚秋水,色虽艳丽,何损清修。

五十九、贫贱所难,不难在砥节,而难在用情;富贵所难,不难在推恩,而难在好礼。

 六十、簪缨之士,常不及孤寒之子可以抗节致忠;庙堂之士,常不及山野之夫可以料事烛理。何也?彼以浓艳损志,此以淡泊全真也。

六十一、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

六十二、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如韩信以勇备震主被擒,陆机以才名冠世见杀,霍光败于权势逼君,石崇死于财赋敌国,皆以十分取败者也。
  

六十三、附势者如寄生依木,木伐而寄生亦枯;窃利者如蝇虰盗人,人死而蝇虰亦灭。始以势利害人,终以势利自毙。势利之为害也,如是夫!

六十四、花逞春光,一番雨、一番风,催归尘土;竹坚雅操,几朝霜、几朝雪,傲就琅。

六十五、鸽恶铃而高飞,不知敛翼而铃自息;人恶影而疾走,不知处阴而影自灭。故愚夫徒疾走高飞,而平地反为苦海;达士知处阴敛翼,而巉岩亦是坦途。秋虫春鸟共畅天机,何必浪生悲喜;老树新花同含生意,胡为妄别媸妍。

六十六、多栽桃李少栽荆,便是开条福路;不积诗书偏积玉,还如筑个祸基。

六十七、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

六十八、贫士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闹场能学道,方为心地上工夫。

六十九、人生只为欲字所累,便如马如牛,听人羁络;为鹰为犬,任物鞭笞。若果一念清明,淡然无欲,天地也不能转动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况一切区区事物乎!

七十、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孰得孰失,孰幻孰真,达人当自辨之。

 七十一、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七十二、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七十三、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

七十四、龙可豢非真龙,虎可搏非真虎,故爵禄可饵荣进之辈,必不可笼淡然无欲之人;鼎镬可及宠利之流,必不可加飘然远引之士。

七十五、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七十六、高车嫌地僻,不如鱼鸟解亲人。驷马喜门高,怎似莺花能避俗。

七十七、红烛烧残,万念自然厌冷;黄梁梦破,一身亦似云浮。

七十八、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

七十九、蓬茅下诵诗读书,日日与圣贤晤语,谁云贫是病?樽垒边幕天席地,时时共造化氤氲,孰谓非禅?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盘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八十、吾人适志于花柳烂漫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化之幻境,人心之荡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橐龠,人物的根宗。

八十一、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

八十二、谈纷华而厌者,或见纷华而喜;语淡泊而欣者,或处淡泊而厌。须扫除浓淡之见,灭却欣厌之情,才可以忘纷华而甘淡泊也。

八十三、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如何看他不破而怀贪生之虑?如何看他不重而贻虚生之羞?

八十四、鹬蚌相持,兔犬共毙,冷觑来令人猛气全消;鸥凫共浴,鹿豕同眠,闲观去使我机心顿息。

八十五、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

八十六、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八十七、地宽天高,尚觉鹏程之窄小;云深松老,方知鹤梦之悠闲。

八十八、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挑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

八十九、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

 九十、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闲木,方信闲人是福人。

九十一、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况区区人世能事事圆满而时时暇逸乎?只是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则操纵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与之论劳逸较亏盈矣!

九十二、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纯之气。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识宇宙活泼之机。

九十三、闲烹山茗听瓶声,炉内识阴阳之理;漫履楸枰观局戏,手中悟生杀之机。

九十四、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般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

九十五、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九十六、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貌偕松共瘦,知忧喜无由上眉。

九十七、天地景物,如山间之空翠,水上之涟漪,潭中之云影,草际之烟光,月下之花容,风中之柳态。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九十八、鹤唳、雪月、霜天、想见屈大夫醒时之激烈;鸥眠、春风、暖日,会知陶处士醉里之风流。

九十九、黄鸟情多,常向梦中呼醉客;白云意懒,偏来僻处媚幽人。

一零零、栖迟蓬户,耳目虽拘而神情自旷;结纳山翁,仪文虽略而意念常真。

一零一、满室清风满几月,坐中物物见天心;一溪流水一山云,行处时时观妙道。

一零二、炮凤烹龙,放箸时与虀盐无异;悬金佩玉,成灰处共瓦砾何殊。

1
查看完整版本: 菜根谭经典名句一百零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