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万字长文,详解菊石里肥温与罗南的畸恋
TUhjnbcbe - 2024/4/28 17:21:00

本文作者:阿代

有一种匠心,如同化石,亿万年生成,埋藏在坚冷平凡的外壳之下,只等待着被发现、被欣赏。《菊石》就是这种匠心。在第一次看完影片之后,我几乎不能确定它的优点是什么?但就是感觉到“好”,却无法言语。隐隐觉得可以共情,而又没能共情;想要代入,却找不到入口。

这种匠心就是克制。当你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时,它却像水闸令巨浪戛然而止。这种克制,将每一场可能的滥情转化为一次次安静的抚慰。在《菊石》中,凯特·温斯莱特对于自己角色的把握令我折服。折服的原因是,我没有想到她能将隐忍和激情、坚硬与柔软这些完全矛盾的元素糅合得如此和谐。她让这位曾被主流社会剥夺显赫声名的古生物化石学家,享有了一段难能可贵的爱情。影片中玛丽·安宁这个角色沉静执拗的个性与化石观察的天赋,通过凯特精湛的演技诠释,闪烁着出色的光芒。

看了一个《菊石》线上访谈节目,导演谈起创作动机,他说他并不想写一部传记电影,因为历史书中并没有对玛丽·安宁太多的记载,“她(玛丽·安宁)处于阶级分化的社会之中,来自工人阶级,却成长为杰出的古生物学家,进行了最了不起的科学发现。我希望尽我所能,让玛丽得到升华,给她一段她应得的、充满尊重的恋爱关系,向她致敬。而男人们忽视她、剥夺她的科研成果。我想象不出她和男人会有怎样的关系,因为当时的女人们,只能是丈夫的附属品。我希望她能与别人建立平等的联系。在我看来,她应该和一个女人在一起……”

凯特则说:“我极度敬仰她(玛丽·安宁)……她生活在父权社会之下,一贫如洗,自学成才,她令人敬畏又富有同情心。那些有权势的男人购买她的发现,署上自己的名字……对我而言,玛丽很神秘,她充满力量也很美丽。”这真是相当精彩的角色阐述。

不可否认,玛丽算是她同时代人物中的另类,而这部关于她的电影,亦非主流作品。

同类题材的影片要么激烈悲怆,要么哀怨绵长,再者就是凄婉悱恻。而这部作品就如“菊石”(化石)本尊,是需要挖掘和打磨的瑰宝。用夏洛特(剧中人)的话来说,“在未经训练和缺乏辨别能力的眼睛面前,化石的外表也只是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而已,外行只会觉得沉闷”。但对于剧情推理爱好者云集的磕石协会则不同,毕竟这种沉浸体验式的阅片过程是极为难得的,探索剧中角色的举手投足、观察人物眉宇间的细微表情乐亦无穷;或小小摆件、几只昆虫,或一束野花、一方手绢都藏有线索,发掘这些才是真正的趣味……

想要看懂本片,观影人需全程将自己代入为玛丽·安宁。

影片中玛丽的人设为四十二岁。在当时,她没有丈夫没有孩子,与老母亲住在海边。这种生活方式已经与世俗很相悖离了。

她每天的日常极其枯燥单调:

早晨去海边拾捡贝壳或小菊石,这些小玩意儿是游客们喜欢的物件,稍微能卖些价钱。

回家后简单清洗泥泞的身子,和母亲一起吃简陋的早餐。

处理大一些的化石,顺便守店。

晚上,和母亲一起擦拭小瓷器摆件,那些小瓷器代表着母亲逝去的八个孩子(母亲一共生了十个孩子,死了八个)。

然后在微弱的烛火下继续化石记录整理工作。

一、失语者(前期)

玛丽:

与母亲。她们是至亲,但是缺乏交流。

与前任。她们可能曾经亲密,但玛丽目前总是躲着她。

与医生(小镇居民)。即便有人想向玛丽示好,她也会抗拒。沉默是她最惯用的对策。

与化石购买者。只有生意关系,没有过多的讨价还价余地。你愿买就买,不买走人,恕不远送。

与玛丽的自愿疏离不同,夏洛特则是被迫闭嘴的失语者。

夏洛特:

与丈夫。必须优雅地唯命是从。丈夫在自我介绍之后甚至完全没有想到还需要介绍她。丈夫和人谈事业,不能说话,不能乱碰东西。和丈夫用餐,没有选择餐厅的权利,没有点餐的机会,只能静静地坐着,像一尊摆设。

与仆佣。除了砸东西,无计可施。我不想去,我不要去。但最后都得去,因为仆佣是丈夫的传声筒和监督器。

与外界。只能保持礼貌的微笑。

打破玛丽宁静生活的人是夏洛特。这得多亏了夏洛特的丈夫默奇森先生。夏洛特因为小产失去了孩子,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医生建议轻度抑郁的夏洛特在海水中沐浴、在海边散步。默奇森先生便带着妻子来到莱姆这座海滨小镇。为什么偏偏是莱姆呢?因为默奇森是个狂热的化石爱好者,而莱姆镇上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化石界专家。其实玛丽的名声早就在伦敦的生物科学领域响彻一方了,只可惜没有人愿意用她自己的名字为她自己的发现成果署名。

能带着太太治疗心理和身体的疾病,又能见一见偶像,默奇森何乐而不为呢?

只可惜,夏洛特并没有好转起来。她似乎病得更严重了。阴郁的她,就像莱姆的天气,使丈夫想要逃离。

二、感情线

很多人提出,本片的感情线一团糟,玛丽与夏洛特爱得太突兀。又有不少人对比另一部同类型影片《燃烧女子的肖像》得出结论:瞧人家两女主,一个画家一个小姐,一个作画一个被画,终日相对,终于对上了眼相爱,人家就爱得一点儿也不突兀;再回头来看看《菊石》,一个化石猎人,年纪大身材壮实,衣服一点儿也不讲究,双手总是脏兮兮,另一个贵妇人,年轻有颜值,有老公有钱还有病,她们俩怎么可能相爱?不,她们不能在一起。因为这不合乎逻辑。

那么,逻辑是什么呢?每天相对凝视,就可以相爱。这便是大众的逻辑吗?你每天凝视着手机电视机,你让手机和电视机也回爱你试试。爱情的火花是靠对视而闪现的吗?没有欲望的凝视能产生爱意吗?你可能要说,当然能,没有别的东西可观,成天就这样相对而视,只能爱上了。哦,原来《燃烧女子的肖像》里的两位主角是被迫相爱的。

那么,玛丽和夏洛特为什么就不可以相爱呢?她们至少还有言语的交锋和肢体的接触。

1、初识

玛丽对夏洛特的感觉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那是对外表的吸引,克制隐忍到不能自拔的。

第一次见面时玛丽对待默奇森夫妇俩的态度是不同的。

她只瞥了一眼夏洛特的丈夫,却仔细地打量了夏洛特。这种独特的审视,难道不可以理解为“夏洛特对她有吸引力”吗?年轻漂亮的贵妇人,符合玛丽的审美。比起《燃烧女子的肖像》中呆板的女性凝视,玛丽对夏洛特的爱意萌生,我倒觉得更为可信、更为动人。搬个牛头,对准马嘴,我们能指望它们日久生情吗?相亲的时候,第一眼都没看中,会因为对坐观察而相爱吗?当然不行!可是很多人却能够第一眼就认定自己的真命天子(女)哦。

玛丽对待默奇森和夏洛特在海滩上和自己工作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夏洛特的丈夫默奇森主动提出想跟随玛丽学习化石识辨技能,但他第一天就迟到了。玛丽并没有在家里等待这位愿意付钱的金主,而是自行前往海边,独行其事。默奇森来与不来,几时来,来了能有什么收获,她一概不在意。

和夏洛特一起到海滩的时候,玛丽周到地为夏洛特准备了专用皮鞋(她想到了贵妇的鞋不适合在海滩石子路上行走)。虽然夏洛特一直郁郁寡欢只肯走在后面,但是玛丽明显有放慢脚步,时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万字长文,详解菊石里肥温与罗南的畸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