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个人的朝圣信念成功其实离你并不远
TUhjnbcbe - 2024/4/24 18:16:00

前段时间,湖北监利老乡孙海洋,成功找到自己被拐14年的儿子孙卓的新闻,引得无数网友围观。

孙海洋在认亲现场抱着儿子那撕心裂肺的哭声,让见者纷纷落泪。

14年的寻子时光,对孙海洋来说,每一天都很漫长、疲惫,但他从没有放弃希望。

记者问他原因,他说:“我始终相信孙卓一定还活着。我一定要找到他!"

一定要找到孙卓,正是这个刻到骨子里的信念,让孙海洋最终找回儿子。

孙海洋寻子的故事,让我想起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的成名作《一个人的朝圣》。

初读《一个人的朝圣》以为是一个孤独的信仰者的旅行故事,后来发现,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普通人用坚定的信念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

书中一个加油站的女孩对主人公说了这么一段话:

“你一定要有信念。人的脑袋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一定会把事情做成。”

正是这句话,点燃了主人公信念的火光,让他踏上了改变余生的旅程。

一、没有信念的人生,是多么的平庸

1、你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主人公哈罗德·弗莱是一位65的老头,跟现实生活中所有的老年人一样,退休在家,普普通通。

在接到老友信之前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孤独而痛苦的,——他唯一的儿子因抑郁症自杀,妻子为此常年对他冷若冰霜。哈罗德退休前干着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没有升职,没有朋友,非常平庸;退休后的生活,也是一样的寡淡无趣。

一个清晨,他收到了多年未见的好友奎妮·轩尼斯寄来的一封信。信中表明自己患上癌症,时日无多。

从天而降的这份信,让哈罗德尘封的记忆被打开,他忍着悲痛写了一封简单的回信,在寄信时内心五味杂陈,恍惚间生出一股莫名的信念。起初,这股信念让他有点不知所措,于是他沿着马路寻找下一个邮箱,一直走到了远方的加油站。

加油站女孩无意间的一句话,让他萌生了“如果就这么走到贝里克,去看望奎妮,奎妮就一定能活着”的想法。

尽管哈罗德不知道这是女孩的无心之语,但是信念的种子已经在他的心里发芽。

此时的哈罗德终于看清自己的内心,终于意识到自己要做的事,于是他带着自己的决心和信念,迈出了北上的第一步。

此时的哈罗德不正是你我的写照么?

循规蹈矩地读书,按部就班地工作,结婚生子,退休带娃,一生没做过什么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在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死的生活里,默默前行。偶尔,也会停下来反思:这样子生活是不是索然无趣,毫无意义?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在柴米油盐中度日,在未知彷徨中前行。想要改变,我们必须冷静下来,看清本心,遵从内心,抛弃一切杂念,用信念激发前行的斗志。

想要获得信念的勇气与力量,只有舍弃了平庸的生活才能办到。

平庸与平凡一字之差,但意义却大相径庭:一个从未开始,一个正在努力;平庸者思前顾后而遁走,而平凡者则拥有改变自己的勇气。

所以,你我可以平凡,但绝不能安于平庸。

2、你的信念是什么,你的生命就走向什么

哈罗德旅程途中在一家旅店歇息。旅店的女侍应得知他的计划后,感慨地说到:

“有趣的是,我也一直很想这样试一试,但从来没有成功过。太多的东西要做了,总是要先完成其他事情再说。”

在决定做一件事情前,我们是不是常常就像这位女侍应一样犹豫不决?

成功通过两个公司的面试,拿到offer时发了愁:一份钱少离家近,一份钱多离家远,一方面想在事业上大干一场,另一方面又想照顾家庭。

终于有机会可以尝试读书写作了,动笔时总是想:写的不好,别人看到后嘲笑我怎么办?犹犹豫豫,最后不得不放弃动笔。

一切看似不够勇敢不够洒脱,究其根本,是没有找到一个坚定的信念来改变现在的自己。

有人说:路在每个人的脚下,就看自己怎样选择。追求什么,放弃什么,取决于你的信念是什么。

所以,你我需要一个契机,冲破现在的枷锁,勇往直前。

有时候,是你自认为的理智决定,阻挡了你走出第一步的可能性。

“你是好样的。我真这么觉得。如果都不趁着现在偶尔疯狂一下,日子就没什么盼头了。”女侍应在离去前对哈罗德如是说。

人生百岁,如果不在生命结束前疯狂一次、冲动一次,那这一生岂不是太过平淡,太过无趣?

二、心中有希望,脚下有力量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哈罗德的出行并不顺利。他并非计划周详后才要徒步去了结心中的夙愿,也没有合适的装备,没经过什么训练,鞋子磨破了,脚后跟也磨出了水泡,身体十分疲累。为了让自己继续走下去,休息时,他甚至强迫自己不能睡着。

一天,口渴的他向一位女人讨水喝,女人对他说道:

“你以为走路是世上最简单的的事情?只不过是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但我一直很惊讶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有多困难。”

尽管哈罗德也这么认为,但是他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因为他明白一旦开始了旅程,必须一鼓作气地走完,如果停下来,以后就很难再继续了。

生活中,是不是你也会经历这样的事情?

看着别人在学习英语,于是自己也买来书和课程,持续了两天就束之高阁。

看着别人在锻炼,于是买来瑜伽垫,坚持了两天就视而不见了。

冲动的热情,让你的行动力加强,但却消退得飞快。

所以,一旦你踏出了第一步,必须一鼓作气,坚持到底,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停下来,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即使有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再来,但内心早已没有当初的激情和信念了。最终,只是给人生又徒增一份后悔罢了。

2、坚持的确不易,点一盏希望的灯

前行的路总是困难重重,疲惫不堪的老哈罗德终于支撑不住,晕倒在路上,一位好心的斯洛伐克女人救了他并给了他一些简单的户外装备。短暂的休整后,又继续前行。

此次身体垮塌之后,哈罗德的内心发生了变化,他意识到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天真。

“有些事情可以有好几个起点,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开始。有时候以为自己已经展开了新的一页,实际上却可能只是重复以前的步伐。”

哈罗德重新审视了自己出发的目的:不光是为了奎妮,而且为自己、为妻子,为身边的人找回爱的希望。走在路上,他的身体也因此重新焕发出生气,他感觉自己越来越健壮了。

在看《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时,很多地方让我产生了共鸣:屡次失败时会自我否定,委屈无助时会崩溃大哭;但是骨子里却刻着:不甘放弃。

那些看似目标坚定的人,也会在困难中无数次怀疑自己前行的意义。这时能够让你继续坚持的,只有你自己内心的希望。

希望,可以为前行提供一份力量,为信念点起一盏不灭的明灯。

三、风雨过后,遇见最美的自己

经过87天,英里的千里徒步,哈罗德成功抵达了目的地贝里克郡的养老院。

奎妮还活着,一直在等他。面对曾经替自己背黑锅而被解雇的朋友奎妮,他终于可以放下内心的愧疚。

一路上的艰辛历程,让他终敢正视自己曾经生活的一败涂地。让他最终原谅了父亲的残忍,母亲的抛弃。理解了妻子的怨恨与责怪,接受了儿子的离世。他走向的不是奎妮,而是自己。

妻子莫琳也在丈夫离家的日子里,恢复了理智,渐渐明白了丈夫的爱,消除了对丈夫的误解。

“他们又一次牵起对方的手,走向海岸,两个小小的身影映在黑色浪花的背景下,越走越远。只是刚走了一半,肯定有谁又想起了那句话,再次激起一轮狂笑。两个身影就这样拉着对方的手,站在海边,在笑声中摇晃。”

小说的最后无疑是美好的。它让我们看到了风雨后的彩虹;让我们看到了能够坚持自己信念的人,永远不会被困难击倒;让我们明白:只要心中有信念,你终会采摘到绚烂的成功之花。

书中还有很多关于人性、亲情、爱情、友情的思考,值得凡尘中的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人的朝圣信念成功其实离你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