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现代社会一个比较高发的精神心理问题,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目前有多万人存在抑郁的问题,也就是说平均十三四个人中就会有一个。
而《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报告中指出,年我国青少年抑郁的检出率高达24.6%,平均每5个青少年儿童中就会有一个有抑郁倾向。
抑郁症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疾病,更是一个需要所有人提起注意的社会性问题。
目前对于抑郁症这个问题,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这三种治疗方式,但在我看来最好的治疗是预防,将抑郁的发病率尽可能降低。
抑郁症的主要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
遗传是精神类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的主要发病原因。
根据目前的医学研究成果来看,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精神类疾病,那么TA的同胞兄弟姐妹们的罹患率为7%-15%。而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病,其子女罹患率会增加至16%,若父母双方均患有该类疾病,其子女之罹患率则会高至40%-68%。
2.成长经历及周围环境
该因素在目前青少年抑郁中占据了很大比例。
例如家庭破裂、婚变、重要亲人离世、失业、职场关系紧张、公司破产倒闭、遭遇虐待被人欺负等类似经历,导致内心被负面事件充斥,而又不会合理宣泄。
3.不良生活习惯
生活作息不规律,缺乏睡眠时间,生物钟混乱,过度饮酒、药物使用不当等类似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大脑神经损伤,成为抑郁症等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病诱因。
4.患有其他疾病
长期饱受某些疾病的折磨,不仅会有身体上的不适,对于心理也是极大的摧残,面对疾病折磨的无力感会加剧内心的负面思维,觉得生活无望没有意义,从而产生抑郁情绪甚至发展成为严重的抑郁症。
5.性格趋势
性格原因也是引发抑郁症因素之一,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不爱社交、不喜倾诉、悲观、固执、敏感的人患抑郁症的比例会明显高于其他性格的人群。
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携带有相关的基因就一定会发病,还与后天的成长经历、周围环境、行为习惯等密切相关。
普通人想要降低抑郁症发病率,应该从以下这几点入手:
1.注意情绪健康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
遇到挫折和不幸,悲伤难过甚至崩溃都没有关系,不要过分压抑,我们需要给情绪一个宣泄口。
但重点是悲伤难过之后要调整自己,如何继续向前,而不是在悲伤的沼泽中越陷越深。
当悲伤压抑的情绪持续两周及以上的时间时就必须要提起重视!
2.坚持运动
至少要培养2个以上感兴趣的运动项目。
运动的过程可以增强体魄,让身体更健康强壮,还可以有效宣泄不良情绪,增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分泌。
坚持运动的人比普通人患抑郁的概率可以降低10%!
3.结交三五好友
即使性格内向不爱社交,也应该有自己的小社交圈,可以一起出去约饭聊天,多与人沟通分享可以让我们听听别人想法,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转移注意力,以免陷入自己的思维误区。
4.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也都会遇到自己开心的事和不开心的事。
不再与人比较,不再追求完美,放过自己!
过程拼尽全力,结果随缘就好。
5.有条件的定期心理咨询
没有心理疾病的人也可以做心理咨询吗?当然可以,而且在西方国家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事情。
定期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自己发现该阶段的身心状态,及时调整,是预防或及时发现情绪、心理问题比较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