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的班车上,应当是大家伙最放松的时间,只此时才有了闲心交流沟通一下吧。
于是,忽悠同事贾军:“我抑郁了”。
证据:且看我稚嫩的小手上,竟有着几道老茧了。
阐明道理:这是自虐的表现。
解释:手上的几处穴位,由于长期坚持按揉,已是相当粗糙了,似是长起了老茧,这里便刚好拿来说事。
贾军显然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了,并不以为然。表现得还挺兴奋,让我在他手上也指出相应的穴位,他也要按揉一番,顺便幽默了一下:“我也体验一下自虐。”
一旁,贾路儿突然插了嘴,直言不讳对我说:“看眼神,你真有抑郁症”。
只这一句话,便显露了许多信息。语言是人表达心声的重要工具。任何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其实都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抓住只言片语,细微分析,或可揣摩人心。
原来,我在这小姑娘的心中,竟是有这般不同寻常的表现啊。人都有好奇心,越是捉摸不透的事物,越具有吸引力,越能引诱人们深陷其中,激起人们一探究竟的心理,这或许是建立亲密关系的起点。相反,一个人,倘是让人一眼看到家了,那便索然无趣了。这里不得不拽一点心理上的推论了:小姑娘性情当属于敏感型的。
情商到我这般层次者,算是极少见了,虽不说是神一般的存在,至少比“大圣”强。好了,别吹了,能不能“要点脸”?
我只附和着:“嗯”。而后,反戈一击:“咱俩都抑郁”。不待贾路儿接话,便又转了风头:“有思想的人都抑郁”。并进一步解释说明:“但凡大思想家、大科学家,这些个伟大的人,都有点精神病的。”只这些话语讲出,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而又不假思索,其中又有着极深刻内涵,让人只有回味的份儿,而无丝毫想要反击的意图。
后来回忆时,我曾思忖良久:像这样说实话会不会遭天谴呢?
接着,由穴位很自然聊到了经络。我便接着吹:“我当然知道的,我练功就要循经而行气的”。
可惜了,班车到站了,贾军要下车了。但显然,他本身对这经络之说确有兴趣的。临走时不忘扔下一句话:“一定要再探讨。”
贾路儿又补了话:“跟他练,会走火入魔的”。见贾军下了车,便转了头反问我:“你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这种刁难的问题在我这儿基本就属于开胃小菜,根本就不带思考的:“我就是魔,不用走火。”
贾永接了话茬,应当算是挺了我一把的,他说了一个经典词句:“嗜魔成佛”,进而解释:“成佛的人都有魔怔,魔怔就是有痴迷的东西”。
结论:“不疯不魔不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