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孩子大了,家长老了,孤独症患者怎么办
TUhjnbcbe - 2024/2/4 15:03:00

#孤独症#

虽说孤独症目前还没有治愈的可靠手段,但是,并不代表孤独症患者就不能生存。

对于全球人口占比1%的孤独症人群,难道我们就不好奇,这万左右的人,成年后,又将如何呢?孩子会一天一天长大,家长会一天一天变老,而社会,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了吗?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些内容,让我颇有感触,也分享给大家:3个成年之后的孤独症患者,他们踏入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1、21岁,我想去写字楼工作!

这个小伙子,看起来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他还有是“与众不同”的地方,例如突然大笑,或者自言自语,亦或是站在地铁站傻傻的看着人来人往。

他今年21岁,19年前,被诊断为重度孤独症,医生推测:终生需要照顾。

他的家长很聪明,在他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就积极参加融合教育,中学时,更是选择的职业学校,掌握了多种技能。

如今,他即将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他很执拗,他想进入写字楼,做一名电脑操作员。然而,他的就业并不顺利,目前,他还没有收到任何面试成功的通知。

但是,小伙子,已经有了一定独立生存于社会的能力,这已经非常的珍贵难得,更无法估计他的家庭为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

2、无论是什么,都要靠劳动获取!

他,是在必胜客做一名服务生,普普通通,一天工作8小时,做五休二。

不上班的时候,他需要学习其他生存的技能,还要学习弹琴等。

他的妈妈调侃道:“他是全年无休!”没办法,因为他是一名轻度孤独症患者。

他的妈妈知道,孩子不能永远但在学校里。成年后,工作,可以让他继续和人、和社会有交集,有互动,对于他的病情是有帮助的。

但是,孩子自然无法理解这些。于是,妈妈告诉他了一个道理:“你需要的东西,无论是什么,只能用劳动去换取。”

工作,让他有安全感和成就感。除了他温顺、服从性好以外,餐厅员工也包容和支持他。当他所处的环境,能够包容、接受他,他就能够带着他的那份特殊,继续在社会上立足。

3、嘴里念着“我要专注”的调律师

他,是一个天才,五年考过钢琴10级。

他,是一个残疾人,重度孤独症患者,6岁才会喊“妈妈”,智力和语言都有障碍。

他的妈妈知道,很多孤独症患者去做了服务员。但是他非常强烈的拒绝了妈妈。他要当“艺术家”。

孤独症患者的未来道路,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无人可知!

最后,妈妈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他去当一名钢琴调律师,既是一门手艺,又和艺术挂钩。

经过1年的学习,半年的实习,他在23岁时,成为了一名可以上门服务的持证调律师。

每当他在工作的时候,他嘴里总是会默默的念叨:

“我要专注,我不能东摸西摸!”

“我不能吃别人的东西,我要告诉别人:谢谢,我带水了!”

“干完活,要把东西放回去,擦干净!”

各位,工作的意义是什么?相信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相同。

那么,孤独症患者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

这就变得尤为单纯:哪怕只是特别简单无趣的工作,对于孤独症患者而言,都是连接社会的保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只为他们能够持续成长,更有价值的活着。

而这份奢求,不仅仅需要患者努力,家庭努力,更需要的,是社会啊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大了,家长老了,孤独症患者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