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卫组织报告,全球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目前,全球有3.5亿抑郁症患者,我国抑郁症人群约万,每年有2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
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但大多数人对抑郁有错误认知:
抑郁=「不坚强」「矫情」「想太多了」,「出去散散心就好了」...
事实上,每多一份忽视,都会让我们在抑郁的泥塘里越陷越深,被无力感和压抑笼罩。
抑郁症究竟有多严重?抑郁症的人又有多痛苦?↓↓↓
抑郁症会让你没有动力
抑郁症除了有严重的抑郁情绪外,还会出现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兴趣丧失、意志消沉、反应迟钝、自责、疲惫等状态,会生活任何事情都没有动力,觉得日子过的十分艰难,干什么都没有兴趣,没有动力,人一旦对生活没有动力,就会出现厌世情绪。
抑郁症会让你孤立无援
持续的抑郁状态没有得到舒缓,容易变得孤僻,同样也会有避世心理!不想与外界接触,害怕与人相处,不愿意与其他来往,甚至连家人都无法正常相处。终日只想呆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昏暗度日,无法工作、学习,只想把自己与外面的隔绝!
而微笑抑郁症患者在自己一个人情绪就会如同火山爆发一样,汹涌而至,一直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抑郁症会导致认知减退
抑郁症实际上改变了患者的认知功能,它能损害患者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信息加功能力和做决定的能力,降低患者的认知灵活性和执行功能。抑郁症发作,患者自觉脑子反应迟钝,决断能力下降,甚至对日常小事也难以做出决定,致学习工作效率下降。
认知功能是一个独立维度的症状,并不是情绪恢复到正常,认知就恢复了。
一般来说,抑郁症对于认知的损害是在中重度、或者病程在慢性化过程中持续发作的会更大。
大量证据表明,认知缺陷不仅在抑郁症发作期非常明显,抑郁症缓解后依然存在。临床研究发现有85–94%的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症发作期存在认知功能障碍,39–44%的患者在抑郁症缓解后仍然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抑郁症会导致抑郁性木僵
抑郁性木僵是严重抑郁发作出现的一种症状,是抑郁和情绪波动所导致的一种行为和身体上的表现,患者会出现不言语、不饮食、面部表情固定、思维缓慢、情绪低落、经常保持一种姿势等症状,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可能受到影响。
抑郁性木僵状态,患者意识清醒,生命运行正常,但表现出主动性脑力和体力活动所需能量传输基本停止。
抑郁症会诱发患者施行非自杀性自残
当心理痛苦数倍于身体痛苦、无法释放、无法缓解时,如若身体的痛苦能替代心理的痛苦、反而感觉不到那么痛了,这时出现的自残行为就被称为非自杀性自伤。
很多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残行为,他们不是真的要结束生命,而是没有负性情绪的排解方式。他们在自残的时候,能够得到一种情绪的释怀。
抑郁症会诱发患者出现自杀意念甚至自杀
自杀的意识和自杀行为其实是不一样的。
抑郁的人往往会情绪低落、自责自罪,认为自己成了别人的累赘。
他们并不是渴望死亡,而是通过死亡来让摆脱痛苦的过程。
在中国自杀死亡者里,生前从他们有自杀言语的流露和线索,到实施行为,有20%的人不到两个小时。这个叫做冲动型自杀。
另外80%的人经历了一个犹豫的过程,我们叫做犹豫期。
如果抑郁症患者不是刻意想要隐瞒,我们仔细观察是能够发现一些他们的心理。毕竟他们从感到绝望到和实施自杀行为,是有一个过程的。
由此可见,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风险,危害远不止“情绪抑郁”这么简单。
因此,抑郁症患者及家属一定要切记注意,要积极寻求专业帮助,进行科学规范化治疗,并且自我积极进行调整,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