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抑郁症已经好几年了,当然,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症。我开始整体郁郁寡欢,对周围的人都充满着戒备,有意减少社交,甚至觉得和舍友一起都很不舒服。我是个从小要强的人,是个月考考不到全班第一就不高兴的人。10年里维持着别人眼里的优异成绩,直到顺利考上名牌大学,当我觉得即将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刻,却迎来了我的至暗时刻。
初进大学,一切的新鲜冲击着从小未曾离开三线小县城的我。同一县城出来的学长苦口婆心地告诫我说,到了大学,光成绩好不算优秀,你必须要有足够的社团经历,将来的履历才会漂亮。我不是个开朗的人,也做不到同时跟五十个以上的人交朋友,面试了校学生会和其他几个排名前几的社团,全部被刷。那时候我发现这个学校里多才多艺的那么多,比你漂亮的往往还比你家境好,这些不曾明言的标准再次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更可怕的是,这些差别不是你不够努力造成的,而是你的先天环境决定的。在我从小生长的环境里,成绩优秀足以成为让父母骄傲的资本,而在这里,所有人都是通过了高考认证的“学霸”,他们和你一样善于读书考试,甚至做起来比你轻松的多。
那一刻,我有点崩塌了,我意识到自己在这所学校只是微末的那一个,我需要比以前更努力,我需要在维持自己成绩的同时做好社团工作、学会更多的社交技能。大学以前我从不超过12点睡,到了大学熬夜却成了家常便饭,通宵才是你勤奋努力的证明。为了在社团更受欢迎,我努力装成一个性感开朗的人,从不黑脸,永远对人微笑,对所有工作积极接受,不管我是否有能力承担那份工作。第一次社团活动,我需要剪辑一个视频,现在谈起并不难,只是把几部电影的几个片段剪辑下来合成一个视频罢了,可那时候的我,电脑都是新买的一个月,word和ppt都尚不熟练,剪辑视频更是一窍不通。那个视频我做了一个星期,完成繁重课业的同时对视频剪辑软件从头学起,格式转换、合并,最后熬了两个大夜,还是请社团里这次活动的负责人帮我一把才完成。然而那次视频剪得并不好,最后活动上放到大屏幕上画质差不说,字幕还被挡了,总结会上所有参与活动的人都在批评这个视频,我的工作成了这次活动上最大的bug。
差距,明显的差距,我拼尽全力也难以赶上的差距,越来越压着我。我本来是完全不在乎外表的人,高考结束从一百三减到一百斤,漂漂亮亮地进了大学,却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迅速变胖。我就像一个精心打扮的公主,迅速被打成了丫头的原型,最后还要继续待在这满是小姐的房间。
发胖后的我更不愿意和人交流了,我在这个工科专业里活得愈发艰难。专业课对我来说越来越难,我把精力投在社团多一点,我的绩点就明显下降。男生都是视觉动物我一直都知道,在以前我还能仗着自己成绩好在他们面前挺胸抬头,现下却一点资本都没有了。我不敢和陌生的男生说一句话,课上分到一组的男生,我总觉得对方眼里有着嫌弃和不屑。我开始越来越自卑了。
我努力想要改变自己的现状,学习上不曾松懈,却有一种力气被抽光的感觉。投身网络,放纵吃喝,高卡路里的东西才能让我感到片刻的放松和快乐,看电影和电视剧的时光必刷题看书的时光快乐多了,不知不觉,我开始偏向逃避的人生。然而逃避,从来不能解决问题,知识点全部堆到考试周,魔*般的半个月虽能保我稳过及格线,我却再也拿不到高分了。到了大三,学业已然如此痛苦,想要出国的人已经开始考托福雅思了,保研*也开始做着最后的发力,而我在两年社团和学习的摇摆间发现,社团经历并不足道,成绩却沦为中下了,我两样事情都想做好,却一件也没做好。我的身材胖了又瘦,瘦了又复胖,管理身材也开始成了除了学业以外的又一大难题。我一直希望通过外表重新打开自卑的心理受到更多人的喜欢,可笑的是,当我离开学校,我在几年中陆续交下的朋友,最后都不剩下了。
我一直不知道自己在学校的种种,造成抑郁症的引发和加重,我最初的逃避,大四整日的昏昏欲睡不愿见人,减肥时的暴食催吐,对优秀的室友却对我的痛苦视而不见的憎恨,很多很多,都是抑郁的表现。那时候我讨厌雨天,讨厌寒冷,逃避周围人的目光,有陌生人来说句话都宛如惊弓之鸟,我不想跟人交流,觉得周围人都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永远无法超越周围优秀的人,觉得自己被整个大学的人都抛弃了,我希望把自己隐形起来,希望自己不存在。
后来的工作里,刷网页的时候知道了抑郁症,我依然不觉得自己是生这个病了。直到一天晚上,我哭着对家里人说:我累了,我觉得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我想从桥上跳下去。
回顾抑郁症的起源,好像自己是一个有一颗糖的孩子,来到公园发现别的小朋友都有四颗五颗的糖,心里想要更多的糖,最后却连仅有的一颗都弄丢了。
那时候的我二十出头,拼命想成为人群里耀眼的星,最后却连原本微弱的光都没有了。
现在回过头来,觉得那时该踏实点的,做好自己能做的,就已经很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