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计划#
6月25日晚,美团发布公告称,王慧文因个人健康问题,辞去公司非执行董事等重要职位,目前已离岗就医。
而就在前两天,知名财经博主叶檀,因辟谣“乳腺癌去世”登上热搜,这才发现,原来叶檀已经癌症化疗8个多月了。在最新视频中,她面容憔悴,没有聊工作,而是娓娓道来着治疗经历和生命感悟。
病去如抽丝,原来生命是如此脆弱,每个人都一样。
曾经那些勇立潮头,引领风向和趋势的风流人物,如今在时代的滚滚洪流和必经的生老病死面前,都是一样的渺小和脆弱。
更何况,那些毕业即失业的年轻大学生们;那些背负着房贷车贷,却不知道裁员和明天哪个先来的职场打工人;或者是,那些顶着40℃高温还在争分所秒的外卖骑手们......
在整个生存环境愈发艰难的今天,“卷”真的还有必要吗?努力还有价值吗?曾经大众追捧的世俗成功,真的值得羡慕吗?我们又是为了什么在工作、在生活呢?当下,追求幸福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本文,笔记侠将深度探讨如今生存环境下,面对职场、生活的压力和困境,我们究竟该如何化解?
我们该如何追求生命的价值,以及自己的幸福和存在的意义。
一、往里走,安顿自己的内心
现代社会中,人的处境都发生极大变化。
有些人工作很忙,社交圈和活动排的满满,或者疯狂学习考证来填充生活。
而当冷静下来时又感觉自己像个空心人,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如何改变,甚至怀疑人活着到底在追求什么。
他们或许衣食无忧,工作体面,甚至过着别人羡慕的生活,却觉得人生似乎无意义。
而这个世界仿佛越来越盛行躺平风和享乐主义,因为觉得一切无意义,所以得意时须尽欢,失意时消极躺平。
结果躺平又躺不平,尽欢也尽不了,内心挣扎而矛盾。
我们是让惯性作用继续行进,还是加以匡正?又该如何对抗这种虚无感呢?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内心已背负了太多世俗的价值观、大道理以及好坏、善恶、对错的标准。
很多时候,恰恰是这些观念和规条限制了我们内心的自由与安宁。
1.接纳和认可自己
你是否被周围人的声音干扰过?被吐槽性格、能力、喜好等,你是否对别人的评价耿耿于怀,甚至产生过自我怀疑和否定?
马克·吐温说:“每个人都是月亮,总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人看见。”
实际上,我们的每个缺点背后都隐藏着优点,每个不完美都可能对应着一个生命礼物:做事温吞可能对细节要求更高;胆小怕事能让你躲过飞来横祸;喜欢出风头总能冲在前头解决问题;泼妇行为在有些场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所以,不完美面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真心去拥抱它,不要过度自我否定和怀疑。
我们学会了接纳和拥抱自己身上的不完美,让各种可能性和谐共存,才能发掘这些不完美特质的积极内涵,让内心世界复归于平衡状态。
正如乔布拉所言:“只要我们不对自己和别人妄下判断,自然能迎来心灵的宁静。”只有在这种宁静中,我们才能聆听内心深处传来的声音,那是我们至高的智慧。
2.接受不可得
纪伯伦说过:“这个世界有两种痛苦,一种是野心还没实现的痛苦,还有一种是野心成就后的无聊。”
很多成功的和正在追逐成功的人,他们都在这两种痛苦中双向切换。
所以有人说:真正能够带给我们宁静的是我们内心的原则。
就像多年前,当孔子绝粮于陈蔡,七天没有饭吃。外面有暴徒袭击,但孔子依然弦歌不断,依然给学生讲课,因为他要告诉他的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境下都应该临危不惧、泰然若处。
多年后,当22岁的苏轼高中进士,他给主考官梅饶臣写了一封信,叫《上梅直讲书》,引用了孔子这个典故:不容然后见君子。他有大好的前途,春风得意,他并不知道等待他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世界接受不了我们的理想,这真的是我们的问题吗?为什么不能是世界的问题呢?
3.回归初心,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许倬云说,“存在于这世界上,你要有尊严,不要委屈自己去求取荣华富贵,甚至只为了求取一个更好的待遇。
假如你的兴趣不在做医生,你不要勉强自己学医科;你的兴趣在学文学,即使你可能生活得穷一点,也要想办法坚持自己生命发展的方向。”
人生的意义,也在于你想赋予它什么意义,这就是你跟别人的不一样,独一无二。
你想悠然自得无视世俗,那就是你生命的意义;你想济世悬壶助人为乐,那也是你生命的意义;你想报效祖国建功立业,那也是你生命的意义。
做自己有兴趣的事,听起来是件抽象甚至奢侈的事,但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