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丧丧的李雪琴为什么她可以让别人快乐,
TUhjnbcbe - 2023/8/18 21:42: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200114/8061710_0.shtml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200114/8061710_0.shtml

01.有人即使名利双,也不快乐

最近,李雪琴彻底火了。

从来没有说过脱口秀的她,却在《脱口秀大会》中一路披荆斩棘。

以第一名的成绩冲入决赛,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李诞夸她天赋异禀,大张伟对她竖起大拇指,*也对她也喜爱有加。

不仅在比赛中毫不犹豫地将手里的5票全都投给了她,

近期还特别邀请她参加了由张艺谋监制,

在央视直播的,《我和我的家乡》豪华版首映式。

可见,她有多火。

以前提到李雪琴,大家只知道她是被吴亦凡“宠幸”的幸运儿。

但这次脱口秀大赛,却因为她的“好笑”,让大家重新认识并喜欢上了她。

比如刚上节目,她就开门见山,说“我是网红,我是来进货的。”

背负着使命,务必将现场脱口秀演员的段子都抄走。

说其他选手因为想赢,争相选自己做PK对象,

她很激动,因为“从来没被这么多男生竞争过。”

吐槽工作时老板天天给她“画饼”,说这次参加脱口秀比赛是被老板逼的。

没想到来到这,李诞也夸她天赋异禀。

舞台上的她,似乎很懂得把控节奏,制造笑点,逗大家捧腹大笑,让众人快乐。

然而舞台下的她,能再次刷新你对她的认识,宅而无趣,长期生活在闷闷不乐之中。

她坦言从来不会拒绝别人,宁可亏待自己也要让别人高兴,希望所有人都满意。

别人觉得她搞笑的时候,其实她自己一点都不开心,

那些评论下的大笑的表情,才会让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生活中她的朋友也很少,大多数情况下她常常一个人宅在家里打发时间,

因而坏情绪都得靠自己排解,无处宣泄。

甚至有投资人给了她万,并没有定任何回报条款,

只是说,希望这笔钱可以让她快乐一点。

02.李雪琴不快乐的根源

按照普通人的想法,如今名利双收的李雪琴实在是没理由不快乐。

那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今天的她为什么还是不快乐呢?

首先,从日常行为来看她绝对属于一个深度讨好型人格。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呢?

是指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最大的特点就是害怕起冲突,因而刻意迎合他人,掩藏自己的感受。

具体表现为:凡事都从自身找原因,不会拒绝他人,

压抑内心的需求,边界感弱,是他人眼中的“老好人”。

也就是说,讨好型人格的人完全没有自我,活在别人的眼中,以“虚假自我”示人。

他们的快乐源泉,取决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满意度,

当别人有不满,他们就会有深深的负罪感。

然而内心的真实自我被压抑的久了,会突然蹦出来和虚假自我打架,

导致内心内耗严重,长期生活在矛盾当中,痛苦不堪。

来看看李雪琴是不是这样。

有次采访中,李雪琴说自己最近特别痛苦,原因是“特别不会拒绝别人,

然后什么都答应,导致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越来越在乎别人的评价,特别怕别人骂我。”

这些话翻译过来,意思是说我很痛苦,

我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感受之上,导致了没办法做真正的自己。

我太在乎外界的眼光,但其实我渴望做真实的自己,

因而活的拧巴,心力憔悴。

主持人说:你为什么有一个中年男人的心态,睁开眼睛好像周围的人都要依靠你?

李雪琴说:对,我事实上就是这样的。

李雪琴之所以觉得周围的人都要依靠她,

是因为她始终把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第一位,没有自我。

所以很多时候放大了自己的责任感,其实是没有边界感的表现。

主持人问:你觉得自己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李雪琴答:根源是我的目标和我现在做的事不自洽,

解释说拍纪录片或做访谈类节目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个解释,其实就是,真实自我和虚假自我的矛盾。

虚假自我说,别人都说你有喜剧天分,

你看无论是做网红还是脱口秀你都红了,趁着这个势头赶紧加速前进啊。

真实自我却说,虽然我现在已经红了,

但是这并不是我真正喜欢和想做的,我想放下成绩,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于是两个自我不断打架,内心不断挣扎,当然会感觉痛苦不堪。

其次,李雪琴十分自卑,看问题很悲观,把自己也常常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

即使是北大毕业,她却觉得自己仅仅是擅长考试,

在抖音上成了网络红人,也还是认为自己迟早要凉。

总之,她看待问题始终保持在悲观的角度,给人一种很“丧”的感觉。

心理学认为,自卑其实是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责备。

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攻击,因为道德的约束,他们不能攻击别人,所以只能攻击自己。

这导致她用消极的态度看待自己和世界,凡事往坏事想,

自我价值感低,非常容易陷入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漩涡中。

别说快乐了,能好好活下去也成了一种目标。

大学期间她已经患上了抑郁症,并且有了自杀的念头,工作后还真的自杀过一次。

李雪琴的口头禅是:这事不行。

去年李雪琴其实已经收到了《脱口秀大会》的邀约,但是被她拒绝了。

原因是当她看到《脱口秀大会》第一季的冠*庞博,都未入选。

立即断了参赛念头,“我去参加个屁啊,连庞博都上不去台了。”

看,自卑的人就是这样轻易否定自己,因为她内心深处不相信自己能做好任何事情,

哪怕机会摆在眼前,还是自认为配不上。

她曾录过一个短视频,讲“我想整容”,讲着讲着就要落泪。

因为她觉得自己之所以被喜欢,是因为大家认为这个女的“彪,虎,长得也不好看”。

大张伟夸她:“有些人入行时间长了,只有经验,没有才华。

你现在没有经验,都是才华,所以现在是你最棒的时候。”

这时,李雪琴发了一条微博:可别夸了,我没那么厉害,苟住就不错了。

这话还真不是谦虚,而是她的真实想法。

世界未曾改变,对于乐观的人来说到处都是色彩。

但是对于悲观的人来说,世界只剩下黑白色,活着的每一天反而像是苟且偷生。

再次,李雪琴几乎没有朋友,

这导致她不能及时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悲伤,看起来很孤独。

人类是群居动物,天生有分享的意愿,

特别是有难以言表的快乐和痛苦,算是宣泄情绪的一个出口。

但是她这一块也是缺失的,所有的负能量只能靠自己消化,

这需要强大的内心,否则只会被反噬。

以她目前的状况来看,她已经被负能量反噬了。

03.童年不幸的人只能制造更多不幸

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她。

我们以为她讲的是段子,其实她只在假装风轻云淡地在复述沉重的人生。

童年幸福的人能制造更多幸福,童年不幸的人只能制造更多不幸。

很不幸,李雪琴是后者。

初三那年,她的父亲生意失败,欠下巨额债务跑了,李雪琴和母亲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

母亲把这一变故归结到她身上,情绪不好,就向她发泄,她总是小心哄母亲开心。

因为琐事被母亲骂,她反过来还要安慰母亲。

同时她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每次考试都必须考第一名。

因为她不想让人家说,“完了,耽误这孩子了。”

尤其是不能让母亲有这种感觉,否则母亲该崩溃了。

巨大的压力,导致她敏感而脆弱,经常跑出家门就哭,

在外面哭完,还要回家像没事人一样安抚母亲。

正如她在《脱口秀大会》上调侃自己所说:“我妈是我带大的”。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她开始变得没有自我,永远活在他人期待的目光中。

心理学认为,讨好型人格和早年的创伤经历有很大关系。

内心里,讨好型人格的人是渴望被关心和关爱的,但因为缺失了太多关心和爱,所以用讨好的方式获取他人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丧丧的李雪琴为什么她可以让别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