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深到骨子里的自律,是做好这三件事
TUhjnbcbe - 2023/8/6 20:52:00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

当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时,莫言却说自己更喜欢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

《晚熟的人》是莫言获得诺奖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中大多数都是他的亲身经历,

他是个会说故事的人,通过小说中的故事,他向我们传递着温暖与爱。

《晚熟的人》深到骨子里的自律,是做好这三件事

有人说:“自律者出众,不自律者出局。”

一个人如果自律性差,总是被情绪所左右,被惰性所控制,那么,他就是不自由的,必然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真正厉害的人,能够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用理性控制自己的行动,用意志克服自己的惰性。

一个人深到骨子里的自律,是做好这三件事。

不与低层次的人争辩

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

可是,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时候即使我们再有理,也改变不了什么。

为什么呢?

道理,只能是说服讲道理的人。

不讲道理的,有两种人。

第一种人,是听不懂道理的。

与这样的人辩论,无异于对牛弹琴。再怎么争论,也是徒劳的。

第二种人,是装傻的人。

他们明明知道自己不对,但他们还是会“指鹿为马”。

正如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你也永远无法说服一个“装傻”的人。

一个人不成熟的标志,就是执着于“对错”,总是希望用自己的对,来纠正别人的错。

“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与井底之蛙辩论,是自己不够明智;

与“装傻”的人辩论,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不跟亲近的人发脾气

一个人最真实的教养,体现在和亲近的人的相处中。

有的人,对外人彬彬有礼,对亲近的人,却是恶言恶语。

问他为何如此,他便回答:“跟外人发脾气,外人会计较;跟亲近的人发脾气,亲近的人会包容。”

有人说:“发脾气是本能,忍住脾气不发火,则是本事。”

一个人,如果总是把坏脾气,肆无忌惮地发到亲近的人身上,那么,他便是自私的。

发了脾气,他自己心里痛快了,却会让亲近的人,受到伤害。

对亲近的人,我们更有义务去善待。

如果总是仗着亲近的人,不会离开自己,于是就肆无忌惮地伤害对方,那么,再亲近的人,也会在一次次的伤害中,变得疏远。

任何关系,都是需要经营的。

用温暖、理解来经营,关系会越来越融洽;用戾气来侵蚀,关系则会越来越不堪。

亲近的人,是我们的避风港,而非我们的情绪垃圾桶。

把亲近的人,当作避风港的人,会获得温暖与依靠;把亲近的人,当作情绪垃圾桶的人,最后,只会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不与自己较劲

古语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很多时候,我们的烦恼,不是源于外界,而是源于我们的过度敏感。

别人的一个眼神,自己也要反复思量;别人的一句无意间的话,自己也要细细琢磨。

结果,让自己忧虑重重,身心俱疲。

这便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了。

很多芝麻绿豆的事情,别人根本就不会在意,自己又何必如此纠结呢?

这世间很多事情,我们是想不通、想不透的。

如果非要去较真,那么,就只会让自己在痛苦、纠结中徘徊了。

一个人,有多大的能耐,就用多大的能耐,不必苛求自己。

如果只有十分力气,非要使十二分的力气,那么,就只会让自己累垮。

不与自己较劲,善待自己,是一个人最顶级的善良。

结语:

王小波说:“我要爱,要生活,我要为自己负起责任。”

一个人,只有先为自己负起责任,才能为他人负起责任。

自渡者,方能渡人。

莫言的话总是这么精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从而写出戳入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赢得我们的共鸣,他的小说才能受到众人的崇敬与敬仰。而写到这儿,我也很有必要给大家推荐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众所周知,莫言是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诺奖分量不小,莫言能够获得,足以说明实力。但实力是要靠作品说话的,我们普通人大可以买他的作品来见证一下。但在我看来,莫言确切是个大师,比如说,上面的文字,便是好的佐证。

大家信我的话,不妨读读他的新作《晚熟的人》,这比他之前的小说更经典,里头描写的人性更深邃。因为这是一本他打磨了八年的小说,当中写的又是他回到老家后的种种经历,比如说表弟的妒忌打击与迫害啦,在村里大肆传播他的谣言啦,莫言伤痛地接收这一切,却以文学的形式表达在了新作《晚熟的人》中。

《晚熟的人》是一部读懂人性的佳作,莫言为何花费了八年时间才将其完成?全在于莫言费了许多心血与精力,越是荣获此奖,越是在乎质量而非数量;也可以说,莫言将自己大半辈子的人生智慧与阅历全然写在了书中,毫不吝啬地跟我们分享。细细思索,我们每个人都可从书中学来智慧,都可将人性给研究透彻。

《生死疲劳》:诺奖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蕴含着能让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秘密的小说,这是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他用各种幽默风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通过转世轮回的方式,用动物的视角去写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人们细致入微的生活习惯跟社会风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莫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并不一定会的诺贝尔奖,当莫言用魔幻现实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地对人性的探索来讲故事后,他就成为了世界级作家。

如果感兴趣,点击下面商品卡,即可购买: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到骨子里的自律,是做好这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