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大四的学生找到了我,跟我倾诉了一下她最近遇到的困苦,希望我能给她一点建议和帮助,更快的从这个禁区走出来,她的情况我大概整理了一下:
金坤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大四的学生,面临毕业后未来职业规划的抉择。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对自身“不自信”的心理排斥是否也可能是种强迫症?我很喜欢心理学,在了解过很多心理知识和进行自我察觉后,我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和自己做到和解,反而是思考过多后有很多侵入性的想法在打乱我的生活。
从大三以来,我经历了两次失恋(包括初恋),曾经在大一大二培养起来的自信心被打击得荡然无存,以至于我现在已经习惯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都再三思考,思考到最后告诉自己不要做,不要出现在大众面前,不要成为突出的那一个人,这样才会让我的心态保持在一种平稳的状态。
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我现在接触任何一个人之前都会判断ta是否喜欢我,如果不喜欢我,那我会选择小心翼翼地相处,甚至对这个人产生恐惧,不能和ta单独相处。
和有趣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会被各种“我是不是说话太无趣了”“ta是不是已经不耐烦我说的话”“如果有第三个人出现我是不是一定是被忽略的那个人”这样的想法充斥着;和优秀自信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会解读ta脸上的表情,ta的一个眼神或者一个语气都可能让我不再说话,不再与ta直视。
所以我现在很怕认识新的人,很怕和好朋友之外的人接触,我总会觉得自己在不断地被嫌弃。曾经我以为我的前男友可以接受我的不自信,但后来他发现我其实很不自信的时候就开始不再那么感兴趣。
我的父母一直期待我变得更好,我总是像补漏洞一样在每次他们提建议的时候尝试去改变自己。在没有达到预期的时候,我总会有一种愧疚感,这种愧疚感似乎成为我生活中的常见心态。
也有很多人都说要接受自己,可我总觉得这是个悖论,因为接受自己是为了让自己心理更舒坦,而不自信其实是一种心理不舒坦的表现,那我要怎么样才能接受一个不自信的自己呢?
如果我接受了这样的自己,任由自己不断地自我怀疑、与别人相处时谨小慎微,我又怎么做到接受自己之后的快乐和舒坦呢?请问我该怎么走出这样的思维怪圈?以及如何接受自己的“不自信”并且让“不自信”不会影响到我的正常生活。
回复:
首先,不自信会给你带来这些危害:
1,容易产生更多负面情绪
缺乏自信的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爱情里的常常会感受到更多的负面情绪,比如沮丧、自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觉得自己会失败,觉得前任不会和自己复合,所以对很多事情感到恐惧或焦虑
在工作的时还没开始就担心自己会失败;而一旦出现什么差错,又容易觉得罪疚,觉得是自己造成的,让别人失望了,最后可能感到自己不受欢迎、被孤立,像人群中的异类。
2.想逃避,将自己藏起来
缺乏自信对实际行动也有明显的阻碍,其中最典型的状态就是逃避心理和行为,分手后,尽可能避免与外接触,失业后,总是各种埋怨,哀叹等等
比如经常一个人偷偷躲房间发呆、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对结识新的朋友充满不安,对新的工作机遇无法很好地把握,总是想要躲在自己已经习惯的生活环境中,使得自身的行动力大大下降。
3.在生活中会不断妥协
平时生活中缺少关系中的自我肯定,让不自信的人不敢表达真实的需求和想法,他们害怕自己的想法会收到负面的评价,所以在生活中常常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满足对方的需求。
以为这就能令双方都达到一个理想状态,即便心中早已疲惫不堪,他们也很少表达自己的情绪,而这些情绪积压在内心又对自己的生活造成进一步影响,从而影响他人
不知道你有没听过小泽征尔的故事: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指挥家。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小泽征尔稍做准备就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
突然,他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一点不和谐,开始他以为主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但仍觉得不自然,他感到乐谱确实有问题。可是,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都声明乐谱不会有问题,是他的错觉。
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界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话音刚落,评判席上那些评委们立即站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判断,因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是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在三名选手中,只有小泽征尔相信自己而不附和权威们的意见,从而获得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在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近在咫尺,并不是成功不肯垂青我们,而是我们易被环境左右,惯于附和,缺乏主见,最终放弃自己的正确判断的缘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信是获取成功不可缺少的素质,而掌握相当的知识和经验,则是树立自信心的必要前提。
其次,如何医治受伤的自信?
更爱自己
如果对自己一直持有负面评价,我们就很难真正建立自信。为了变得自尊,要学会了解真实的自己。在对自己做出评断之前,不如更仔细地观察自己。
或许,我们就能发现自己身上未曾了解的一面,以及自身的复杂性。以至于更容易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这会减少和避免在生活中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敢于行动
选择一件自己更可能擅长的事,在思想上弱化失败的可能性与严重性,你就可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更容易获得成功。在成功之后,自我价值感得到提升,你就可能获得更强的动力,这会让你面对事情更有信心。
比如失恋后,你想和前任复合,挽回的时候就不要想着一蹴而就,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比如已经拉黑了的朋友可以先定个小目标,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办法先加回联系方式,当你成功加回前任的联系方式,那时的你肯定会有这种想法,挽回前任其实也不是很难。
相反如果你总是想着,几天或者一个星期就加回前任的联系方式和复合成功,失败后难免会会变得忧心忡忡,觉得为什么挽回前任那么难啊,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啊。
最后,金坤老师想说的是:比起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