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空巢忧郁症子女们请给老人更多关爱
TUhjnbcbe - 2023/7/29 21:03:00

★症状表现

空巢抑郁的人精神易兴奋也易疲劳。易兴奋主要体现在:联想与回忆增多,思维内容杂乱无意义,感到苦恼;注意力不集中,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对外界的声光等刺激反应敏感,情绪易激怒。精神疲劳主要体现在:脑功能衰弱,有时伴有躯体疲劳,常常情绪不良,如烦恼、紧张,甚至苦闷、压抑,休息后不能缓解;看书就打呵欠,脑子里杂乱无章,昏沉沉的,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智力、记忆力下降,近事记忆减退,远事记忆相对保持较好,思维缺乏创造性,但是对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影响较小。

★心理案例几年前,李平的父母相继退休,两人赋闲在家,帮着李平的哥嫂带孩子,李平在本地上大学,逢周末便回家,全家三代同堂,可谓其乐融融。去年,李平毕业后去了西北一座城市,几乎与此同时,哥嫂被公司派驻到外地,刚上小学的侄女也被他们带走了。按理说父母辛勤操劳一生,完成了社会工作和养育子女的任务,是该轻松愉快地享受晚年生活的时候了,可是自从李平他们离开家后,母亲便思维迟钝,郁郁寡欢,成天愁眉不展,闭门不出,也不同亲友往来。一向生性乐观的父亲参加了不少社区里的老年人活动,建议母亲一块参加,可母亲从来不去。父亲打电话告诉李平,说母亲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日三餐随便凑合,也不太搭理人,时常自个唠叨说别人对她冷淡,这个世界上人情冷漠,孤苦伶仃地活着没有什么意思……★心理诊治

李平的母亲很可能是得了“空巢忧郁症”。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年后从父母身边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就像小鸟长大展翅高飞,巢穴中没有了待哺的雏鸟一样。“空巢”老人通常容易感觉孤独,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情绪不稳定,易激怒,控制能力差,动辄大发雷霆,或易哭泣,负面情绪占主导,经常产生抑制、疑病、孤独感、空虚感和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对外界事物,对他人情感日渐淡漠,缺乏兴趣,不易被环境激发热情,可能出现消极言行。他们通常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子女离家之后,父母从原来多年形成的紧张而有规律的生活,突然转入松散的、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他们无法很快适应,进而出现情绪不稳、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等。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对自己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状态,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和行为。受“空巢”应激影响产生的不良情绪,可导致一系列的躯体症状和疾病,如失眠、早醒、睡眠质量差、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心慌气短、消化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等。患有空巢忧郁症的老年人应该重新调整自己的生活重心和生活节奏,建立新的生活规律和情感支持系统,广交朋友,或根据自己的爱好培养多种兴趣,如养些花鸟虫鱼或者宠物,使自己的心态保持稳定。另外,做子女的也应多关心老人,常打电话,常回家看看,亲情的抚慰对“空巢”老人的健康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哪怕聊聊生活上的琐碎事,请教些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等等,也会让老人渐渐开朗起来。

空巢综合征的预防很重要。父母对子女离家独立生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有思想准备,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不要总是围着孩子转。孩子离家后,父母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如练习书法、欣赏音乐、适度的体育锻炼等,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有助于排解心中的孤独和思念情绪。夫妇之间要相互给予对方更多的关心、体贴和安慰,建立新的生活规律和情感支持系统。对较严重的空巢综合征,如有严重的心境抑郁、失眠,存在多种躯体化症状,有自杀观念和行为者,应及时寻求心理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切不可讳疾忌医,延误病情。

1
查看完整版本: 空巢忧郁症子女们请给老人更多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