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大家多喝点,尽兴……啊!”
正在席间敬酒的新郎,刚刚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却突然惨叫一声,倒在了地上。在场的宾客们一阵大乱,新郎的父亲赶忙上前查看,只见新郎七窍流血,身体不断抽搐,很快就一命呜呼了!
年6月,刚刚从河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退休的教授杨重风尘仆仆地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湖南,他这一回来,乡里乡亲们是夹道欢迎,场面十分热闹。串了几天门之后,他想起了一个老朋友,这位老友曾经说过,当杨教授退休归乡之后,他会来湖南和杨教授下一盘棋。杨重是个资深棋迷,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事。所以他借着去省城探亲的机会,给老朋友打了一通电话。没想到一天后,这位名叫岳峰的老同志就赶到了湖南,两人见面开怀大笑。
杨教授也是好客之人,直接让家人给老岳腾了个房间让他住了下来。两人一天切磋数盘棋,除此之外就是喝茶叙旧,三天的时间一闪而过。老岳说自己就请了几天假,还要回局里办事。老杨自然是极力挽留,就在这时,杨教授堂弟的小儿子送来了喜帖,说自己的哥哥明天大婚,让杨教授一定得捧场。老杨一听喜上眉梢,连忙拉着老岳让他一起参加婚礼,沾沾喜气。岳峰本来还想推辞,但是见杨教授盛情难却,便点头答应。
第二天一早,杨教授准备了礼物,和老岳一起有说有笑地来到了堂弟家。大老远就感受到了人声鼎沸,十分热闹。两人刚迈进门槛,堂弟两口子就迎了出来,杨教授做了简单的介绍后,两人被让进了内堂。此时的新郎已经去接亲了,老两口正好能缓口气。闲聊期间,老岳听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次婚礼的形式是哭嫁。
哭嫁这种婚礼习俗,在湘西十分有名,其形式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据说有一个大户人家,家中的老员外在原配病死后,又娶了一房媳妇。那年原配的女儿只有十二岁,这个继母嫁入家中后,对继女十分苛刻,常常因为一点小错就非打即骂,继女也只能忍气吞声。一年后,继母生了一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自然对继女的态度就更差了。一晃六年过去了,继女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这个继母为了赶紧把她赶出家门,就草草给她说了个媒,嫁给了乡里一个屡试不中的穷酸秀才。出嫁那天,继母更是一路嚎哭,净说一些不吉利的话,她的这种表现让街坊四邻都非常厌恶。没想到新媳妇过门没多久,穷酸秀才就中了个探花,从此平步青云,小两口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所谓风水轮流转,到了自己女儿出嫁的时候,继母为了钓个金龟婿,就给女儿找了乡里的一个土财主的儿子。本以为后半辈子能指着女婿吃香的喝辣的,没想到这个女婿是个败家子,婚后没两年就败光了家财,小夫妻俩天天吵架,女婿一气之下给了妻子一纸休书,妻子因为受不了打击直接上了吊。正所谓枯树偏逢连夜雨,由于家道中落,同一年自己的老伴也因病去了世,继母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天天以泪洗面。继女听说后动了恻隐之心,就将继母接到了京城居住。当时乡亲们都劝她,说当年你出嫁时继母说了这么多坏话,你不需要管这种人的死活。继女则认为不然,她说这是因为继母当年舍不得她走,才会在婚礼上大哭,自此“哭嫁”这种形式便流传了下来。
而哭嫁传到了现代,已经变为了一种哭唱的艺术形式。新媳妇要哭,媳妇她妈也要哭,自打上轿之前就开始哭唱,当然是由女儿主唱,母亲和姨母们合唱,哭唱还要有一副好嗓子,否者看热闹的街坊四邻会笑话,唱得好大家则会喝彩。
杨教授和老岳都对这种婚礼形式很感兴趣,就和堂弟夫妇聊起了哭嫁的历史。一晃到了晌午时分,就听得门外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迎亲的队伍已经回来了。四人起身出门,新郎纵身下马,从轿中请出了新娘,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家中见了父母,拜了天地,礼毕后大宴开始。开席没多久,新娘回后屋换衣服,新郎就来挨桌敬酒,却没想到刚敬到杨教授他们这桌,新郎一杯酒下肚,立刻就惨叫一声跌倒在地!杨教授堂弟连忙扑过来查看情况,但新郎从*发到死亡,仅仅过了十几秒钟!
众宾客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到后房一声惨叫,嘴角流血的新娘踉踉跄跄地从房间里跑了出来!离她最近的一位宾客好心站起来扶她,却被新娘瞬间扑倒在地,并狠狠地咬住了他的脖子!周围的人看得真切,新娘是在吸他的血!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