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龙爱任关于隔离
TUhjnbcbe - 2023/6/23 21:02:00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880974.html

龙爱任

关于隔离

导读

1文案缘由

2写于三万英尺高空的文字

3隔离期的思维

4如何应对隔离期

5文字字,阅读需要5分钟。

6歌曲Withoutyou

文案缘由

本来设定好的文案提纲,突然看到疫情反扑,而且波及的是几个超大城市,深圳,东莞,上海…我突然有了莫名的心疼。因为这几个城市都有我的朋友,更甚者,我的故友出差被留在海南,从年后到如今都没回去过深圳,深圳不让回,就在海南就地办公。估计他是有多想他的孩子,是的,成年人的不易都属于云淡风轻。那我就用大脑回忆在去年我的城市暂停一个月我的各种心理生理的适应。如此用文字记录,也许多年后再看回来大脑和身体才会有些许记忆。提醒我珍惜。

写于三万英尺高空的文字

这段是飞机下行时候,内心突然的高处,自由与我们而言是有尺度的,冒险获取自由,自律获取自由。都是价值观的选择,都没有错,最怕冒险的人和自律的人互为劝说,让对方认可自己。那么这是道德绑架,少了尊重。我尊重冒险的人,更尊重自律的人。我是后者。

反而在这个长期单一的空间中可以幻化出很多自由,只不过比例比之前的自由缩小了很多而已。

长达两次的居家隔离,让我对自由有了更多的感知,敬畏和感谢。敬畏在单一范围不断让我的自由扩大,感谢,因为有着和自己一样守秩序的伙伴。给我了空间获取更多的自由。

隔离期的思维

悲观主义

我有一个认识比较多年的朋友,抑郁症,做什么事情总是会切换到死亡,注射疫苗都怕自己挂了,其实所有生命的长度都是有一个尺度,那么容易的消失那呢?

乐观主义

我在隔离期间就是典型的乐观主义,总告诉自己明天就可以了,其实还是熬了一个月,经过两次,我就知道就是一个原理,斯托克代尔悖论。能怎么样呢?该干吗干吗!

既不悲观也不乐观。

如何应对隔离期

两次被隔离的经历告诉我,一定要做好心理和生理的建设。毕竟自由是未知,被困是现实。在现实下应该做点事情。这样可好:

保持一个恒定的运动状态

保持和朋友的对话

保持一个稳定的作息

保持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

保持一个恒定的运动状态

居家隔离或者酒店隔离是大部分人都有的经历,在固定的范围内,要找到健身会所的氛围,太难,除非像我这样身体记忆非常深刻的人群,所以,保持一个可以运动的状态。

我先说我的,我在隔离期间每天保持60-90分钟的运动时长,一三五瑜伽有氧,二四六小工具核心。这些是很多人不会执行的,毕竟这是反人性的。

如何顺应人性呢?

如果自己喜欢爬楼梯,跑步,举哑铃,练习卷腹,那就做吧,做了真的比不做的好,至少你有了出汗的经历,也就有了消耗的过程,过程真的比结果有意义。

保持和朋友的对话

我可能真的进入所谓中老年思维,今年开始一直在内心有一首诗环绕

北岛《青灯》

人在的时候总以为有机会

其实人生是减法见一面少一面

于是,我会尽可能和能够见到的朋友真实会面

,有些路我们一起经历走过,有一些共同回忆也足够了。即便有些人因为一些不同的原因

在不同的路口陆续下车离开了,那可能就是缘分开措出的另一种可能。能够见到对方,能够给予能量彼此,那也是一种幸福。

如果有幸,你我是朋友,如果你需要,我是可以接受你的视频邀请或者语音邀请,做为能量的互换。我一直在!

朋友也是生命长度中的风景。多好。

保持一个稳定的作息

我是一个什么都规律的人,有次我朋友说,你太无趣了。我当时深刻了一下,是的,人生一定是波动的,像我这样波澜不惊十年如一日的人,我的家人是很痛苦的。我儿子就曾经说,明天我想睡懒觉,你不要那么早叫我。原来我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我从此就尊重对方作息,这样大家相安无事。

话说回来,每个人生物钟如此不同,只要是自己的稳定作息,做为另一半的我们都应该尊重,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从时间节点上略有不同,但是大家的节奏是相通的。我们就不要用自己的道德判断认定对方。

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节奏作息,

我个人5:40-23:00,偶尔会有延迟早起。

你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生物钟的时间节点。作为自己一个规律的延续。

保持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

很多居家的人,可以临时线上延续工作,那就把居家的场所,演化成缩小版的办公生活场景。阳台书房客厅可以是办公室,接受工作氛围的专注,厨房客厅卧室一定是居家场景,接受舒服的生活。

我在居家隔离期间就和孩子划分了各自的工作区域,网课线上办公互不干扰,各自的娱乐时间,以及我做回家庭主妇的时间,人生就是如此,你不可能一直是一个角色,是多重角色的转换,家长,亲人,子女,领导,下属,友人。这样才丰富。

其实居家也是如此,多个场景的任意切换,多个身份的随意转换。别总端着一个状态,那是很可怕的。

两次60余天的居家隔离状态,已然掌握一些适应法则。多年后,往事只是回忆。写下如此种种,在多日后,多年后打开也是记忆的重启与封存。

期待你我获取更大的自由。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爱任关于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