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年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冷暖时光
TUhjnbcbe - 2023/6/6 20:37:00

近期《奇葩说》里有一期,辩论双方的议题是,中年人的崩溃,要不要藏起来?

中年人,崩溃,藏。

能够想到藏的崩溃,应该还不算崩溃吧。

再说,中年人如何界定?谁来界定?按心理年龄还是生理年龄?有些人,心理年龄一辈子都是未成年,而有的尚在青春,就已经成熟理智。

另外,什么样的状态,可以称之为崩溃?一定是哭闹或者癫狂?一定是让人看到的不常行为?

藏又是如何来说?是一个人默默消化承受?还是在当下的情况,隐忍不发?或者,找到知心好友一顿倾诉?

之于选手,话题自然是诡辩的,鸡贼的,当然了,这也正是辩论的魅力所在,在模棱两可里,找到一条通往一方观点的路。

回归到普罗大众,这个话题,却是没有正反方向,没有标准答案的,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崩溃原因不一样,表现不一样,而藏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正所谓甲之砒霜,乙之蜜饯。那些你认为的崩溃,在别人那里,或许,不值一提,那些别人的崩溃,在你这里,又或许是小题大作,没有一个人,能够对别人感同身受。

既然有泰山压顶岿然不动的神人,也就一定有相反的,山雨欲来人已惧的平凡者。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时刻,令人绝望而崩溃。

有人是因为事业,有人是因为感情,有人是因为孩子,有人是因为自己。

一、世界的悲喜,相通与不相通。

张爱玲在《天才梦》里写道:“我对色彩,音符和字眼,极其敏感”,在自已的世界里怡然自得。然而“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过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哪儿我还茫然。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

母亲*逸梵说“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她用了两年的时间,教张爱玲日常生活。最终失败。

这是一个母亲的崩溃和绝望。

在母亲看来,女儿张爱玲等同于一个弱智,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没有,那人生、生活乐趣,张爱玲是享受不到的,她的人生一点儿都不值得,还不如死掉。

在母亲与孩子的世界里,悲喜并不相通。那些在母亲看来,顶顶重要的事情,在张爱玲这里,该是无聊,无趣和无所谓。她在母亲不懂的世界里,活得怡然自得。她没有什么可崩溃的。那些她不会,不懂,不知的事情,是因为她的心,从不在那里。

想当初,母亲*逸梵拿着张爱玲借来的学费,上了*桌,对于从未为钱发过愁的她来说,那几百块钱,真不值什么,但这种对于女儿未来的漠视,尊严的践踏,张爱玲或许也是崩溃的,以至于临终前,*逸梵想见张爱玲,也被狠狠地无情拒绝。张爱玲把这种崩溃直接化成了冰冷,镶嵌在了骨子里。

彼此的崩溃,都显而易见。

在为人母亲这件事情上,我与*逸梵的悲喜是相通的。

许多个写作业的时刻,看着娃儿的状态,我的内心一片坍塌,也是崩溃的。她在马桶上看书,总也不出来;她边听故事,边写作业;她一会要喝水;她一会儿要吃东西;她用墨水涂指甲;她用颜料涂满桌子,本子,盒子;她拿着各式的小玩具摆弄。总之,在我看向她的时候,她没有一刻是在做我她此刻该做的事。

更令人绝望的是,她的作业,每天都能从放学一直写到睡觉,而且从不烦。

是我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年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冷暖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