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孩子讨厌理性说教,是因为他们需要通过不讲
TUhjnbcbe - 2023/5/29 21:49:00

科学、理性、客观的说服孩子不对吗?为什么孩子越大越不愿讲理?

乖巧的孩子会突然变得不讲理了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有些父母自认为自己对待孩子,很理性、很客观、很科学。遇见孩子的一些问题,习惯在书里寻找问题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他们很耐心的说服孩子,告诉他们如何正确的去做,为孩子分析其中利弊和对错。可孩子往往不领情,甚至有时候故意重复犯错,屡教不改简直不可理喻。学龄期儿童这种情况较多,往往被父母视为青春期叛逆。

谁不犯错,不讲理也是一种学习

青春期叛逆是孩子本能的学习方式——反事实学习(探索假如的世界)。

很多孩子,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明明知道父母说得对,就是本能的不喜欢按照父母说的去做。他们极端希望去尝试对的反面可能。我们通常称这种心理为叛逆。其实近期脑科学研究显示,青春期叛逆是孩子一种源自本能的学习——反事实学习。

幼儿期的对错好坏都是来自父母订立的规矩,幼儿其实不理解对错好坏这些抽象概念,只是为了生存而服从。到了青少年期,他们会尝试去理解事物的对错好坏,而通过尝试事实的反面,通过试错来体验对错好坏最有效。

当然,孩子不会尝试每个事实的“反事实”,他们只是在学习其中的因果关系,人类的知识源自类比,很多因果关系是触类旁通的。

探索是孩子的本能,不会只探索对的

想象一下:父母和老师都告诉孩子一些常识。但总会得到孩子的发问:万一(假如)…会怎么样呢?这时候,孩子就是在开始尝试探索假如的世界了。回想一下,是不是孩子在喜欢问万一(假如)的问题后,就开始逐渐不听话起来。

很多孩子不会满足于用万一(假如)的提问来探索假如的世界。孩子还会大胆的去尝试,去故意犯错,这是他们对错的本能探索。

比如,有一段时间叫孩子洗澡、睡前刷牙,孩子会故意不愿意,还会质疑为什么要天天睡前刷牙?为什么很多从小已养成的习惯突然会受到质疑,突然不愿意遵守了呢?这其实主因不是孩子犯懒,而是孩子重新开始思考规矩,试图尝试违背,以此来更好的理解这些规则。

上面是从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来分析孩子对理性的叛逆,下面我将在情绪方面告诉大家,孩子有多讨厌理性说教。

作为一个心理学爱好者,我很喜欢和孩子在一起,我听过很多孩子对父母的评价,评价最多的是孩子觉得家长越来越“无趣”。喜欢讲道理的父母最无趣。有的孩子会说,父母越爱讲道理,自己越觉得父母亲陌生和冷漠,不再爱自己。父母生气时,骂自己时,还能让自己感觉到父母爱自己,起码是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讨厌理性说教,是因为他们需要通过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