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苏麻喇姑只是个侍女,为何她去世后,康熙要
TUhjnbcbe - 2023/5/15 18:26:00
北京儿童医院痤疮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609/9044587.html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孝庄文皇后身边有一位叫苏麻喇姑的侍女,端庄美丽、才智过人,康熙皇帝喜欢她,想纳她为妃,苏麻喇姑执意不肯,康熙帝未能如愿,后来苏麻喇姑出家为尼。

苏麻喇姑和康熙之间真的有着缠绵忧伤的爱情故事吗?其实,历史上的苏麻喇姑确有其人,不过她比康熙大了40多岁,苏麻喇姑是康熙的生命守护神,是康熙一辈子都在感激的人,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而是有着浓厚的亲情。

历史上的苏麻喇姑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苏麻喇姑是后人对她的称呼,她的原名叫苏茉儿,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和康熙时期,大家称呼她的满语名字为“苏麻喇”,她逝世以后皇宫众人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受到众人尊敬的苏麻喇姑,在生前,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她有着不同的尊称,孝庄文皇后称她为格格(姑娘),顺治皇帝与她论平辈,康熙皇帝称她为“额涅”、“额娘”,康熙的众多皇子们,则尊称她为祖母,胤裪则尊称她为“阿扎姑”(姑母)。

从清朝皇室成员对苏麻喇姑的称呼中,可以看得出,虽然苏麻喇姑和皇室众人没有血缘关系,但是,皇室众人早已把苏麻喇姑当做皇室中的成员,虽不是亲人,更胜亲人。

漫漫历史长河中,宫女千千万,而能和太后情同姐妹,能和皇帝、皇子形同母子和祖孙,从宫女身份混成“大腕”的也只有苏麻喇姑一人了。

那么,苏麻喇姑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能赢得大家的尊重,使得在后宫的地位非常高呢?主要有以下依据:

和孝庄情同姐妹

苏麻喇姑是蒙古族人,出生于科尔沁草原上一个贫苦的牧民之家,虽然苏茉儿出生于贫苦之家,但是她美丽聪慧,远近皆知,因此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大约在她十岁那年,让她进府当上了贝勒寨桑的二女儿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这位二小姐就是后来有名的孝庄太后。

后金天命十年(年),布木布泰和皇太极成婚,苏麻喇姑作为侍女,也随主人陪嫁到了盛京,大清入关以后,跟随主子布木布泰进入皇宫,从此登上了属于她的历史舞台。

苏麻喇姑在孝庄太后的指导下学习了满语以及宫廷文化礼仪,不仅精通蒙文、满文和汉文三种文字,还擅长满文书法,苏麻喇姑以过人的聪颖,受到了主人孝庄太后的欣赏和信赖。

虽然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的侍女,可实际上,她俩之间,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主仆关系,苏麻喇姑和孝庄从小相伴,两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厮守长达六十余年,早已形同姐妹。

作为陪嫁侍女,苏麻喇姑更是孝庄太后深闺密友,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孝庄刚刚30出头,在长达44年的寡居生活中,长夜漫漫,是苏麻喇姑以一颗情感上同样欠缺的心灵安慰着她,可以说,苏麻喇姑不仅是孝庄太后无话不谈的心腹,更充当了孝庄太后倾诉衷肠的知己。

苏麻喇姑跟随孝庄太后的60年里,看着她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到太皇太后,苏麻喇姑始终以一位侍女的身份,和孝庄太后经历着风云变幻。

孝庄对这位跟随自己几乎一生的侍女,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也正因为如此,苏麻喇姑在后宫中的地位很高,非常受宫人尊敬。

参与了清朝官服的设计,也是满族女性旗袍的最初设计者

皇太极称帝以后,成了清朝的第一个皇帝,后宫里,有五位后妃受到了他的宠爱,其中之一是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四妃中,有宸妃海兰珠、贵妃娜木钟、衍庆宫淑妃、以及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在这五位后妃中,由于皇太极最宠爱的是庄妃的姐姐海兰珠,因此庄妃备受冷落,苏茉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想着帮庄妃做点什么,来摆脱庄妃失宠的局面。

机会总是有的,正巧当时皇太极刚称帝不久,从大金国变成了清朝,从大汗变成了皇帝,但是朝堂上的官服并不统一,清*府需要新的官服和妃嫔宫女服,于是下令让内务府设计出新的服装。

庄妃认为苏茉儿女红做得很好,心灵手巧,于是推荐让她参加制作官服以及嫔妃服,苏茉儿爽然答应,她有自己的打算,她一心为了主子庄妃着想,她认为自己如果参与进去,做得完美的话,是不是能引起皇太极的注意,继而让皇太极重新宠幸庄妃呢?

苏茉儿后来设计出的服装都有蒙古族的影子,保留了蒙古族服饰的特点,把蒙古服饰中的冠帽、袍服、靴子统统都融入到了官服和妃嫔宫女服的设计中。

苏茉儿设计的清朝官服主要以骑马装为原型,配以坎肩、窄袖、束腰等设计,其版式、图案、衣料、美观等方面在各个朝代中算是上乘之作,对于没有受到过正式教育的苏麻喇姑来说,能设计出如此精美的服饰,说明她确实有天分和才能。

当然,令皇太极称赞的是,苏茉儿对皇帝穿的服饰的设计,头上的通天冠,金光闪闪,非常耀眼,皇帝的朝服,苏茉儿选用*色为主,中间拆杂一些明*色,朝服上选用了代表着天子的龙纹,一切都在昭示着九五至尊的威严和气派。

皇太极龙颜大悦,果然翻了庄妃的牌子,对苏茉儿大加赞赏,连连称赞苏茉儿为后宫中的才女,皇太极在年的5月15日,顺利举行了自己的皇位大典。

在那天的皇位大典上,苏茉儿设计的龙袍成为了万人瞩目的焦点,因为苏茉儿在服饰礼仪文化有着相当当的造诣,皇太极下旨册封她为“女秀才”。

不仅设计龙袍和官服,苏茉儿还设计了妃嫔宫女的服装,其中妃嫔服装也就是现如今我们所穿旗袍的原型,因为是旗人穿的袍子,所以命名为旗袍,即使清朝灭亡后,旗袍仍然深受大家欢迎,不得不说,苏麻喇姑若是活在今天,必定是一位一流的服装设计师。

玄烨的启蒙老师

康熙帝玄烨生于顺治十一年,比苏麻喇姑小四十岁左右,所以玄烨应当是她的孙子辈,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只比康熙大十几岁,而且以姐弟相称,显然是违背史实的。

玄烨从两岁就开始跟着太傅鲁清一和苏麻喇姑学习满语等文化知识,平时还接受着苏麻喇姑和孝庄太后的言传身教,自小便和亲生母亲佟妃分开居住的玄烨,从苏麻喇姑的身上得到了一种久违的母爱,对她非常依赖,并称呼她为“额涅”。

然而,就在苏麻喇姑和孝庄太后一心尽力地想着打造一位未来的好皇帝的时候,年仅三岁的玄烨却生病了,而且患的是宫廷里谈“痘”色变的天花。

由于天花这种病在当时没有特效药,所以这种病还被称为“九死一生病”,在谈痘色变的氛围中,因为怕传染给宫里其他人,顺治帝下令即刻让玄烨搬出皇宫避痘。

当时不满两岁的玄烨,被迁往紫禁城外北长街路东的一所宅邸居住,看着高烧不退的玄烨,苏麻喇姑内心焦急万分,她开始四处找偏方,熬制各种草药给玄烨喝,并且陪玄烨散步、锻炼身体。

因为有苏麻喇姑耐心细致的照料,也因为那些偏方和草药,小小的玄烨竟然渡过了难关,身体开始好转,天花得到了治愈。

在那段最痛苦的日子里,玄烨因为有了苏麻喇姑,才没有感到被人抛弃的滋味,也从苏麻喇姑身上,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

不过,虽然玄烨的病好了,但是天花极易传染,为了预防病情复发,玄烨还是留在了宫外的宅院里,由乳母和保姆看护。

玄烨留在宫外的宅院,孝庄太后没办法在他身边言传身教,为了爱孙玄烨的启蒙教育,孝庄派苏麻喇姑每日前往玄烨宫外的居所,代替她对孙儿施教,充当孙儿玄烨的启蒙老师。

苏麻喇姑按照孝庄太后的意图,以未来皇帝所应该具备的品格和才学为标准,对小玄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小玄烨产生了喜爱读书和爱学习的旨趣,还对玄烨的生活习惯以及风度等加以严格训练,使之从小符合礼法规范,养成帝王之气。

为此,当时年已四旬的苏麻喇姑,每天奔波于慈宁宫和玄烨避痘场所之间,不仅对玄烨每日的饮食起居加以关照,更充当玄烨的启蒙老师,春夏秋冬,风雨无阻,在北长街上留下了无数个她的身影。

一年后,已经四岁多的玄烨,确定不再复发,有了免疫力后重新回到皇宫,而在宅院的那段日子,也成了苏麻喇姑和玄烨最温馨快乐并且值得回忆的一段时光。

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因患天花去世,虚龄八岁的玄烨继位,为了更好地照顾培养爱孙,孝庄将玄烨接入慈宁宫与自己同住,孝庄让苏麻喇姑照顾玄烨的起居以及读书写字。

根据《啸亭杂录》里面对苏麻喇姑的描述记载,玄烨年幼时,孝庄命她照料孙儿,“赖其训迪,手教国书。”短短这八个字,意味深长。

坐上了皇位的康熙,依然不改对苏麻喇姑“额涅”的称呼,苏麻喇姑手把手辅导玄烨学习满文,玄烨的满文字体舒展流畅,雍容大度,这都是在苏麻喇姑的精心教诲下,从小习练的结果。

可以说,玄烨童年时期孝庄对他的启蒙教育,基本都是苏麻喇姑进行的,玄烨幼年身心发育良好,为其后60余年的治国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千古一帝”的漫长历程,开端于苏麻喇姑的数年启蒙教诲。

抚养教育皇子胤裪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庄太后走完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以75岁高龄平静地离开了人世,突然失去相伴60余年的女主人,这给苏麻喇姑以巨大的精神打击,她几次想追随而去,但都被身边人劝阻而放弃,这时候的苏麻喇姑也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

康熙看到苏麻喇姑每天寻死觅活、茶饭不思,十分担忧,生怕苏麻喇姑会想不开,为了让她重新有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和盼头,康熙决定将庶妃万琉哈氏所生的的皇十二子胤裪交给苏麻喇姑抚养。

按照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的内廷主位才能抚养皇子,康熙把自己的十二皇子交给苏麻喇姑抚养,这是何等的荣幸。

苏麻喇姑对于康熙的这一安排,非常感激,胤裪是康熙二十四年出生的,这时候只有两周岁,苏麻喇姑想起最开始照顾玄烨的时候,那时候他也才不过两岁的样子,为了报答浩荡皇恩,苏麻喇姑重新振作起来,把一个女人天生的母爱全部倾注到了胤裪身上。

苏麻喇姑和胤裪相差大约70岁,胤裪在苏麻喇姑身边生活了近20年,胤裪和苏麻喇姑的感情十分深厚,他像对待自己的祖母一样尊敬她,并独称苏麻喇姑为“阿扎姑”(姑母)。

在苏麻喇姑的影响和教导下,胤裪长大后谦和明理、宽容大度,而且颇有办事之才,曾经多次奉康熙的旨意办理各种*务,康熙晚年,皇帝们结*营私,胤裪完全没有参与。

雍正帝继位后,胤裪不仅没有受到打压和排挤,还被封为郡王,到了乾隆朝,胤裪被授为议*大臣,乾隆二十八年,胤裪以79岁的高龄寿终正寝,胤裪一生的恭谦谨慎,不得不说是苏麻喇姑的功劳。

为清王室培养出一位优秀的皇子,是苏麻喇姑对清皇室所做的最后贡献,苏麻喇姑和胤裪的感情笃深,在苏麻喇姑去世前胤裪的行为举止足以明证。

康熙四十四年八月末,苏麻喇姑突患重病,胤裪日夜守护在苏麻喇姑身边,直至苏麻喇姑去世。安放苏麻喇姑遗体的时候,胤裪悲痛欲绝,久久不能离去,后来胤裪为苏麻喇姑守灵,日夜不辍,其他皇子则轮流每天派一人给胤裪做伴。

胤裪对苏麻喇姑的感情如此深,也从侧面反映了苏麻喇姑对胤裪的慈母柔肠,他们彼此有着不是母子,胜似母子的挚爱亲情。

葬以嫔礼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苏麻喇姑以年逾九旬的高龄,走完了她那不平凡的一生,此时她的主子孝庄已经死去十八年,在外地微服私访的康熙得知苏麻喇姑死去的噩耗后,非常悲痛,指示“:“朕在十五日才能回到京城,所以,遗体再存放七天,等朕回宫后再来定夺”。

康熙的举动表明还想再看一眼苏麻喇姑的遗容,并想对她后事的等级和规格亲自做决定,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对苏麻喇姑的眷眷深情。

《啸亭杂录》记载,苏麻喇姑“至康熙康熙乙酉始逝,葬以嫔礼,瘗于昭西陵侧。”

苏麻喇姑去世以后,全体皇室人员出动,为其送别,为了回报苏麻喇姑对大清所做出的贡献,康熙皇帝决定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这对于侍女出身的苏麻喇姑来说,可以说是无上的殊荣。

清朝后妃制度,共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等八个等级,嫔的待遇和妃相近,身份尊贵,而苏麻喇姑一个侍女,身后被以嫔礼相待,这在大清后宫还是破天荒的事情。苏麻喇姑和康熙并没有私情,这里唯一说得通的理由就是苏麻喇姑德高望重。

苏麻喇姑死后被葬于清东陵风水墙外东南方向的新城,从规制上看,苏麻喇姑的园寝和妃嫔相似,其离孝庄太后的昭西陵仅仅有三里远,这似乎也意味着她仍然能和她的主子孝庄太后相伴在一起。

苏麻喇姑没有自己的家庭儿女,她的青春和毕生的精力,全部都献给了清皇室,她历经清太祖、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个朝代,在此期间,她以女性独有的温柔和谦和,以自己的聪慧和坦然,对清皇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堪称清初后宫一位特殊的“功臣”。

结语:

综上所述,苏麻喇姑之所以在后宫中地位极高,是因为她虽然身份平凡,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侍奉孝庄太后六十余年,被皇室成员视为至亲,是清朝开国官服的主要设计师,康熙的满语启蒙老师,抚养康熙第十二子,死后被葬以嫔礼,一切都足以证明苏麻喇姑在后宫的地位极高。

纵观清代历史,苏麻喇姑是绝无仅有的一位拥有如此极高地位的“侍女”,更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所以,根本不需要电视剧虚构的与康熙的男女之爱的渲染,她就已然成为清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第一宫女”。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麻喇姑只是个侍女,为何她去世后,康熙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