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清杨
寂寞是无人搭理你,孤独是你不情愿搭理别人。通常情况下,有很多人是既寂寞又孤独。
对于一个女人而言,面对寂寞和孤独的双重打压,通常会选择流眼泪。据中医说,流眼泪会排掉内脏中的很多毒素,故而,女人的平均寿命要比男人高上好几岁。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面对寂寞和孤独的双重打压,假如也流眼泪的话,就有点不合时宜了。男人的性格注定是:“牙齿打碎了咽到肚子中。”把牙齿咽进肚子里,心里自然难受。
“男”,与“难”同音,故而,做男人很“难”。“男”,上面是一个“田”,下面是一个“力”,即,男人要下很大的力气才能成为女人心目中的好男人。做男人难怎么办?于是,许多男人便将喝酒视之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或者当作一种排遣寂寞或孤独的方式。
尽管,关于过量喝酒有害身体健康的科普文章屡见于报刊,但热衷于喝酒取乐的人仍然是多如过江之鲫——
诗人热衷于喝酒,故而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美谈;书法家热衷于喝酒,故而有王羲之在酒醉之后挥笔写下千古名篇《兰亭集记》;练武之人热衷于喝酒,故而有武松景阳岗连喝十八碗烈酒之后醉打老虎的壮举;商人热衷于喝酒,并把好酒当作商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炸弹”;官场上的人热衷于喝酒,认为“酒场就是官场”;社会上更流行着许多关于喝酒的段子:“酒是粮食精,愈喝愈年青”、“酒是敲门砖,烟是通行证”、“无酒不成席”……社会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女人的钱大多花在了服装和化妆品上面了;男人的钱大多花在了烟酒上。”
”酒,具有水的外形,但却具有火的本质。酒,当它端坐在瓶中时,像一汪井水一样安静、温柔。男人的目光,时常被酒那静若处子、清澈澄明的表象所麻痹,以为自己可以轻松地驾驭它。然而,当酒进入身体的内部时,却像四处游荡的野火般点燃了每一根血管……
因此,佛家说:“酒能乱性。”当几杯酒一下肚后,平时那些老实巴交的汉子就像被打了鸡血一样开始放浪形骸了;或者嘴巴像打开了闸门的水库一样,话多的拦都拦不住;或者像走进了蹦迪厅一样,身不由已地张牙舞爪着……最令人可怕的是酒驾。
平时开车小心了又小心的人,此刻突然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开着坦克一样在大街上狂奔疾驰……关于酒驾的危害性自然众所周知,为此国家出台了“酒驾入刑”的法律,旨在保障他人和自身的安全。
由喝酒惹出事端的案例,实在太多太多,就连戒律森严的佛家,也有酒肉之徒酩酊大醉后,惹出一个个有辱佛门清净之地的事件。比如《水浒传》中的鲁智深,酒醉后大闹五台山寺庙,即是典型的案例。因此,佛家将“杀、盗、淫、妄、酒”视之为五戒,凡佛门弟子,均需无条件遵守。
《弟子规》也警示人们别贪酒:“醉酒后,最丢人。”
一个人之所以贪酒,目的是借酒浇愁!然而,结果却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上看,过量饮酒,会伤害肝脏。中医认为:“肝藏魂,在志主怒。”肝气郁结之后,便会让人的情绪变得糟糕,甚至会发展成抑郁症、精神病……比如,我很喜欢的武侠小说作家古龙,就是因为嗜酒如命而英年早逝的。由此证明,嗜酒是解决不了我们内心的忧愁问题,甚至会雪上加霜。
表面上,男人需要解决的是贪酒的问题。而实质上,男人需要解决的是“寂寞”和“孤独”的问题。每一个贪酒之人都应该思索:自己为什么寂寞?难道别人不搭理自己都是别人的错吗?自己为什么孤独?自己不愿意搭理别人,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胸怀不够宽广?此外,还要学会想得开:世上那么大,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不理解自己,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理解自己。人生,有两三个知己足矣!
此外,平时要多读圣贤书,比如《易经》《论语》《道德经》《金刚经》《了凡四训》《弟子规》等书籍。为什么要读这些圣贤书呢?因为:一个人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他没有认识到自己在犯错。也就是说:无知。只有多读圣贤书,他才能认识到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存在着很多错误和肤浅的东西,才能像洗澡一样,把身上的缺点慢慢清洗掉!
当然,酒并非有百弊而无一利,其好处至少有两点,其一,中医认为:酒,其实是一种药,少量喝酒,能通经活络,提升阳气,是一种养生的方式。
其二,现代医家指出:西方人较外向,因之,疾病大多是吃出来的;而东方较内向,因之,疾病大多是“憋”出来的。故而,偶尔喝点小酒,小小放浪形骸一番,乘着半醉吐出心中堆积己久的难言之隐,也是一种有利身心的发泄,也是一种莫大的乐趣!
清朝大诗人郑板桥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乃难得糊涂!何谓难得糊涂?即,揣着聪明装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此,酒,不是不能喝的,关键是把握一个度。滴酒不沾的男人太无趣,贪酒的男人让人厌恶。人生的最佳状态乃半醉半醒之间……也就是微醺、半醉、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