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古代那些庞大的帝国往往灭亡于不起眼 [复制链接]

1#

翻开世界是我们总是惊叹于那些古代强大帝国所建造的丰功伟绩,然而无论一个帝国有多么强大最终扔避免不了一个悲惨的结局。有趣的是很多庞大的帝国都是败给了那些看上去名不见经传的游牧民族,从纸面上的实力对比来看无论从人口、国土面积、科技水平还是资源来看这些游牧民族都根本不可能与这些帝国抗衡,然而最终却是他们笑到了最后,这究竟是为什么?

一直到成吉思汗去世为止,所谓的蒙古大*真正的蒙古人都不超过15万人,然而这并没有阻碍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消灭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帝国。成吉思汗在*事上取得的成就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以至于他的成就令今天的学者专家都十分困惑,为什么这样一个看上去弱小且没有任何先进文明和武装的游牧民族会取得如此大的战果?

关于这个问题以美国和俄罗斯为首的科学家组成了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并通过大数据来追踪并剖析古代*事技术是如何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而当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数据科学家们一起汇聚到奥地利维亚纳的复杂科学研究中心进行研究之后,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国家大与*事实力强并没有直接联系。

这个结论明显与我们的常识相悖,如果一个庞大的帝国如果没有强大的*事实力,那么它又是如何占领并控制那么多的国土呢?其实不管是研究的结果还是我们对历史进行仔细思考都可以很快发现问题所在。这些帝国虽然面积庞大,但是往往都是他们的前几代帝王打下来的江山,也就说帝国在开端的时候*事实力强于周边的国家和部落,但是随着帝国的版图稳定下来,国家规模、财富和官僚复杂性开始增长,这些帝国的*事实力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在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

相比之下那些被视为“蛮夷”的陆上或者海上的游牧民族却在快速发展*事力量,即使在其他方面这些民族根本无法与这些帝国相提并论。这些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够发展*事力量并快速提升*事技术有两个原因:

1、生存的压力迫使这些民族必须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武装力量来保卫自己;

2、游牧民族往往能够借助大国之间的贸易线来获得知识和技术。

正是因为有着两个原因,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之上,饥饿和贫穷迫使他们必须不断地进攻掠夺才能存活,而相比之下农耕民族只需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好就能过上很富足的生活没有那么大的压力,这正是应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但是这种压力很多民族都有,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们仍然难以与强大的帝国抗衡,成吉思汗只是少数的佼佼者之一,几乎没有什么代表性可言。而且这依然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像成吉思汗的部队可以像切豆腐一样轻易地碾碎数百倍于己的帝国*队。

显然游牧民族攻击的这种外因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就算这些帝国看上去已经羸弱不堪,也不至于没有能力抵抗,这说明关键还在于内因。人类的历史总是充满迷惑性的,伟大帝国的开国之君往往有着极高的评价,在他们的统治之下似乎整个国家都在一种公正廉明的氛围之中。

然而当我们仔细阅读史书看看这些开国之君的所作所为时,却发现这些伟大的帝王和他们后来的不肖子孙们相比没有多大的区别,一样的骄奢淫逸忘乎所以,文治方面他们的能力都不如想象的那么优秀,只不过武功比起后人强得多罢了。极端的权力会造成极端的腐化,因此围绕着帝王的权力中枢很容易腐败堕落将整个国家视为自己的私产。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封建君主制度始终是围绕着皇权、外戚和权臣之间的斗争,一个庞大的国家到最后只是争其中一家说得算,却没有顾及到绝大部分人的利益和感受。因此封建君主制是没有任何国家凝聚力的,因为皇帝就是自私的认为国家是自己的所有物,那么臣民就没有动力为其他人的利益而征战的必要性。

这一点在很多封建王朝的末期都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慈禧的那句“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完美地展现了皇室的自私与傲慢之时,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清朝百姓成了八国联*的“带路*”一路打到紫禁城加入到烧杀抢掠的行列中,所以这样的大清纵有再多人口、再高的GDP也是散沙一片一触即溃。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秦朝,说秦国变强是因为变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变法只是诱因,变法的主要目的是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地参与到利益分配当中。秦国只要是有战功者不论出身一律论功行赏加官进爵,所以秦国士兵悍不畏死勇往直前。而秦一统六国之后商鞅身死变法中止,国内的大部分平民有功不赏有罪却重罚,天下成了嬴*一个孤家寡人的天下,人民不揭竿而起才是怪事了。秦朝一共才存在了短短15年,其主要*事力量尚在,然而封建君主制的劣根性让其攻守之势逆转,让庞大的秦帝国强大的*事实力无法发挥。

在西方与嬴*几乎同处一个时代的亚历山大大帝也犯下了同样的错误,在为了希腊诸神而战的崇高理想和带着部下发家致富的真实思想的指导下,亚历山大带着他那不足5万人的远征*打败了色雷斯、希腊、波斯、腓尼基、埃及等强敌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但是当亚历山大还要继续征讨印度时,他发现自己的部下已经“不听话”了,因为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没有继续战争的意愿,他们也无法理解亚历山大入侵印度有什么意义。

然而亚历山大不管这么多,帝国是属于他一个人的,所以一切都应该以他的意志来运行。就这样马其顿人不甘不愿地随着亚历山大进入印度,即便印度的*事实力远不如波斯,但一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马其顿大*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连亚历山大本人也遭受了致命的重伤,在回国不久他就一命呜呼了,他所建立的帝国也与秦帝国一样分崩离析。

如此多的历史故事都可以证明一件事,那就是封建君主制始终是不得人心的,因为国家成了一个人的私有物,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财富他就要让其他人放弃能威胁到他的力量,这将必然削弱国家的*事实力亦或者是让*队没法发挥出应有的战力。

所以当封建君主制国家面对现代*体国家时必然完败,因为现代国家都有民族主义意识,人民都将国家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与国家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同等条件下封建君主国必败。而那些游牧民族与民族主义国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整个部族为了生存和发展会自然地凝聚在一起,所以能够迸发出异乎寻常的战斗力,加上帝国的自我削弱debuff,此消彼长之下才会屡屡创造奇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