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趣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家长因为学生选择文科得抑郁症,其实没有必 [复制链接]

1#

前言:在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心目当中,似乎文科的学生在发展的时候都比不上理科生。事实上我们真的去观察一下文科生和理科生毕业以后的现状,就会发现,其实文科生的未来并不会和理科生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一旦我们选择学文科,那么我们不管是在高中还是大学,甚至是我们出身社会去找工作,我们的生活环境都会是女多男少的。而且文科生在专业和职业方面与理科生比起来会更加的宽泛笼统,甚至会给人无用的感觉。比如哲学、法学、文学、历史这样的文科专业,即使学习多年顺利毕业了,毕业以后都不能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很多人在毕业以后的工作甚至与专业毫无关系。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其实是因为很多文科专业的设置和我们在社会当中的工作关系本来就不大。

比如在社会上很多私营企业在招员工的时候并不需要这些哲学艺术学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业务也不会涉及到这些专业。即使有的岗位允许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来投简历,但是他们对于专业基本上也是没有要求的,比如一些基层岗位或者是销售岗位。这些岗位只要在入职之前经过公司的培训,那么都能够顺利入职,也就是说对于曾经的专业要求其实并不高。

所以有很多高中生其实对于数理化这样的理科根本就没有兴趣,反而对于人文艺术学科很有兴趣,所以选择了文科,但是他们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成为哲学家或者是艺术家等文科专家的时候,他们在毕业以后去求职往往会碰壁,最后只能够选择和本科专业关系不大的工作。

正是由于这样的社会现状,所以在很多家长的心里面,已经形成了文科很难找到好工作的固有观念。甚至在网络上之前还有报出,有一个高中学生的家长,因为自己的儿子选了文科专业而得了抑郁症。在这位家长的心目当中,他认为文科的分数线比较高,毕业以后找工作也很困难,但是他在孩子还没有参加高考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焦虑,属实是不必要的。

虽然说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比起来的确要少很多,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在选择文科专业和学校的时候,我们仍然要看学生到底适不适合。

现在的高考已经有了新的模式,比如3+3模式和3+1+2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科目的组合,组合的种类非常多。当然现在仍然会有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会按照以前的惯例去报考理科专业,但是如果孩子的确是非常喜欢文科类的学科,家长也必须去尊重他们的想法,更不能够逼迫学生做出他们根本就不喜欢的决定。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学生本来就不喜欢理科,即使现在的理科就业市场比较好,但是跟他们的关系也是不大的。其实也不是说学习文科就不会有出息,只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是很容易会失业的,即使学习理科,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失业也是必然的。

比如我们分析一下现在的就业形势,我们会发现仍然会有很多理科的科目组合,并且也有很多有前景的专业,看上去想要找到好的工作也比较简单。但是在理科也是有着一些不太好的专业的,比如说生化环材,这些学生在毕业以后想要求职也是比较困难的。

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不管他怎么去选择高考的科目以及专业,最后他都只能够做出一个选择。虽然说文科类的专业从短期来看并不实用,但是我们从长远来看其实工作也是比较光鲜体面的。只要能够找准方向,那么想要找到维持自己生活的工作还是比较简单的。

而且很多学生在毕业以后,其实他们的工作与自己在大学时期的专业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主要还是看学生的兴趣在哪里,这才是决定他们工作的一个很大因素。

对于企业来说,真正需要的人才属于是学习能力强的人才,而不是需要那些只拘泥于自己专业知识的人,所以学习文科和理科对于就业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虽然说有的文科专业看起来非常的无趣,但是也有很多专业是非常热门的,比如说财会、管理和法学这些专业,在毕业以后不管是薪资还是发展都不错。而理科专业即使看起来光鲜亮丽,也有很多专业毕业以后很难找到工作,比如说化学生物这样的专业。

所以即使选择的是文科专业,只要选择正确,能够让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发挥出来,从而考上名牌的学校,那么毕业以后想要找到好工作也是非常容易的。而且现在很少的人去报考文科专业,所以就业的压力也会比较小。

结语:总之不管我们处于哪一个时代,都没有专业真的是完全没有前景的,只是那些不愿意珍惜自己时间,在学习的时候不努力,而自己找工作遇到瓶颈的时候就说是自己专业没选好,这些人不管选的是哪个专业,他最后都不会有好的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